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位於新崗山鎮東北角為葉村第十五個小組。它也是德興市最靠東北方向的一個村子。村子坐落在海拔750米的高山盆地中。處於浙贛兩省以及開化縣、婺源縣和德興三縣交界處,東靠浙江省錢江源頭古田山旅遊休閒聖地。十八畝段坐落在一個盆地中,因村前有十八畝水田而得名。明末嘉慶年間贛南蘇山村一戶陳姓村民為避難來此建村,距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十八畝段村現有農戶24戶,村民128人,水田面積100多畝,山林面積10000多畝,主要盛產天然紅花茶油。
在十八畝段有海拔一千多米的青山尖,是兩省三縣交界處,站在此地可以望見兩省三縣管轄的部分村莊、 山地,是兩省三縣的分界點。還有將近百米高的柏樹潭瀑布群,風景迷人。
自然資源
(1)紅花茶油
紅花油茶(學名: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常綠小喬木,樹高可達5米 ,生長速度一般。樹葉革質,卵狀橢圓形,樹葉長度6~10厘米,寬度3~5厘米,正面深綠色,有蠟質感且發亮,樹葉背面淺綠色,葉柄長1-1.5厘米。花朵顏色為紅色,腋生單花,花直徑6-10厘米,無柄,花瓣8~10片。蒴果卵球形,直徑3-5厘米,種子3-8粒,長2厘米。紅花油茶每年花期2~3月開花,果熟期8~10月。
茶油是當地村民賴以生存的一大產業,紅花茶油更是這裡的特色經濟作物,十八畝段共有 野生紅花油茶26000餘畝。
德興紅花茶油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江西省德興市新崗山鎮、海口鎮、皈大鄉、龍頭山鄉、李宅鄉、張村鄉、泗洲鎮、銀城鎮、花橋鎮、繞二鎮、萬村鄉等11個鄉鎮。 地理坐標為東經107°23′~108°06′,北緯28°38′~29°17′。 據了解,2009年“德興紅花茶油”已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原產地地理標誌”認定,德興市紅花茶籽主要產自新崗山鎮十八畝段自然村的高海撥地區,其它如龍頭山鄉、皈大鄉也有少量生產。2014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正式下文授予德興市“中國紅花油茶之鄉”稱號。
紅花茶油基地建設
①選址:十八畝段自然村鄉屬典型的山區丘陵地帶,農民種植紅花油茶的歷史悠久,占才的十八畝段、三十里崗一帶海拔較高,空氣清新,山青水秀,自然環境十分適應紅花油茶的生長,開發十萬畝紅花油茶麵積的條件已具備。②有利條件:紅花茶油基地技術成熟。十八畝段自然村鄉有著悠久種植紅花油茶的歷史,當地農民積累了豐富的紅花油茶種植經驗。1992年由市林業局承擔的國家星火計畫"油茶高產技術開發"項目, 將茶油產量從每畝4公斤提高到33.2公斤,並且摸索出高枝換冠、高產栽培等一套油茶豐產技術。1996年中國科大、南京林科院承接了海拔900餘米紅花油茶高山移栽試驗,獲得了紅花油茶低海拔種植的圓滿成功。
占才鄉十八畝段自然村,三十里崗一帶是紅花油茶主要分布區之一,項目區內土層深厚,達70cm以上,腐殖質層10cm以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為紅花紅油茶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民眾種植油茶林積極性高。近年來紅花茶油價格年年看漲,農民增收明顯提高,農民種紅花油茶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2)黃金茶
黃金茶系蠟梅科植物、學名為柳葉蠟梅的嫩葉經加工製作而成的一種功能性綠茶。柳葉 蠟梅為半常綠灌木,盛產於江西三清山原始深山,無污染,純天然,承天地之精華,匯萬物之靈氣。打破茶葉界“高山出好茶”的定律。在280--500m低海拔地區產出茶氨酸含量在6%以上的優質綠茶,是目前中國茶氨酸含量最好的綠茶。
(3)毛竹
毛竹是中國栽培悠久、面積最廣、經濟價值也最重要的竹種。其竿型粗大,宜供建築用,如樑柱、棚架、腳手架等,篾性優良,供編織各種粗細的用具及工藝品,枝梢作掃帚,嫩 竹及竿籜作造紙原料,筍味美,鮮食或加工製成玉蘭片、筍乾、筍衣等。毛竹葉翠,四季常青,秀麗挺拔,經霜不凋,雅俗共賞。自古以來常置於庭園曲徑、池畔、溪澗、山坡、石跡、天井、景門,以及室內盆栽觀賞。常與松、梅共植,被譽為“歲寒三友”。
當地的毛竹為人工種植,經過多年的繁衍已經四處成林。
(4)蘭花
蘭花(學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 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樸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準。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當地人家門口多有蘭花盆栽種植,對蘭花有著深厚的喜愛之情,常作為禮物送與親朋好友!
當地特色
(1)楊梅酒
楊梅酒是由楊梅、白酒和冰糖一定比例製作而成的。味香甜,含葡萄糖、果糖、檸檬酸、蘋果酸及多種維生素。早在元朝末期,古人就知道配製楊梅酒,據《本草綱目》記載楊梅具有“生津、止渴、調五臟、滌腸胃、除煩憤惡氣”實為老少皆宜的佳品。楊梅酒其口感獨特,香味濃郁,口味香醇。以預防中暑和解除輕度暑熱為主,不適於暑犯心營、肝風內動,等症。楊梅酒可以平衡酸鹼、和諧養生。楊梅果酒經人體代謝分解最終產物中的鉀、鈣、鎂、鈉等陽離子含量較高為強鹼性食品,能有效平衡如肉類食品和米飯、麵包等主食內含有的氮、氯、硫、磷等酸性物質,達到酸鹼平衡,益於抑制人體內癌細胞的生長和發展,提高健康體質。
當地人除了愛喝楊梅酒外,楊梅酒也被當地人拿來招待客人以及當作禮物送給親朋好友。由於在楊梅酒中加入適量的白砂糖,楊梅酒喝起來味甜可口。長時間的泡製之後,楊梅充分吸收糖分, 過篩後,把楊梅稍加曬制,便成為了老少喜愛的楊梅乾。不同於新鮮楊梅直接曬成的楊梅乾的是,由於充分的糖分的吸收和長時間的酒精的泡製,使得不需要完全曬乾,吃的時候軟軟的楊梅肉化在嘴裡,比一般的蜜餞香甜得多。而且有酒精的作用,使得這樣的楊梅乾非常易於存儲。這樣的酒香甜楊梅乾有著微醺而不易醉人的迷人之處,是當地人最喜愛的零嘴。
(2)高山雲霧茶
高山雲霧采自早春的嫩芽葉,原料為一芽一葉、二葉,外形勻整翠綠,微露鋒苗;條索緊結捲曲,細嫩露芽。[1] 一經沖泡,湯色嫩綠明亮,嫩香持久,滋味鮮醇悠長,品後口留余香。茶其外形條索扁平,挺削如劍,色澤嫩綠、白毫披身;湯色杏黃明亮,葉底色綠芽壯肉質葉形初展單一,大小均勻廠芳香濃郁、持久,狀似雪龍,采於春分前後,全年春、夏、秋三季均可採制,品質以明前茶為最優,因其清香持久,甘醇爽味,可謂茶中極品,多次被評為國家和省部級金質獎、名茶獎。
(3)臘肉
臘(xī là 同“臘”)肉是指肉經醃製後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製成的加工品。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並增添特有的風味,這是與鹹肉的主要區別。臘肉並非因為在臘月所制, 而為臘肉,臘月的臘(là)與臘肉的臘(xī)在古文裡並非同一個字,亦即,臘月的臘是繁體的臘,而臘肉的臘本來就是臘月的臘的簡化字。所以,臘肉之所以稱為臘肉,至於為什麼現在人們都讀là,而不讀xī,除了簡化字的原因使兩個字沒有了區別以外,可能確實跟臘肉一般都在臘月里製作以待年夜飯之用有關。
十八畝段的臘肉是用自家養殖的年豬為原材料,經過一個半月左右的醃製之後,用柴熏制,最後懸樑徹底風乾而成。這是傳承了古老的保存肉食的一種方法,可以讓肉製品越放越香而不會輕易腐爛。
(4)米粉蒸菜
米粉蒸菜不同於一般的蒸菜。蒸菜是利用水沸後產生的水蒸氣為傳熱介質,使食物成熟的烹調方法。在烹飪中,它既能製作主食,也能製作小吃和糕點。在菜品烹調中,既可用於半成品加工的前期熱處理,也可用於成品烹調,使之成熟或軟熟入味。蔬菜、雞、鴨、魚、肉等蒸熟了吃的菜餚的統稱。而米粉蒸菜與一般蒸菜的不同主要在加入了米粉。用米粉裹住各種食材,鎖住食材的美味,同時增加入口時的口感。米粉蒸菜在十八畝段當地一般只用於宴請賓客、過年過節時的大菜,平時一般是吃不到的。
(5)醃製紅椒
紅椒是菜椒的培育變種,色澤亮麗,營養豐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等,辛香味,具禦寒、殺菌等功效。十八畝段當地的紅椒,因為海拔較高,空氣濕潤的緣故,肉質更厚,口感更佳。
在十八畝段當地,醃辣椒是每戶農家必做的一道醃菜,有整個新鮮辣椒醃製,也有切成圈或剁碎醃製的。。醃製後的辣椒直接用來下稀飯,或是用來炒土豆絲。醃製辣椒是下飯開胃的佳品。
(6)鷹嘴龜
平胸龜 (學名: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屬龜鱉目,平胸龜科,平胸龜屬。俗名: 鷹嘴龜,大頭龜,鷹龜等。成年龜背甲長12~18cm左右,長橢圓形。龜殼扁平,頭大尾長,不能縮入殼內。背甲有棕黃、褐色、黑色,墨綠等,背甲顏色與產地、環境、水質有關。尾長几乎與體長相等。趾間有半蹼,既利於陸地爬行,又便於水中游泳。
平胸龜為水陸兩棲,喜歡生活在滿是巨礫和碎石的,水流湍急的山澗中。主要覓食螺、蜆、貝、蝦、魚、蟹、蛙、昆蟲和蝸牛,飢餓時樹葉草根也吃。四年左右開始性成熟,4~10月份產卵。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是我國淡水龜中最特殊的一種,國外分布於越南、寮國、高棉、泰國、緬甸。野外已極罕見。十八畝段野生鷹嘴龜常見於山林溪流,主要以清水螺螄等為食。
(7)鈍藥野木瓜
鈍藥野木瓜(學名:Stauntonia leucantha)為木通科野木瓜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江西、江蘇、浙江、廣東、廣西、貴州、安徽、福建、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300米至94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山谷溪邊、密林中、山地疏林和丘陵林緣,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十八畝段當地人把“鈍藥野木瓜”叫做“瘦米苞”。每逢當地收割稻穀的時候,也就是“瘦米苞”成熟的時候,由清綠色轉變成熟黃色,常見於當地山林。
(8)火桶
火桶在沒有電火桶的時代,當地木匠經過不斷的專研,最終 製造出可以供人烤火取暖也可以用於冬季陰雨天氣烘乾衣物的這種名為火桶的用具。這種火桶和皖南地區以及湘西地區的火桶不同。這種火桶更加方便攜帶於走家串戶,炭火時間長,溫度適宜等優點而受到當地人民的喜愛,幾乎人人必備,達到一戶人家幾口人就有幾個火桶的程度。火桶也成為當地婚嫁中的嫁妝的標配之一,寓意紅紅火火,人丁興旺。
歷史沿革
據說,十八畝段是由於村前有十八畝水田並且分段存在而得名,十八畝段離葉 村村委會有三十里的山路,海拔有800米高。十八畝段共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原是贛州瑞金的兩兄弟逃難至此,兩兄弟在此安家後,經過幾百年的變遷,哥哥家男丁稀少,慢慢失傳了,目前村中居住的二十四戶都是弟弟家族流傳下來的,故整個村子也就是一個家族。十八畝段的村民雖然離開贛州這么多年,卻一直沿襲了贛州的生活特性,早餐吃乾飯,鄉民還在沿襲著許多鄉村早已摒棄的客人夫妻在家留宿不許同房的習俗。十八畝段有四寶——“紅花茶油”、“楊梅酒”、“臘肉”、“鷹嘴龜”。
相關文學
網友“ 石樑一柯2015”,在回十八畝段探親後,有感而發,作詩一首。
十八畝段走親
同去山村正月里,足行爬嶺越峰巔。
溝中寒水巡蘭谷,坡上紅花問草田。
茶長高岡雲霧透,客來醇酒菜蔬鮮。
不談路窄人常住,此地桃源莫外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