內容簡介
該劇寫才子宇文彥隨父母乘舟去湘鄉任所,船泊黃陵碼頭,正值元宵佳節,上岸觀燈。赴京就職的樞密院使韋初平也船停此地,其女影娘女扮男裝,由侍女春櫻陪伴也前來觀燈。文彥、影娘猜詩謎均得彩,眾人誇讚他二人才學,黃陵廟道士竟高興得請他二人廟中喝酒。二人相互傾慕,遂以謎底聯詩相增,以期後會。此時,文彥根本不知影娘是個女子(一錯認)。忽然風雨大作,文彥、影娘、春櫻被人群衝散。文彥帶著醉意來到影娘家船邊,老院公在風雨夜認不清,以為是女扮男裝的小姐歸來,忙以“女相公”招呼,卻被文彥誤聽為“宇相公”,進艙倒頭就睡(二錯認)。不大會兒春櫻回船,見“小姐”未脫男裝而睡,以為累乏,不便驚醒,自去歇息(三錯認)。影娘風雨里不清方向,跑到文彥家的船前,呼喚春櫻,正巧宇家的管家叫承應,因諧音而誤答,把“相公”迎進艙中(四錯認)。第二天早晨,文彥發現誤上了樞密官船,驚惶而逃,被人捉拿。文彥恐辱沒家聲,誑稱名叫於俊。韋家搜出小姐贈他的詩箋,認為二人私通,為遮家醜,遂在他背上批下“獺皮軍於俊”字樣,捆綁起來投入江中。獺皮軍是一支不欺百姓,專與官家作對的自發隊伍,抓住就是死罪,所以韋家如此判決。春櫻因丟失了小姐,含憤投水自盡。韋家為亂人耳目,便將文彥的衣服穿在她屍體上,重新投人水中。影娘顧及門庭聲譽,更怕父親猜疑責難,不敢回船,謊稱自己是商人之女,名叫宇文,與父母離散,無處投奔。文彥父母同情她的處境,收為養女。管家承應尋找文彥,在沙灘中找出面目難辨的春櫻屍體,因穿文彥衣服,便認為是自家相公,遂備棺成殮(五錯認)。文彥江中未死,被黃陵驛捕頭所獲,關押縣衙。文彥胞兄文羲考中探花,因唱榜時誤傳為李文義,而又是皇帝親主取士大典,不便更正,只好從此改名李文義,其父也由宇行簡改為李行簡。韋初平把小女兒惜惜許配文義為妻,文義被授命為御史,招安獺皮軍,併兼審有關獄情。文義審訊文彥,由於兄弟二人都改了姓名,而文彥又因頭上有傷貼了膏藥,相互間雖有些疑似,竟未相認(六錯認)。文義查明獺皮軍中沒叫於俊的,便把文彥釋放。文彥又改名為盧更生赴京趕考,得中狀元。主考官韋初平遂薦他為親家李行簡的女婿。於是,韋初平錯將己婿當人婿(七錯認)。宇行簡、宇文彥父子又互以對方為女婿、丈人(八錯認)。影娘自知文彥已死,決心不再嫁人。想不到新科狀元盧更生竟是自己日夜思念的“墓中人”(九錯認)。一切誤會得到釋解,姐妹倆嫁給了兄弟倆,但“姨夫行中倒是弟弟大”,又是一大錯認(十錯認)。劇又名《春燈謎》。阮大鋮作此,當在崇禎時,其意言己誤上人船,望東林持清議者恕之。春燈迷,亦寓當時朝局人情如猜迷雲。旨在掩蓋其為閹黨成員的醜惡罪行。
作者簡介
阮大鋮(約1587—約1646),字集之,號圓海、石巢、百子山樵,樅陽(今屬安徽)人。天啟時依附閹黨頭目魏忠賢。宗禎時廢斥,匿居南京;後力求啟用,受阻於東林黨和復社。弘光時,馬士英執政,得任兵部尚書,對東林、復社諸人立意報復。後降清,從攻仙霞嶺而死;一說為清軍所殺。所作傳奇今知有九種,現存《燕子箋》、《春燈謎》(《十錯認》)、《牟尼合》、《雙全榜》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