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市十八塘鄉,2000畝油茶基地開發快速推開,滿載生豬、土雞、優質稻的貨車沿著山區水泥公路駛出,不斷運往沿海地區…… 為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更好地為農民服務,該鄉制訂了《機關事務考評制度》、《村幹部考評制度》等,對鄉、村幹部日常工作“乾什麼”、“怎么乾”、“乾到什麼程度”等問題作出了詳細的規定。該鄉帶領幹部為困難民眾多辦好事實事,在村級推行村務諮詢議事的做法,使村級事務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範圍取得新的突破,贏得了民眾的更大支持。鄉黨委、政府著力在就業、社保、醫療衛生、救助救濟等方面為民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尤其加強了多層次、多渠道的技術培訓,讓農民朋友獲得了更多實惠。一年來開辦農民知識化培訓班8期,共培訓新農民1200人次,其中輸送了300多名農民參加南康市各種農民培訓班。 該鄉注重“一村一品”,以發展特色農業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帶領農民走上了致富新路。目前,樟坊油茶、馬頭生豬、群豐土雞等特色產業都已形成一定的規模。該鄉制訂了新經濟組織發展實施方案,2007年又新成立了糧食加工協會,引導農民種植優質稻2000多畝,增加了農民收入。該鄉通過各類協會成員的示範和服務,發展了生豬、土雞、毛竹、臍橙、生薑等種植、養殖業,一年來新增出欄生豬12000頭,新增規模養雞戶12戶,新開發果業面積360畝。該鄉加強政策引導、招商引資、技術扶持,推進油茶產業走規模化發展之路。近年來,該鄉油茶產業由以散戶經營為主的粗放型經營模式發展轉向集體流轉的成片開發,在低產油茶改良、油茶原料加工和成品流通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2007年,新開發油茶種植面積7092畝,其中招商流轉經營4090畝。目前,該鄉已修通油茶林區公路1.2公里,引進外地客商開發的2000多畝標準化基地,正進行高產優質油茶種植。 經濟的加速蓬勃發展,使百姓的“錢袋子”漸漸鼓起來,為十八塘鄉建設新農村增強了底氣。該鄉新農村建設圍繞“一線三村九點” (以唐隆公路為主線,以馬頭、群豐、十八塘為整村推進村,著力打造九個省扶建設點),多點開花,你追我趕,整體推進,面貌煥然一新。去年以來,該鄉硬化通組公路2767米,硬化通戶水泥路近千米,改水298戶,改廁264戶,興建人畜分離區8處,栽綠化樹1200多株。該鄉積極推進精品點建設工作,發揮示範點的典型引路作用。群豐村被樹立為精品點後,在短短一個多月之內,就全面完成“三清六改”,並新建了垂鉤休閒小區、竹林觀光區、農民休閒廣場、老年活動室等,打造成了一個和諧社區。 家鄉十八塘 十八塘家鄉就是我的故鄉里的一個美麗的小鄉鎮 鄉鎮雖小,但不失繁華 遠望是淅淅瀝瀝的農屋 瞧.......... 那一柱柱直上青天的濃煙在告訴我 又一個豐收的季節里農人準備著豐盛的佳肴 近處是交錯的鄉村古路 它們或直或曲 或見得到整條長長的,直至消失于山腳 或如管中見豹般的只現一段 而更多的是隱藏在屋舍之間 時見時隱,映襯了這個鄉鎮的古樸有十八口水庫連在一起而且是天然的 就是這個小鎮! 就是我的故鄉里的一個美麗的小鄉鎮 時見時隱,映襯了這個鄉鎮的古樸 就是這個小鎮! 家鄉十八塘 |
|
|
具體情況
十八塘鄉位於江西省南康市北部山區,東與章貢區、鳳崗鎮相連,南與唐江鎮、龍華鄉為鄰,西與上猶縣相接,北與麻雙鄉為界。境內總面積130.15平方公里,地勢屬東北高、西南低。轄有十八塘、群豐、馬頭、合江、坳下、長灘、茹坑、莊田、歐田、下埠、樓下、烏溪、內潮、李村、樟坊15個行政村,237個村民小組,全鄉總戶數7317戶,30558人。
其他情況
鄉內交通便利,十八塘圩至紅嶺(社溪),內潮至白石(唐江)二條村級公路全部實行了水泥硬化,唐隆公路、贛粵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鮮李、生姜、毛薯、茶油是十八塘鄉優勢農業產品,養殖業主要有養豬、草魚、土雞養殖等,美味魚絲是十八塘鄉的傳統特產。境內石頭資源豐富,現有石場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