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羅漢(疊羅漢)

十八羅漢是流傳在我市三原一帶的民間社火節目,是從民俗活動和神話傳說演化而成的造型藝術。相傳在清末時人們為了求神祈雨,裝扮成羅漢和尚,敲鑼打鼓到山神、玉皇廟求神施雨,後來果然降了一場大雨,當年五穀豐收。後來就演化成了農閒節慶時候的娛樂活動——“十八羅漢”。表演時,在歡快的鑼鼓聲中,由九個精壯的漢子頂著九個幼童,裝扮成大、小和尚(羅漢),小羅漢變化表情和動作,大羅漢且舞且行,遊走於村莊農舍。這種民間舞蹈造型優美、舞步健捷輕盈,扮相幽默風趣,極富藝術張力,深受老百姓喜愛。表演中十八個羅漢不時變換表演方式,有十八個套路。如“白馬負經”、“蓮花生子”、“喜過天橋”、“登壇拜將”、“叩拜觀音”、“老子騎牛”等,這些套路神奇驚險、妙趣橫生、動靜相間、疾緩自如、美觀大方、逼真傳神。表演伴以大鼓大鑼的雄渾旋律,善於營造出跌宕起伏的藝術境界。相傳楊虎城將軍看了這種容雜技、舞蹈和造型於一體的民間舞蹈後大加讚賞,認為這是一種雅俗共賞、老幼皆樂的民間文化藝術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