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廒子村

北廒子村位於海陽市西南部,全村轄區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6.7公頃。

概況

明洪武二年(1369年),徐姓兄弟九人由山西“小雲南”老山北遷至此地定居。因建村處地形似鰲魚脊,故命名鰲脊村,後演變為北廒子村。另一說為,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建村,因建村處地形象鰲魚,故名鰲脊村。後因在此建倉廒,更名為廒子村。為區別南廒子村,改稱北廒子村。 北廒子村位於海陽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20°51′、北緯36°40′。東與西小灘村相連,西與萊陽市東、南羊郡村為鄰,南與南廒子村接壤,北與迎春村交界。東距行村鎮政府駐地4公里,距海陽市政府駐地35公里,隸屬行村鎮。1944年前隸屬萊陽縣,1944年劃歸海陽縣行村區管轄。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6.7公頃,分布在青石公路兩側。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蔬菜等。經濟收入主要靠曬鹽,趕小海等。 2002年,全村360戶,1060人,有李、孫、徐等3姓,均為漢族。李、孫各1戶,其餘皆姓徐。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1年,村建起國小,教師孫雪亭。1989年,建成煙臺市“花園式”學校。同年,迎春國小併入。2000年,村國小併入田村學區國小。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有60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其中徐維普考上研究生。 1996年以來,村“兩委”組織村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本村秧歌,全鎮聞名,多次受到鎮黨委和政府的表揚。村重視科技教育,黨員每人訂閱1份《農民文摘》和《農業知識》。2002年,村民有12人獲得技術職稱,其中1人獲得技師職稱,9人獲得農業技術員職稱,2人獲得會計師職稱。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80公斤左右,只能靠吃糠咽菜度日。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5年,人均糧食400公斤,全村收入40萬元。2002年,全村有運輸車輛120輛,機車130輛,電話190部,電視300台,電冰櫃70台,洗衣機5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1983年,村統一規劃東、西兩個新房區。同時對舊區房屋改建,每間房集體補貼500元。先後投資2.5萬元,完成了舊房區的改建。1999年,村又投資2萬元,修建了2座連村橋。2002年,全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30平方米。 集體福利1968年,成立衛生室。1975年,實行合作醫療制度,達到了小病治療不出村。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4年,投資3.7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85年,投資3.4萬元,補貼各戶購置電視機,成為全鎮第一個電視村。1991年,投資12萬元,修建自來水蓄水池,全村用上了自來水。2000年,安裝程控電話190多部。同年12月,投資4萬元,安裝有線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本村徐希敬(又名於明)從黃埔軍校畢業後,於1935年參加共產黨。1936年回村,先後發展徐湘智、徐希君、徐希臣、徐合軍、徐希早等人入黨。1946年成立黨支部。1949年村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24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6個,黨員55名。曾有徐希軍、徐希臣、徐寶太、徐先元、徐希周、徐先全、徐希放、徐希奎、徐希松任黨支部書記。1996年6月起,徐希偉任黨支部書記。自徐希偉任黨支部書記以來,村黨支部多次受到上級黨委表彰。1998年,被評為鎮精神文明先進單位。2000年,本村被市人民政府評為先進集體。1998年起,他本人連續四年被評為海陽市優秀共產黨員。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先後有徐光國、徐先訓、徐光令、徐先民、徐合甲、徐寶太任村長。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徐先全、徐先風任大隊長。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徐希先任主任,後有徐希詢、徐希文、徐維江等擔任行政主要負責人。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徐維江任主任,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 1990年4月起,曾有徐希嵩、徐希放、徐希偉任主任。1999年5月,黨支部書記徐希偉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2001年,徐希偉被海陽市政府授予優秀村民委員會主任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