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外交史內幕

作者介紹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 1818年5月5日出生於德國普魯士萊茵省特里爾城的一個猶太律師家庭。1830─1835年就讀於特里爾中學,1835年考入波恩大學,學習希臘羅馬神話和藝術史類課程。1836年進入柏林大學攻讀法律和哲學。1841年4月獲耶拿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期間他先後受到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哲學的影響,開始在哲學方面努力把前者的辯證法與後者的唯物主義結合起來。
1842年1月開始為科隆的《萊茵報》撰稿,同年10月進入《萊茵報》當編輯,負責撰寫有關各種社會和經濟問題的社論,他的文章使《萊茵報》的發行量增加了兩倍,成為普魯士的一家主要報紙。1843年6月與燕妮·封·威斯特華倫結婚,後移居巴黎,並開始與進步工人團體發生聯繫。1844年結識恩格斯,併合著了批判“青年黑格爾派”的著作《神聖家族》,後又合著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次充分論述了他們的唯物史觀,闡明了人類“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的過程”,以及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基本原理,從而揭示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1845年2月被法國驅逐出境,遷往布魯塞爾。1847年與恩格斯一起參加了“正義者同盟”(後改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併合著了同盟宣言──著名的《共產黨宣言》。1848年返回萊茵蘭,同年8月組織了第一屆萊茵蘭民主黨代表大會。1849年5月16日遭到放逐,同年8月去倫敦重新加入了“共產主義者同盟”,主張採取更大膽的革命政策。
1850年3月與恩格斯合著了《中央委員會告共產主義者同盟書》,要求為革命的“永久化”而鬥爭。1852年發表論文《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1850至1864年過著貧困生活,經常以麵包和土豆充飢。1851年成為《紐約論壇報》駐歐洲記者,在1851至1862年間共撰寫了近500篇文章和社論。1859年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1864年參加了“第一國際”成立大會,成為該組織領袖。1867年發表經濟學巨著《資本論》第一卷,闡明剩餘價值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1872年在海牙國際代表大會上擊敗巴枯寧主義者。此後,馬克思創造力衰退,在最後的幾年,他的大部分時間是進行療養,但馬克思仍堅持廣泛閱讀,並開始學習俄語。1876年“第一國際”解散,馬克思繼續撰寫《資本論》第二、三卷,但未及出版即於1883年3月14日因肺膿腫在倫敦病歿,他的遺骨葬於海格特公墓。
馬克思創立的剩餘價值理論和歷史唯物主義,被恩格斯稱為兩項偉大的發現。他另一重要的理論是階級鬥爭學說。他認為,社會生產發展的每個階段都與相應的階級結構相聯繫,因此以往一切文明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階級鬥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最後將出現一個無階級社會。這一理論對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產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資本主義社會勞動異化觀念也是貫穿馬克思全部著作的一個重要理論。馬克思對哲學理論的重要貢獻之一是豐富和發展了辯證法的內涵。
馬克思的主要著作還有《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哲學的貧困》(1847)、《哥達綱領批判》(1875)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