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物流產業

區域物流產業

物流涵蓋全部社會產品在社會與企業中的運動過程,涵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及全部社會再生產過程,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領域。從社會再生產的角度看,所有的工農業產品除加工與生長期間外,幾乎都處於物流過程之中。以機械產品製造為例,其生產加工時間僅占10%左右,而物流時間占90%,很大一部分成本消耗在了物流過程之中。從社會再生產的流通角度看,凡是轉化為商品的工農業產品都需要通過物流實現資源配置。

基本介紹

國民經濟各領域的構成了物流產業。這個產業以鐵路、公路、水運、空運,庫存、託運等行業為主體構成,同時還包含商業、物資、供銷、糧食、外貿等行業的一些領域,涉及機械、電氣化中的物流裝備生產行業和國民經濟所有行業的供應、生產、銷售活動中的物流活動。其跨部門、跨行業的特點非常突出,若按國民經濟現行的分類管理辦法,物流不可能作為一個獨立的產業納入到國民經濟管理之中,但為了對現有分類管理體制加以補充,確定物流產業的分類還是很有必要的。

產業內容

事實上,社會分工和區域分工的發展。產業的形成、發展和替代使產業結構一直處於變動之中,進而推動產業水平不斷提高。從目前我國的具體情況來看,廣義地講物流產業應包括以下內容:

1.物流基礎產業

這個產業由各種的、運輸線路的交匯點與節點以及理貨終端構成,為各個經濟系統運行提供物流基礎設施,是整個物流產業發展的基礎,涉及的行業主要有鐵路、公路、水運、空運、倉儲等,主要物流設施包括車站、貨場、港口、碼頭、機場、鐵路線、公路、倉庫等。充分整合物流運力資源、合理設定物流設施、發揮整體合力、避免存量資源閒置和增量資源浪費是其重要的設計原則。

2.物流裝備製造業

這是物流生產力中提供勞動手段要素,提高整個物流系統裝備現代化水平的重要產業,大體上可劃分為集裝設備生產行業、貨運汽車生產行業、鐵路貨車生產行業、貨船行業、儲存與搬運設備製造業等。物流裝備製造業是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製造業、提高整個物流系統裝備現代化水平的重要產業。

3.物流信息業

這個產業由提供物流系統軟硬體及系統管理等產品與服務的行業組成,是計算機系統技術和通信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有機結合。信息網路技術是現代物流的生命線,它通過信息傳輸與客戶、製造商、供應商實現資源共享,對物流各環節進行實時跟蹤、有效控制與全程管理。沒有現代化的信息管理,就沒有現代化的物流。

性質特徵

主要性質

物流產業涉及多種行業,它具有三個性質,即基礎性、服務性和綜合性。

1.基礎性

物流產業是基礎性產業。物流對所有生產、流通和消費活動都有影響,它通過運輸、倉儲等生產、流通條件與手段對國民經濟起基礎性作用。物流產業通過不斷輸送各種物品使生產者獲得原材料、燃料、零配件;以保證生產過程的正常進行;又不斷將產品輸送給不同的需要者,使這些需要者的生產、生活得以正常進行。這些互相依賴的關係需要物流維繫,國民經濟也由此得以成為一個具有內在聯繫的整體。基礎性有時也可以看作戰略性,物流要素中的許多重要載體如鐵路、郵政、電信等一直被認為是關係國民經濟、人民生命財產及國防安全的戰略性行業和部門。

2.服務性

物流產業是服務性產業,它本身並不提供物質產品,而是為顧客提供專業化服務。說物流產業是服務性產業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就供應鏈與客戶的關係而言,物流產業強調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實現由供應方到需求方的高效流動;二是就物流服務供需雙方的關係而言,物流產業強調增值服務,倉儲、運輸等基本功能之外的附加服務是物流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3.綜合性

物流產業是綜合性產業,它既是一個龐大的縱向經濟領域,也是一個為其他所有經濟領域服務的橫向經濟領域,橫跨多個基礎性、服務性行業,涉及並影響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

基本特徵

區域物流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地區物流、地方物流,主要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徵:

1.空間資源分布的差異性

空間資源分布的差異性是形成區域物流的經濟基礎。空間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自然資源是天賦的,如土地、山脈、河流、湖泊、海洋、森林、礦產、耕地、水源、日照、風雨雷電等,並非人力所能輕易改變;社會資源指勞動力、資金、科技教育、各種知識、經營管理、專門人才、工藝水平、文化習俗、風土人情乃至思想觀念等,是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各地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每個不同的區域都存在由特定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所構成的空間資源。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空間資源分布都不可能完全等量、均質,因而在現實生活中,區域物流就表現出了巨大的差異性和多樣性。當然,在一個物流區域內部,空間資源分布也是有差異的,但大體相同,否則就不會成為同一個物流區域了。

2.物流發展程度的差異性

物流發展程度的差異性是劃分物流區域的重要標準。物流服務水平的高低總是與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相適應的,因此,物流區域的劃分主要根據經濟發展程度來確定,而經濟發展程度又主要考察GDP(GNP)、人均GDP(人均GNP)、財政收入(人均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社會消費水平、勞動生產率等經濟指標。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經濟發展程度相差懸殊的地區將形成各自不同的物流區域,換句話說就是,在一個物流區域內部,物流在不同地方的發展程度是相近的,而不同的物流區域其物流發展程度往往差距很大。物流發展程度與空間資源分布狀況聯繫緊密,豐富的自然資源是物流得以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充足的社會資源則是提高物流發展程度的經濟基礎。

3.物流利益的相對獨立性

毫無疑問,區域物流尤其是地區物流、地方物流,作為區域經濟大系統的子系統,都是相對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每個區域或地區都有其自身的經濟利益。區域物流的形成與物流水平的提高是區域或地區經濟利益的反映,因而,區域或地區之間的物流競爭是合理的,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有利於提高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應當受到鼓勵、保護和正確引導。但在一國之內,區域物流應當接受國家巨觀調控,相互之間的支持,幫助也是必要的。即使經濟發達地區,長期以來也得到了經濟落後地區在自然資源、勞動力、資金等多方面的幫助,其發展起來後對落後地區的支持和幫助也是義不容辭的;另外,經濟發達地區發展到一定水平後,在市場經濟規律的作用下也會產生生產要素由發達地區向相對落後地區流動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區域經濟的共同、協調與可持續發展。

4.物流系統的完整性

在當今資訊時代,區域物流內部由於自然資源基礎和社會資源現實的不同,都形成了自身的物流系統,而且具有一定的完整性。每一個區域物流都追求區域內各種物流活動結構上的合理組合與功能上的互補配套,對區域內外資源進行調劑餘缺、最佳化配置,從而推動區域整體物流的增長與發展,產生任何單一經濟組織都無法取得的物流效果。因此,儘管不同區域物流系統內涵和完整性有所不同,區域物流實質上是由區域內各種物流活動相互聯繫、相互制約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結構和功能特色的物流系統。換言之,有的區域物流系統完整性可能高一些,有的區域物流系統完整性可能低一些,但都有一定的物流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