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被稱為國際貨幣主義匯率理論。它是由美國經濟學家詹森(H.G.Johnson)、蒙代爾(R.A.Mundell)等於70年代初創立的一種匯率理論。這個理論強調貨幣市場均衡對匯率的決定性作用:當國內貨幣供給大於貨幣需求時,本國物價會上漲。這時,國際商品的套購機制就會發生作用,其結果會使外幣匯率上浮,本幣匯率下浮。相反,當國內貨幣需求大於貨幣供給時,本國物價則會下跌,而會通過國際商品套購機制,使本幣匯率上浮,外幣匯率下浮[1]。匯率的貨幣分析法源於國際收支的貨幣分析法。在一大批芝加哥學派經濟學家的全面分析、論證下,如今匯率的貨幣分析法已成為匯率理論中一個最為強勁的分支。按照貨幣分析法,一國貨幣市場失衡後,國內商品市場和證券市場會受到衝擊,在國內外資產間具有完全替代性的假設下,國際商品套購機制和套利機制發生作用,一直到貨幣市場均衡的恢復。而匯率也就一直處於由此產生的變化中,直到最後出現均衡匯率時為止。但是,在調整過程中,國際商品套購機制與套利機制的反應速度或調整速度不一定一致,哪個機制的調整速度快,哪個機制才能直正發揮作用。由此,匯率的貨幣論又分出了兩個模式,一種模式稱為國際貨幣主義的匯率模式,該模式假定商品市場的調整足夠迅速、靈敏,因此國際商品套購機制將發生作用。
相關詞條
-
匯率理論
匯率理論是貨幣的對外價格-匯率的決定及其變化的理論模型,也稱之為匯率決定理論。其中心思想為:匯率決定於外匯供求。西方匯率理論錯綜複雜,流派紛呈,有傳統匯...
產生髮展 發展歷史 現代概述 理論內容 相關學說 -
匯率制度兩極論
匯率制度兩極論,20世紀60年代關於這一問題爭論的焦點集中在固定匯率制與浮動匯率制孰優孰劣上。70年代後,爭論的焦點開始轉向確立什麼樣的標準來進行匯率制...
基本內容 理論依據 倡導者 反對觀點 -
匯率制度
匯率制度又稱匯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指各國或國際社會對於確定、維持、調整與管理匯率的原則、方法、方式和機構等所做...
匯率制度 考慮因素 制度特點 制度分類 消失論 -
現代貨幣效用論
《現代貨幣效用論》主要內容包括,我們把不同歷史時期的貨幣劃分成兩大類型:傳統貨幣——可兌現的實物(或本位)貨幣;現代貨幣——不兌現的信用貨幣。這兩種貨幣...
基本介紹 圖書目錄 後記 -
貨幣同盟
貨幣同盟(1865年-1880年)(EconomicandMonetaryUnion;EMU)·是一個成立於19世紀的歐洲單一貨幣組織歐洲十一個國家法、...
早期的貨幣同盟 形成條件 成立 發展 意義 -
東亞貨幣合作與人民幣匯率制度選擇研究
一、東亞貨幣合作的必要性 一、東亞貨幣合作的進展 一、中國參與東亞貨幣合作的必要性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貨幣經濟學
貨幣經濟學是一門以貨幣有關的巨觀經濟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闡述了貨幣的運作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闡述了貨幣、商品和價格之間的關係。貨幣經濟學包含的內容極為廣...
簡介 封閉經濟 開放經濟 貨幣總量 經驗總結 -
《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
《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作者是何新,由中國書籍出版社於2010年出版,描述的是《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主要內容簡介:西方有些人士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作者簡介 目錄 -
貨幣銀行學
貨幣銀行學,總體經濟學中的一個分支,主要在於研究與貨幣有關的總體經濟現象,介紹貨幣、商品與市場價格之間的關係。貨幣銀行學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來研究貨幣在...
概述 內容簡介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