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北京通州地名]

八通線上的“通州北苑”,人們習慣上稱北苑(發“園”音),據說是從“北園”諧音而得。在通州地區,以“園”字為地名的不少,如梨園、果園、施園、姚園等等,多得名於清代。那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為鞏固皇權,站穩腳步,在京郊大規模實行“圈地”政策。清廷向諸王、勛戚等“賜園地”,並且命令滿、漢分居,各理疆界,受僱傭的佃農群居園側,並以園主的姓氏得園名。終年為某姓八旗官兵的則名為“某家園”,如張家灣鎮的施園(原名施家園)、姚園(原名姚家園,1954年重修涼水河時分為南、北姚園)、梨園鎮的曹園(原名曹家園)、潞城鎮的東夏園村等便是。清朝“內務府所領官地……曰菜園、曰瓜園、曰果園……”這些地與八旗官兵的園地不同,是由內務府直接管理的民地。被役使的人團居在官地上,漸成一村,於是村子便以種植品種命名,如永順鎮的紅果園、果園、黃瓜園和宋莊鎮的菜園村。

後來通州漕運衙署官員也效法帝王,興建園林,以便餘暇時在此休閒,形成村落後即以“園”命名,後諧音為“苑”,“北苑”就是從“北園”諧音而來的。至今通州人說這個“苑”字,也多發二聲“園”,很少發四聲“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