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訣
瘟疫熱毒蔓三陰,渾身熱發臭難聞,犀角四黃芒枳朴,石膏知母量莫輕。
組成
生石膏八錢(24g),青子芩六錢(18g),生綿紋三錢(9g),川連三錢(9g),白犀角二錢(6g),真朴一錢(3g),小枳實一錢半(4.5g),芒消三錢(9g),生川柏四錢(12g),白知母六錢(18g)。
用法用量
上藥不拘時刻及劑數,頻頻急投,以挽回之。
功用
涼血解毒,清熱定驚。
主治
瘟疫。
方義
此即白虎湯、犀連承氣湯、三黃湯複合之大方也。以治溫毒發斑,神識逆亂者。其人必壯熱多汗,煩躁目赤,神識昏迷,斑色鮮赤,口穢噴人,大便秘結,舌焦黃燥烈,或焦黑起刺。蓋濕熱疫毒之邪,自口鼻吸人,充斥三焦,歸附陽明,經府同病。熱毒熏蒸,逼亂神明。故亦治以白虎大清氣熱,三黃瀉火解毒,犀角清腦醒神。妙在硝、黃與芩、連、川柏同用,鹹苦達下,釜底抽薪,使疫毒無所依附,達出氣分而解。現今用治感染性熱病極期,出現中毒性精神症狀的病例,鉤端螺旋體病腦膜腦炎型、流感傷寒型的病例,療效迅捷。
運用
診斷要點:熱盛體臭,不省人事,舌見黑苔,以及急性傳染,病之高熱,譫語、神志不清者。
臨床常用於中毒性精神症狀的病例,鉤端螺旋體病腦膜腦炎型、流感傷寒型。
加減化裁
見紅苔黑斑舌,即宜十全苦寒救補湯,倍加犀角尖,連服必愈。
若藍色而有苔者,是臟腑被熱傷氣分,以致經不行血,其症則顛狂怒罵,時哭時笑,大熱大渴,捶胸驚怪不等,治宜十全苦寒救補湯,倍生石膏、黃連急投之。
使用注意
本方均系苦寒藥,其涼血解毒退熱之力宏,非實熱證者不宜用;孕婦慎用。
附註
此由白虎、承氣、三黃等方綜合加減而成。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舌鑒辨正》:“黃連解毒湯大承氣湯下之,一暈尚輕,二暈為重,三暈必死亦有橫紋二三層者,於此不殊,舊說如此尚合理,惟熱毒傳里已深,涼隔雙解,二方嫌有表藥不宜,解毒湯太輕,大承氣湯僅能利下而未能透涼臟腑,不如用十全苦寒救補湯四倍加生石膏,不次急投,服至灰暈退淨為止,雖見二三重暈,均能救活。”
方論選錄
《古方今釋》:“余於辛鄧七月,道出清江浦。見船戶數人,同染疫病,渾身發臭,不省人事,就地醫者,俱雲不治。置之岸上,徐佚其死。余目擊心憫,姑往診視,皆口開吹氣,人事不省,舌則黑苔黑瓣底。其親人向余求救,不忍袖乎,即用此方,惟生石膏重加四倍,循環急灌,一日夜連投多劑,病人陸續瀉出極臭之紅黑糞甚多,次日即神識較清,舌中黑瓣亦減退,復連服數劑,三年日皆全愈。以一方活四十九人,是時該處居民,均視余方謂仙方雲。”
各家論述
梁玉瑜:熱人誤用辛溫藥,燥傷陰證,均有之:不論老少,何病何脈,見此舌(紅苔黑斑舌)。即宜十全苦寒救補湯,倍加犀角尖,連服必愈。(《舌鑒辨正》)
如《敖氏傷寒金鏡錄》云:若藍色而有苔者,是臟腑被熱傷氣分,以致經不行血,其症則顛狂怒罵,時哭時笑,大熱大渴,捶胸驚怪不等,治宜十全苦寒救補湯,倍生石膏、黃連急投之。(《每天學點中醫舌診》)
趙志春:《舌鑒辨正》說:‘灰黑苔乾裂舌,此臟腑極熱,又因誤食熱物或誤服溫補辛燥藥,灼傷真陰所致,治宜破格十全苦寒救補湯,服至灰黑色退裂紋自平則立愈。’舌苔灰黑,是溫病熱毒內傳三陰經不解的結果。症見高熱數日不退,以致津液日益枯竭。舌質裂紋,是真陰虧損的舌象表現。故前人以十全苦寒救補湯,清胃中之火,祛除實熱,泄營分之火,津液復生,上潤於舌苔裂白愈。(《舌象辨證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