癭:長在脖子上的大瘤。舊指癭病難治,割癭必死。
《三國志・魏書・賈達傳》裴松之注引《魏略》:“逵前在弘農,與典農校尉爭公事不得理,乃發憤生癭。後所病稍大,自啟願欲令醫割之。太祖惜忠,恐其不活,教'謝主簿,吾聞“十人割癭九人死。”
癭:長在脖子上的大瘤。舊指癭病難治,割癭必死。
《三國志・魏書・賈達傳》裴松之注引《魏略》:“逵前在弘農,與典農校尉爭公事不得理,乃發憤生癭。後所病稍大,自啟願欲令醫割之。太祖惜忠,恐其不活,教'謝主簿,吾聞“十人割癭九人死。”
所病稍大,自啟願欲令醫割之”,而曹操勸告賈逵:“吾聞‘十人割癭九人死...:“堅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癭;皮色不變,即名肉癭;筋脈露結者,名筋癭;赤脈交絡者,名血癭;隨憂愁消長者,名氣癭”,並謂“五癭皆不可妄決破,決破則膿血...
簡介 延伸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診斷也早已開展外科手術治療,在《三國志》中已有“十人割癭九人死”的傳聞,至於...《呂氏春秋》中已有“輕水所,多禿與癭人”。何謂癭?《雜病源流犀燭》謂:“其皮寬,有似癭桃,故名癭。”《說文解字》注曰:“癭、頸瘤也。”可見就是指甲狀腺...
醫學研究 疾病治療思近出,習代往對,已被收執矣,思乃馳還,自陳己罪,罪應受死。太祖嘆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