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發病機制不明,多認為與先天性胚胎內胚層分化異常有關,也可能與高濃度酸環境、慢性炎症刺激有關。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部分患者可無症狀,可能與十二指腸自身的保護機制有關;嚴重者因異位胃黏膜分泌的胃液刺激,改變了十二指腸內的鹼性環境,可反覆出現上腹部疼痛、噯氣、反酸、腹脹等。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十二指腸液酸鹼度,可表現為酸性。
2.影像學檢查
內鏡下表現為呈多髮結節樣隆起,或顆粒不平,形態規則,大小不等,顏色呈橘紅色,與周圍的粉紅色絨毛樣的正常壺腹部黏膜的界限清晰,亞甲藍不著色。
3.病理檢查
組織學多呈胃底腺結構,有時類似幽門腺,胃黏膜斑是其鏡下的特徵性表現,若十二指腸球部黏膜固有層中見胃底腺,含壁細胞和主細胞則可確診。
診斷
有消化道炎症病史,並出現上腹部疼痛、噯氣、反酸、腹脹等症狀,十二指腸液呈酸性,內鏡下表現為呈多髮結節樣隆起,確診主要靠內鏡活檢組織病理檢查,發現胃黏膜斑,十二指腸球部黏膜固有層中見胃底腺,含壁細胞和主細胞即可確診。
鑑別診斷
(1)胃黏膜上皮化生:常位於絨毛的頂端,呈多病灶性斑片狀分布,組織學的診斷可以鑑別。
(2)幽門腺化生:胃體部與胃底部的腺體內壁細胞和主細胞消失,正常的腺體變為黏液腺體,是幽門腺化生的表現,二者可通過發生部位及病理檢查鑑別。
併發症
併發症較少見,多源於病灶處分泌胃酸,主要有潰瘍、出血、穿孔、狹窄、梗阻等,少有癌變,常並發其他腸道發育異常疾病(如梅克爾憩室)。十二指腸壺腹部的胃黏膜異位多不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
治療
治療原則是對症處理、防治併發症,對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早期癌變、狹窄、反覆發作以及抑酸治療無效者可行內鏡下治療。
1.一般治療
調整飲食習慣,注意休息,積極治療胃腸道炎症等。
2.藥物治療
可以適當套用抑制胃酸的藥物。
3.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無效時可行內鏡下根治手術,主要是用物理方法對異位胃黏膜進行全層破壞,使周圍正常的球部黏膜替換原先病變的黏膜,小範圍的病變可用活檢鉗除去,大範圍的病變可用高頻電燒灼,術後需用抗生素治療預防感染。
預防
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調節心情,進餐應該規律,切不可暴飲暴食,少食生冷、乾硬、粗糙、過分油膩以及高脂肪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等。
護理
觀察腹痛的性質、程度及用藥前後的變化,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避免勞累,術後應嚴密監測生命體徵,及時發現併發症並採取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