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劇照](/img/9/bd2/wZwpmL4gTN5QTO1YTNyYj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2U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948年秋季,東北戰事正緊。蔣介石( 蓋美 飾)秘令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 陳逸恆 飾)突襲西柏坡。毛澤東( 李克儉 飾)神機妙算,使偷襲失敗。中共華北城工部積極策反傅作義和平起義,並同意了地下黨員傅冬菊( 張琳 飾)回到父親身邊的請求。經過多方努力,傅作義通過冬菊向毛澤東發出和談電報。聶榮臻( 陳汕汕飾)回話希望傅派可靠代表至石家莊進一步接洽。傅猶豫不決。毛澤東電令擋住傅部海上南撤,命令華野集結斷其西退。傅作義積極應戰,急調部隊增援張家口。戰鬥打響,談判再一次擱淺。北平地下黨盡力推動和談,使傅作義打消顧慮,隨著天津的解放,一份《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定》形成這場最先由北平地下黨策動的和談終於成功。傅作義率部起義,走上了光明之路。
分集劇情
第1集東北野戰軍正在攻打錦州城,長春的六十軍也準備秘密起義,東北即將解放。在天津,警察在學校里到處抓革命師生,這一切都被傅冬菊看在眼裡。她去找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要求釋放魯老師,卻被陳提醒她思想不要太激進。魯老師在刑場不屈不撓,壯烈地倒在血泊中。傅作義告訴參謀長李世傑和秘書長王克俊,蔣介石馬上要到達北平,擔心要讓他們出兵東北。三人商量對策。蔣介石到達北平,迅速召開會議,給華北國軍鼓舞士氣。同時,北平地下黨邴泉、岳犁等人也在保和堂中藥鋪的秘密聚點商議要做好情報工作,即時掌握蔣介石到北平的情況。就在開會的時候,特務段雲鵬走進保和堂。在許掌柜的掩護下,地下黨迅速轉移,組織沒有被發現。蔣介石私下裡告訴傅作義,現在正是共產黨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兵力空虛之時,要求他以援晉的名義迅速出兵攻打西柏坡。傅作義立即任命鄭挺鋒為南下突襲總指揮。他要求軍事行動嚴格保密,對外一律稱援晉。潛伏在國民黨內的地下黨得知這一訊息,迅速報告給組織。
第2集傅作義陪同蔣介石去瞻仰中山陵里孫中山的塑像。騎兵旅長鄂有三猜出傅作義出兵的真實目的,要求自己也帶隊,不希望中央軍搶了頭功。岳犁接到上級要求,要更具體地了解傅作義的部署。邴泉自告奮勇,說他去西山找自己的老鄉鄂有三。在席間,邴泉佯裝自己已經喝醉,從鄂有三嘴裡了解到蔣介石的陰謀,心中一驚。邴泉拒絕了鄂有三的挽留,以趕稿為由,借了一匹戰馬,連夜向北平飛奔。遇到一處溝坎,邴泉被甩下馬,不省人事。岳犁和王嬸等邴泉的訊息無果,擔心邴泉出事,決定改變接頭地點。邴泉清晨帶傷趕回北平,幾經周折,終於找到岳犁,告訴他自己了解的情況。事出緊急,岳犁急忙找袁鳴行破例冒險發電報。老楊在街頭給他們放哨。他們的訊號把特務段雲鵬和計彩楠引來。老楊用拉白菜的板車擋住偵訊車,在與段雲鵬的爭鬥中犧牲了。警察衝進發報室,卻一無所獲。劉仁接到岳犁的電報,急忙通知李克農。此時毛主席正在給婦女代表們開會,給他們講了自己母親的故事。
第3集華北軍區聶榮臻一邊焦急地等待黨中央的命令,一邊急忙部署應急方案。毛主席決定迅速布置疏散轉移,但是黨中央留在西柏坡。地方部隊、民兵迅速做好迎敵準備,解放軍主力也扔掉物資,全速趕去解救西柏坡。傅作義得知錦州失守,知道華北大戰在即,也料想到國民黨最終會失敗。他要妻兒先去重慶躲避。鄭挺峰和鄂有三相繼遭到阻擊,發現他們的秘密軍事行動已經泄露了機密。毛主席決定給蔣介石唱空城計,把他們的軍事計畫讓新華電台廣播出去。王克俊聽到廣播,連夜來找傅作義。傅作義大怒,要王克俊和保密局的張慶恩一起徹查泄密事件。第二日一早,傅作義去向在北平督戰的蔣介石請罪。蔣介石一面安撫傅作義,一面要鄭介民嚴查華北剿總里的叛變、泄密者。鄭挺峰前進受阻,傅作義告訴他不可延誤軍機,要在共軍主力趕到之前,攻占西柏坡。鄂有三在鄉間村落里中了我軍的埋伏,倉惶而逃。李銀橋為了給毛主席補補身體,決定上山打獵。
第4集李銀橋在山中打獵,槍聲驚動了指揮部,受到批評。大公報主編提醒傅冬菊文章不要太激進,並且告訴她華北大戰即將爆發,傅冬菊十分震驚。蔣介石請來胡適等文化名人商議治國良策,席間宣布中央軍李文出任華北警備司令,令傅作義十分不快。毛主席讓新華社發訊息說北平已經受到威脅,傅作義與王克俊商議退兵。傅冬菊告訴地下黨組織和男友周毅之,她想回到父親傅作義身邊去做他的工作。突襲西柏坡計畫失敗,蔣介石與宋美齡決定離開北平。傅作義送行時,蔣介石再次強調他在華北只相信傅作義,傅要全心全意剷除共產黨。聶榮臻得到毛主席的表揚,主席告訴他平津馬上要開戰了。
第5集傅作義與李世傑、王克俊在加緊分析平津的局勢。傅冬菊的到來令傅作義格外開心,同時也引起張慶恩的注意。張慶恩對泄密事件的調查沒有進展,王克俊怒斥張慶恩私自調查,不許他隨意審問自己的部下,搞壞了軍機秩序。傅作義讓女兒離開北平,去美國留學。冬菊不從,二人吃著晚飯便吵了起來。最後傅作義妥協,讓女兒留在自己身邊。石覺為李文升任警備司令慶祝,二人商議對付傅作義的策略,認為中央軍不能任憑傅作義擺布。傅冬菊試圖與韓清接頭,韓清卻發現有特務跟蹤,急忙向岳犁匯報。二人商定,為保護冬菊的安全,放棄與她的所有接頭,引起她的警惕。冬菊拜訪平明日報社長崔載之,認識了邴泉。她希望從邴泉那裡了解社會對傅作義的評價,引起邴泉懷疑。邴泉從崔載之處得知,她就是傅作義的女兒。
第6集跟蹤傅冬菊的特務沒有發現異常,張慶恩要求繼續監視幾天。冬菊回到家看到父親送的鋼琴。保密局將一些特務分派到秘密崗位,張慶恩要求他們打到各組織內部去,擊破共產黨對國民黨軍政人員策反的計畫。王克俊在剿總接待處要求心腹們要利用社會關係替傅作義分憂解愁。傅冬菊在閻又文處看到他草擬的戡亂剿共的演講稿,心中不悅。閻又文派警衛營小李暗中保護冬菊。傅作義去天津會見白吉爾,二人單獨會面。白吉爾說美國對蔣介石很不滿意,準備單獨援助傅作義。傅作義指出需要中央政府的批准。天津市長杜建時都單獨會談的安排很不滿。冬菊到北平大學看袁鳴純的演出,聽了歐陽仁的詩朗誦很受感動。蔣經國在上海的經濟整頓受到四大家族的阻礙。蔣介石教導他要想整治經濟秩序,必須先消滅共產黨。傅作義與陳長捷私談,二人感慨自己到底是為誰打仗。
第7集袁鳴純告訴冬菊歐陽是自己的男朋友,而且是共產黨。冬菊一喜,提出要見見歐陽。冬菊送給父親一盆水仙,告訴他自己在大學組稿。傅作義與屬下商議關於美國軍援的事情。幾人決定還是應該報告蔣介石。鳴純告訴歐陽與冬菊的約定,被特務陳祖強探聽到風聲。東北解放,李世傑的參謀部制定出華北國軍西撤綏遠或者南撤江南的計畫。傅作義預測如果固守,很可能北平毀於炮火。冬菊與歐陽見面,鳴純在一邊等候。冬菊說出地下黨暗語,歐陽放下了戒心。這時,幾個特務上來以抓共產黨的名義把他們抓了起來。小李和警衛營的出現讓三人轉危為安,冬菊卻因為父親派人跟蹤自己憤怒而去。段雲鵬罵陳祖強情報不準確,告訴他以後不用再監視傅冬菊。冬菊回家,父女談心,冬菊勸父親不要跟著蔣介石走,應該多了解共產黨的主張。傅作義讓冬菊多幫他了解一些民意。林彪、羅榮桓到醫院慰問官兵,他們決定在大戰之後要好好休整。
第8集南京召開緊急軍事會議,何應欽受蔣介石之命,提前與傅作義商談部隊南撤事宜,提出只要他把部隊帶過長江,就由他出任東南最高軍政長官。南京國防部最高會議上,眾人討論華北大戰的戰略方針,各派勢力卻互相攻擊。蔣介石提出南撤之事。傅作義分析利害關係,表示自己願固守華北。傅作義提出要如同先賢岳飛精忠報國,誓死守衛北平,拚死的決心打動了蔣介石,使他改變了南撤的心意。冬菊終於與地下黨接上了頭,岳犁給冬菊明確任務,讓她只做傅作義的轉化工作。傅作義詢問陳布雷對華北大戰的看法,陳布雷指出民心所向的問題才是勝負的關鍵。
第9集蔣介石深夜約見傅作義,表示他支持傅作義的決定,並且要將華北的大權全部交給傅作義,批准他可以直接接受美國軍援。淮海戰場拉開序幕,傅作義一回北平就抓緊開會,傳達南京會議精神,布置軍事防區,擬定派遣政工專員到各師旅抓思想工作。會後,傅作義與自己的親信們在全聚德喝酒,表決心。李文和石覺對會議上傅作義的安排非常不滿,二人還是想找機會南撤,而且拒絕接受傅作義委派的政工幹部。邴泉接到通知,華北剿總要舉行固守華北閱兵式,要求他去採訪。傅作義研究毛主席的《論聯合政府》,又交給王克俊去學習。毛主席針對傅作義的軍事部署,制定出華北的作戰方針。傅作義舉行保衛華北的閱兵和新聞發布會。他表示華北軍民嚴陣以待,要實行總體作戰。冬菊聽了父親發言,十分沮喪。傅作義深夜與王克俊密談,商議現在的形勢,只有謀和是出路。傅作義找冬菊替他給毛主席發一份電報,表達自己和談的願望。
第10集因為情況緊急,冬菊第二天一早,沒有按照預定的聯絡方式便與地下黨聯繫,希望儘快地把傅作義和談的願望傳遞過去。接到北平地下黨的電報之後,聶榮臻對傅作義一邊大規模閱兵,一邊突然提出願意和談的舉動非常意外。馬上報告黨中央。五大常委正在商議公布《懲處戰爭罪犯命令》的事宜,收到傅作義的電報,毛主席表示這是件好事,但是要再看清除傅作義的是否真的有誠意。王占求見傅作義,說傅應該及早地尋找出路。他表示願替傅與共產黨牽線搭橋,坦承自己就是突襲南下計畫的泄密者。傅作義大怒,將其關押。原來王占是張慶恩設的圈套,試探傅作義是否有投靠共產黨的意圖。王克俊報告傅作義委派政工幹部之事受到中央軍的阻撓。傅作義告訴李文,自己明天去視察。王占被張慶恩殺人滅口。閻又文報告了傅作義,傅不禁感嘆國民黨留不住人心。李文緊急與屬下軍官召開會議,要在傅作義視察時給他一個下馬威。
第11集華北城工部開會,布置第二條戰線關於解放華北的工作,邴泉單獨找劉仁,說自己有可以利用的兩個關係。一個是自己的表哥李騰九,一個是傅冬菊。劉仁叮囑邴泉不要去做冬菊的爭取工作。傅作義視察李文第四軍時,挑出許多軍事和帶兵上的問題,給李文一個措手不及。李文無奈之下,只得接受派遣的政工幹部,並且要求屬下從嚴整軍。冬菊替父到天津給劉厚同送信,劉厚同告訴他自己很快會去北平見傅作義。在天津,冬菊看到因為時局動盪,自己的男友周毅之生活的艱辛,臨走是留下金鐲補貼他的生活。國民黨何基灃和張克俠宣布起義。他們的家屬隱蔽在北平。北平地下黨接到任務要迅速轉移他們的家屬到解放區。事出緊急,袁鳴行不顧父親的反對,找妹妹袁鳴純幫忙。
第12集歐陽仁和袁鳴純等人幾經波折找到何基灃的家屬,在特務的眼皮地下把他們救走。張慶恩得知行動失敗,氣急敗壞,找李文幫忙,以警備司令部的名義嚴查各城門口、路口。岳犁巧妙安排家屬躲過了盤查,順利出城。蔣介石因為此事很憤怒,讓保密局反省自己的工作。局長毛人鳳提議在軍政高層的家屬身上做文章,將反賊清除出來。華北共軍停止攻擊,東野進入整頓,傅作義覺得華北大戰至少要在三個月以後。他決定利用這個時機抓緊擴軍,同時叮囑注意東北共軍的動向。全國搶糧風潮擴散,傅作義要求不許搞壞華北的民生問題。華北剿總組建了新的衛隊,特務陳祖強也在其中。毛主席此時已經開始考慮東野提前入關的問題。
第13集傅作義到戒台寺去會見劉厚同,劉厚同支持傅作義與共產黨合作。二人商定派彭澤湘和符定一去見聶榮臻,把議和談判的願望傳遞過去。林彪收到毛主席的電報,開始為東野入關做準備。毛主席有意讓華北野戰軍緩攻太原和歸綏,做出轉移的跡象,讓傅作義、蔣介石產生一種可以喘一口氣、做好華北大戰準備的錯覺。實際上他們在加緊圍殲華北的敵軍,防止他們西逃或向南撤退,造成一種猝不及防不可改變的態勢。陳祖強參與了護送彭澤湘和符定一的工作。二人以化名坐火車前往保定。陳祖強佯裝肚子疼,在符定一開箱找藥時看到他的名字。回北平後,陳祖強急忙報告張慶恩,張慶恩覺得此事十分可疑。陳布雷自殺,傅作義思緒萬千。符、彭二人向聶榮臻傳達了傅作義停止戰爭,願和共產黨組成聯合政府,共同管理軍隊的和談意向。中共方面一直沒有回音,傅作義很焦慮,讓女兒找胡適安排會面。蔣介石攜蔣經國參加陳布雷葬禮,對他的自殺不置可否。
第14集黨中央對傅作義用政治軍事實力來談判、討價還價的做法很不滿意,同時也看到了他還是沒有下決心。毛主席決定,為了防止華北國軍撤離,命令東野馬上入關。傅冬菊深夜陪傅作義到參謀部研究作戰部署。陳祖強在門外趁機與傅作義的貼身警衛張解娃拉上關係。張慶恩得到確鑿訊息,找王克俊理論符定一和彭澤湘化名去保定的事情。倆人爭執了起來,王克俊指責張慶恩借王占陷害傅作義。正在倆人爭得面紅耳赤時,閻又文說傅作義有請。傅作義明里安撫,暗裡警告,讓張慶恩不要暗中作祟。林彪、羅榮桓在東野政治工作會議上正式宣布東野入關的決定,要克服一切困難,出其不意地出現在華北。張慶恩和王蒲臣到南京開會,毛人鳳囑咐他們必須徹底摧毀北平地下黨組織,抓出隱蔽在華北剿總高層的共產黨,並且特批給他們一些美式特別武器和裝備。符定一和彭澤湘帶回訊息,傅方可派可靠代表先去石家莊作第一步的接洽。華北共軍突然出軍包圍張家口,傅作義看出這是要要斷他西撤之路,決定圍繞張家口打一仗北大召開學校南遷會議,師生在會上指責國民黨政府的行為。
第15集傅作義和三十五軍軍長郭景雲飛到張家口,與十一兵團孫蘭峰司令一起商議對策,布置戰略部署。傅作義命令與郭景雲不和的一零四軍的安春山協助他,郭景雲不禁擔心。冬菊和邴泉及幾個記者單獨採訪胡適,胡適回答問題閃爍其辭,避重就輕,冬菊很不滿意。冬菊和邴泉在北大校園裡交談,被段雲鵬為首的特務不分青紅皂白地抓進了審訊室,看到一幕上刑的殘酷場面。冬菊很快被放出來,王蒲臣說是一場誤會。其實這是保密局對傅作義的警告,提醒他,他的舉動是時刻有人監視的。圍攻張家口的計畫是毛主席採取了林彪的建議,牽制傅作義的軍隊調往西邊,為東北野戰軍主力迅速入關打掩護。邴泉找到李騰九,說明自己是地下黨,希望通過他做傅作義的工作。李騰九提醒邴泉,要好自為之。王克俊告訴傅作義,邴泉的情況,傅作義囑咐可以對邴泉實施保護,必要時也是與中共交流的屏障。傅作義將對張家口的部署上報蔣介石,得到認可。
第16集蔣介石給李文打電話,讓他盡力協助傅作義,守住華北。東野晝伏夜行,因為出發倉促,有戰車壞在了路上,得到老百姓積極支持。同時他們在東北繼續發布各種林彪參加慶功的訊息。郭景雲的三十五軍也迅速出擊張家口,與孫蘭峰會合,對萬全縣城發起進攻。可是華北野戰軍都是打一打就撤退,萬全縣城也變成了一座空城。傅作義看不出共軍的真實意圖,急忙飛到張家口,讓郭景雲不要再追共軍,回指揮部商議對策。由於北平的敵情複雜,為了搞清敵人的作戰部署,李克農派王鈺去北平與09號接頭。傅作義覺得在張家口自己的軍隊雖然節節勝利,但是卻像被牽著鼻子走。他的屬下提醒他,張家口易攻難守,傅作義覺得應該慎重對待張家口問題。毛主席電告華野各指揮官,重申張家口之敵重在圍而不在打,堅決不能讓敵人跑掉。
第17集王鈺在重重盤查下來到北平,與09號取得了聯繫,從同仁堂老中醫那裡得到傅作義詳細的華北的軍事部署的情報。傅冬菊到袁鳴純家,想了解社會上對華北戰爭的看法。她正好遇到鳴純與父親袁省身在吵架。袁省身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都去參加革命,但是他同自己的兒女一樣不願看到因為國共兩黨之爭而讓圓明園的悲劇再度發生。王克俊依據電台活動情況,懷疑東野已經入關。傅作義在張家口開會,決定放棄張家口。會上他得知東野入關的情況,一驚,要飛機迅速偵查。王克俊安排在李騰九處設定一部電台準備將來和多方聯絡之時使用。蔣介石告訴蔣經國宋美齡在美國遭受白眼。他對著地圖指出如果長江以南也守不住,他們就要退到台灣去。飛機偵查紛紛報告東野共軍已經入關,人數八十萬。林彪要求全速前進,公開入關。
第18集周恩來向毛主席匯報東野駐紮在了薊縣孟家樓,部隊對平津塘形成分割包圍。李克農也把根據09號提供的情報而繪製的華北軍事部署圖交給毛主席。蔣介石命令傅作義阻止共軍南下,並且保住津塘出海口。傅作義命令郭景雲率35軍火速返回北平。冬菊向岳犁報告傅作義的思想情況,她也替父親十分焦急。岳犁告訴冬菊毛主席已經收到電報,但是在戰與和之間還有一個複雜的轉化過程。岳囑咐冬菊不要參與危險的事情。郭景雲不惜炸掉壞了的車也要全速前進,在華北野戰軍不及阻攔的情況下成功越過宣化。作戰計畫被打亂,毛主席嚴令楊羅耿攔截三十五軍。聶榮臻知道情況萬分緊急,急忙組織堵截。冬菊生病,半路被陳祖強發現送回住地。陳祖強在傅作義屋內探頭探腦,引起閻又文的懷疑。華野方面在與郭景雲分搶時間。傅作義找何思源,希望他去一趟南京,請教李宗仁。傅作義回家守在冬菊旁邊,冬菊再次提出不希望傅作義打內戰,傅作義打斷了女兒的話。
第19集蔣經國按照蔣介石的要求將幾百萬兩黃金裝箱分批運往碼頭準備運往台灣。何思源見到李宗仁,想聽他對北平前途的高論,李宗仁說現在守華北就是待斃,和談之事也只是政治策略而已。何思源失望而回。華北野戰軍採取毀壞道路等多種方法成功地將三十五軍逼進了新保全城。傅作義派安春三為西部援救總指揮率一零四軍前去接應,打破共軍的包圍營救三十五軍。美國軍援已經抵達塘沽港,傅作義希望能儘快把這批物資運到北平。安春山沒有誠意接應郭景雲,前去支援的同時還勾心鬥角。毛主席了解到三十五軍已被包圍在新保全,林羅劉也動作迅速,分隔包圍了平津塘之敵。他提出華野和東野統一指揮,對傅作義的軍隊只是包圍,待時機成熟再全部殲滅。郭景雲不搭理安春山的指揮,自大地決定留在地形不利的新保全城裡。
第20集郭景雲的參謀長派出去的偵查兵發現四周都有共軍。郭景雲吩咐第二天清晨突圍。傅作義一邊叮囑郭景雲抓住時機儘快脫離險境,一邊勸說安春山不計前嫌,全力幫助郭景雲。張慶恩在王蒲臣的安排下,到妓院去見幫會頭目張大魯。張大魯提出一起剿滅共產黨,願意購買保密局的槍枝和電台。張慶恩認為除了電台,其它方面可以答應他們的要求。傅作義和冬菊共進晚餐,告訴她和中共和談之事的進展,並且感慨自己的女兒被培養成了一個如此執著共產黨信仰和主張的人。一零四軍的救援行動給包圍新保全城的華北野戰軍三縱一個措手不及,鄭維山決定擅自帶部分兵力阻擊安春山的部隊於馬圈地區。閻又文找到警衛營的陳隊長,要調查新組建的警衛營警衛的檔案。傅作義帶上女兒一起去見胡適和司徒雷登。
第21集司徒雷登告訴傅作義,美國希望在中國發現更為優秀的領袖,成為他們反對共產黨的新盟友傅作義言辭拒絕,說自己不會依附於任何一個國家,冬菊欣賞父親的決定。三十五軍和一零四軍兩邊的戰鬥都打響了。安春山被打得裹足不前,郭景雲五次強攻突圍,都遭到了共軍強烈地阻擊。三縱艱苦地牽制著敵人,終於在關鍵時刻等來了兵團的援兵。郭、安二人火氣很大,在電話里吵了起來,誰也不聽對方的指揮。東北共軍也在南部與中央軍的十六軍作戰,十六軍全軍覆沒,傅作義了解到戰況,只得命令安春山迅速後撤,郭景雲停止突圍,守住新保全。傅作義看戰事不利,覺得必須抓緊時機和共軍進行和平談判。他告訴王克俊派崔載之和邴泉為代表先去摸底。閻又文告訴二人,他懷疑警衛營里有保密局的人。安春山的部隊遭到重創,安春山化妝成伙夫逃過小解放軍的查問。毛主席與周恩來回憶古都北平,表示最好能和平解放北平。傅作義請邴泉協同崔載之去談判,一切事宜由王克俊安排。
第22集閻又文提醒王克俊要調查出警衛團里的特務,二人商議要採取一些特殊手段。段雲鵬與張大魯的手下搶劫金店,造成三死一傷,此事驚動了傅作義。他向北平市長和警察局長表示不會是自己的部隊所為,表示自己會嚴格治軍。張慶恩怕事情鬧大,要求段雲鵬不許再幹這種事。安春山逃回北平,向傅作義哭訴。傅作義表示要安春山重建一零四軍,安感激涕零。邴泉向地下黨組織報告了此次要協助崔載之去和談的事情。關於談判條件問題,林彪要求請示毛主席。李文、石覺會談,二人都對固守華北沒有信心,而且不認為傅作義會通共。他們一起去見傅作義,重提南撤之事,為的是探探傅的決心。傅作義認為不能一味撤退,否則必定潰不成軍。李文、石覺走後,傅作義將這次談話報告給蔣介石,蔣介石重申他對傅作義的信任。但是如果失敗,他一樣要追究其責任。
第23集李騰九帶著兩個電報員和一部電台住進了眼科醫院,為的是避開保密局的耳目,與前方談判的崔載之直接取得聯繫。可是他們電台的信號很快被段雲鵬察覺。東野一直在實驗炸開北平城牆的方法,他們收到黨中央的命令,要最大限度地保護北平的文物。傅作義把張解娃調到警衛團,讓他揪出裡面的特務。張解娃的調動讓陳祖強覺得有蹊蹺。王克俊安排崔載之等人出城,傅作義坐臥不安。崔載之、邴泉成功地到達解放區,他們了解到豐臺已經被解放軍占領,覺得時間緊迫,談判的任務十分艱巨。平津前指派出蘇靜與崔載之談判。
第24集蘇靜將一農戶院收拾一新,將這裡作為談判地點。崔載之和邴泉聊天,展望和談的美好未來。東野已經攻打到頤和園一帶,嚴格命令部隊不許毀壞文物古蹟。華北剿總司令部馬上要暴露,傅作義決定撤進中南海。蘇靜與崔載之相見,崔載之闡述傅作義的條件是成立聯合政府和保留軍隊,蘇靜叮囑崔載之要把傅作義的具體和談條件搞清除。歐陽仁給大學同學們分配任務,要他們調查老師、學生的情況,挽留老師南撤。同時,他還讓部分同學調查、繪製北平城內重要軍事部署的地圖,袁鳴純堅決要求加入。在中南海內,傅作義再次希望女兒離開北平,但是冬菊表示自己不怕死,願為信仰付出,傅作義交給他一把槍傍身。華北國軍節節敗退,閻又文找冬菊談話,希望她多關心自己的父親。崔載之擔心自己很難完成這次談判使命。
第25集張解娃和陳祖強被憲兵隊換崗,陳祖強感覺有重要的事情發生,偷偷跑出營房調查,張解娃尾隨其後。傅作義召開會議,把自己的親信聚集在一起,尋問大家對解放軍的對策。陳祖強在窗外探聽,被憲兵發現逃跑,解娃幾下將陳祖強拿下。傅作義向手下攤牌,說自己已經決定和共產黨和談,眾親信堅決跟隨。陳祖強向王克俊坦白自己是保密局特務,要求轉交保密局處置。劉亞樓會見崔載之和邴泉,劉亞樓指出和談的前提是傅作義必須解除武裝力量。傅作義把陳祖強釋放,並且威脅張慶恩不許再在他身上打主意。傅作義無法接受解放軍方面的條件,以不能控制中央軍為由回絕,決定打著再說。李騰九給崔載之發電報之時,被段雲鵬獲悉他們隱藏在東城眼科醫院。談判遇到阻礙,崔載之和邴泉一番爭論,意識到雙方在認識上差距很大。
第26集段雲鵬帶人衝進眼科醫院,李騰九急忙安排把電台藏在自己的床下,燒掉密碼本。段雲鵬執意要搜查李騰九的房間,在關鍵時刻,傅作義的警衛團闖了進來,保住了電台。我軍向圍在新保全城的三十五軍廣播勸降書,郭景雲命令狠狠地打廣播的地方。傅作義命令郭景雲要守住新保全,讓孫蘭峰想辦法從張家口突圍出來。毛人鳳將傅作義秘密電台的事情報告給蔣介石,蔣介石指出保密局要抓到真憑實據才行。傅作義約見劉厚同,倆人覺得和比打還難,每一步都不能走錯。平津前指對新保全發起總攻,傅作義指示郭景雲全力抵抗,郭景雲的三十五軍卻抵擋不住解放軍的猛烈炮火。
第27集郭景雲打電話給傅作義,與傅作義生死訣別,說自己不是不能打,而是天意。電話里傳來郭景雲自殺的槍聲,傅作義心痛之極。郭景雲被楊得志厚葬,楊得志感嘆時過境遷。蔣介石擔心傅作義通共,派徐永昌前往北平,探一探傅作義的心思,勸他南撤。毛主席擬定以中共權威人士的名義發布國民黨頭等戰犯名單,傅作義也在冊。主席希望傅作義能悟出其中的玄機。蔣介石在李宗仁等的攻擊下決定放棄總統職務,但是他還是堅決要打垮解放軍。傅作義和女兒出外吃飯,傅作義喝醉,將心中壓抑的情感釋放出來,痛哭郭景雲的去世。冬菊看到父親的悲痛,也很傷心。傅作義被趕來的王克俊和閻又文攙走。
第28集蔣介石指示毛人鳳讓鄭介民到北平去警告一下傅作義不要通共。周恩來擔心傅作義無法領會戰爭罪犯名單的用意而意氣用事,讓李克農聯繫09號,摸清傅作義現在的情況。傅作義擔心孫蘭峰的下場和郭景雲一樣,要求他儘快突圍。冬菊向地下組織匯報了傅作義的思想狀況,得知韓清被捕,岳犁叮囑她不要有任何行動以防暴露身份。冬菊回到報社遇到特務抓人,冬菊給他們一個下馬威。冬菊想救出韓清,與閻又文商量,閻又文教她如何跟傅作義建議。解放軍打掉了孫蘭峰部,阻隔了傅作義西退之路。傅作義焦急地等待與孫蘭峰取得聯繫,同時加強了部署北平的防禦部署。傅作義意識到自己已經失去了主動權,提出新的和談條件,電報發給崔載之。
第29集崔載之拿著電報急切地要去平津前指找蘇靜,卻被衛兵攔在門口,不許他們開車出去。蘇靜的到來化解了雙方的僵持,蘇靜拿到電報急忙派人交給林彪。另一邊,傅作義焦急地等待著平津前指的回話,卻等來了徐永昌。徐永昌告訴傅作義現在蔣介石的不利處境,但是也讓傅作義堅信只要繼續支持蔣介石就會有轉機。張慶恩派陳祖強收買張解娃,希望掌握傅作義的動向。徐永昌給北平的國民黨軍官打氣,希望他們堅守北平。深夜,徐接到一個匿名電話,說華北剿總高層有人通共。張解娃拒絕了陳祖強給的金條,說自己絕對不會出賣傅作義。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送了國民黨頭等戰犯名單,傅作義得知後大怒。袁鳴純和歐陽仁等人冒著危險四處散發戰犯名單的傳單。徐永昌向蔣介石報告北平情況,覺得傅作義深而不漏。
第30集傅作義命令停止談判,把崔載之叫回來,邴泉留在那裡。蘇靜希望崔載之勸傅作義冷靜思考,繼續和談。聶榮臻通過北平地下黨加大對傅作義的工作,仍然希望爭取和平解放北平。蔣介石叫來蔣緯國,吩咐他給傅作義送一封親筆信,鄭介民也將在蔣緯國之後飛到北平。傅作義覺得南京方面對他已經產生了懷疑,閻又文提出這次戰犯名單的說法有蹊蹺,權威人士不能代表中共中央,名單保留彈性。傅作義也認為應該好好思考一下。傅作義吩咐安春山的部隊在城內換防,為的是掌握主動,抑制中央軍。傅作義叫來李文,商議固守北平的方法。李文隨後找石覺商量,詢問要如何配合蔣緯國工作,倆人看出蔣介石對傅作義不放心。傅作義不顧身體上的不適,決定與馬占山、劉厚同等開會,冬菊不放心,堅決要去與父親同往。幾輪爭論下來,傅作義終於被大家的肺腑之言打動,慷慨陳辭,說中國的未來在共產黨那裡,自己將義無反顧地走和談這條路。
第31集傅作義給大家送行是,馬占山單獨告訴他要再選談判代表,他建議由他們的金蘭兄弟鄧寶珊擔當。蔣緯國前來拜訪傅作義,交給他蔣介石的親筆信,蔣介石再三叮囑傅作義不要與共產黨合作。傅作義告訴蔣緯國共產黨不會和自己言和,他決心在平津和解放軍決一死戰。蔣緯國回到飯店,馬上招來了張慶恩和王蒲臣,詢問他們傅作義通共的證據。張慶恩提出,只有在蔣緯國的協助下把傅作義劫持到南京去,北平的形勢才能控制。蔣緯國告訴他們到時候等他的暗號才能行動。傅作義請來鄧寶珊,二人商議讓周北峰和張東蓀作為第二次的談判代表。黨中央五大常委擬定出幾點談判方針,由邴泉帶給傅作義。同時,他們同意了林彪的意見,決定先攻打天津,由劉亞樓任總指揮。張慶恩周密地計畫綁架任務,蔣緯國拜訪李文,詢問他傅作義是否通共。
第32集蔣緯國深夜打電話給傅作義,希望再與他會面。張解娃在飯館約了陳祖強,陳祖強悄悄告訴傅作義有危險。張解娃急忙回去向王克俊報告。傅作義告訴蔣緯國平津會戰敗,但只有他在這裡才能保持幾天太平。王克俊為了傅作義的安全,勸他不要去送蔣緯國,傅作義執意前往。張慶恩等特務等待著蔣緯國的信號,卻眼睜睜地看著蔣緯國坐進了汽車而去。陳祖強向張解娃使了一個眼色,張解娃鬆了一口氣,知道危險已去。邴泉把中共中央的談判意見口述給傅作義,傅作義也重新提出自己的和談條件。王克俊安排周北峰和張東蓀秘密出城。雙方第二次談判。大學生們在調查北平的炮兵陣地時被發現,歐陽仁被打死,袁鳴純被抓,肖小燕和張小勝趕快找傅冬菊請求幫助。三人找到袁省身,袁省身叮囑他們把北平古蹟的地圖交給解放軍,先不要去營救袁鳴純。毛主席決定再寬限一天北平天津軍隊出城整編的時間,時間過了就攻打天津,以此推動傅作義真正下決心。傅冬菊去監獄看袁鳴純,讓她一定要堅強。
第33集周北峰交給傅作義第二次談判的會談紀要,傅作義認為條款太籠統,實行有難度。他請求鄧寶珊親自出馬去談判,同時發電報給林羅聶稱無法按時限整編。北平參議會開會,決定向傅作義呼籲通過和談解決北平問題。鄭介民來到北平,正好看到以何思源為首的北平參議會代表向傅作義情願,他授意張慶恩幹掉何思源。時限已過,林彪下令劉亞樓對天津發起總攻。鄧寶珊和周北峰剛來到平津前指,就得知解放軍開始攻打天津,天津已經不在談判之內了。保密局計畫用四枚炸彈炸死何思源一家人。陳祖強良心發現,扔掉兩枚炸彈,跟張解娃告別,決定回鄉。何思源大女兒被炸死,但他還是要第二天出城去見解放區,呼籲和平。第三次談判擬定出十四條條件。人民解放軍此時也衝進了天津陳長捷司令部。
第34集天津不到三十個小時就被解放了,陳長捷被俘。鄧寶珊帶著協定和蘇靜回到北平,華北剿總和中共黨中央雙方都對條款細節進行討論,終於最後敲定。半夜警報聲響起,北平一教導營出現叛軍,要揪出剿總內通共的叛黨。教導營叛亂順利地被安春山的部隊平息。傅作義與解放軍正式簽署北平和平解放決議,傅冬菊興奮地抱住了自己的父親。傅作義開會向軍官通報決議內容,李文石覺等中央軍軍官要求回到南京去。袁鳴純、韓清等人被釋放,袁鳴純到歐陽仁的墓前悼念他。北平解放,人民上下歡騰。傅作義坐飛機飛到西柏坡,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稱讚他功勳如天壇般大。
分集劇情內容來源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陳逸恆 | 傅作義 | 簡介 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二級上將 |
張琳 | 傅冬菊 | 簡介 傅作義之女,大公報記者,中共地下黨 |
李克儉 | 毛澤東 |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軍委主席 |
劉勁 | 周恩來 |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國務院總理 |
王伍福 | 朱德 | 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
郭連文 | 劉少奇 | 簡介 國家主席 |
王健 | 任弼時 | |
由力 | 李世傑 | 簡介 華北剿總參謀長,中將 |
程前 | 王克俊 | 簡介 整編21師師長,中將 |
楊均柏 | 閻又文 | 簡介 新聞處長 |
蓋美 | 蔣介石 | 簡介 國民政府委員長、總統 |
馬麗 | 宋美齡 | 簡介 第一夫人 |
章金萊 | 胡適 | |
李霞 | 王嬸 | |
王存銀 | 李文 | 簡介 北平警備總司令,華北剿總副總司令兼第四兵團司令官。少將 |
劉建榮 | 石覺 | 簡介 華北“剿總”第九兵團中將司令官,國民革命軍中將 |
劉柏英 | 張慶恩 | 簡介 華北剿總軍法處長 |
黃湘麗 | 袁鳴純 | |
田甬 | 林彪 | 簡介 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 |
逯長恩 | 羅榮桓 | 簡介 中共中央華中局第二書記,華中軍區第一政委 |
馬岩 | 劉亞樓 | 簡介 第四野戰軍參謀長,空軍司令員 |
陳汕汕 | 聶榮臻 | 簡介 華北軍區司令員 |
任明生 | 薄一波 | 簡介 中國八大元老,國務院副總理 |
狄劍清 | 李克農 | 簡介 中共中央社會部部長 |
龍沭春 | 劉仁 | |
於春 | 羅瑞卿 | 簡介 公安部長 |
徐仕龍 | 李銀橋 | 簡介 毛澤東的警衛 |
王振華 | 鄭維山 | |
張紅宇 | 岳犁 | |
孫路陽 | 韓青 | |
孫思瀚 | 邴泉 | |
姜毅 | 袁鳴行 | |
趙芙麗 | 宋曉茵 | |
唐偉 | 歐陽仁 | |
李宗嶧 | 周毅之 | |
李郁文 | 何思源 | 簡介 北平市和平談判首席代表 |
(法國)雷美玲 | 何妻 | |
張鴻敬 | 袁省身 | |
盧勇 | 郭景雲 | |
張培濤 | 安春山 | |
袁忠遠 | 陳長捷 | 簡介 國民黨天津警備司令,中將 |
王新民 | 李騰九 | |
徐斌 | 張解娃 | |
付風男 | 陳祖強 | |
高偉 | 段雲鵬 | 簡介 軍統特工,飛賊 |
王迎奇 | 鄂友三 | 簡介 國民黨騎兵十二旅旅長 |
常天馬 | 王蒲臣 | |
趙耀東 | 崔載之 | |
啜二勇 | 鄧寶珊 | |
郭九龍 | 符定一 | |
楊寶亮 | 彭澤湘 | |
傅洪均 | 馬占山 | |
汪永貴 | 劉厚同 | |
李慶剛 | 35軍參謀長 | |
王秀強 | 孫蘭峰 | |
楊蓉 | 周北峰 | |
尹丹丹 | 計彩楠 | |
李國強 | 馮師長 | |
劉佰坤 | 蔣經國 | 簡介 蔣介石之子 |
孫中藝 | 蔣緯國 | 簡介 蔣介石之子 |
劉正亮 | 徐永昌 | 簡介 陸軍大學校長 |
趙曉飛 | 李宗仁 | 簡介 中華民國副總統, |
張長鎖 | 陳布雷 | 簡介 總統府國策顧問,自殺 |
趙熙元 | 何應欽 | |
姚彥林 | 顧祝同 | 簡介 國防部參謀總長 |
於雷 | 鄭介民 | |
劉中華 | 張治中 | |
徐洪良 | 白崇禧 | 簡介 華中剿匪總司令 |
張前 | 衛立煌 | 簡介 國民黨東北“剿總”總司令 |
(俄羅斯)沙沙 | 司徒雷登 | 簡介 美國駐華大使 |
(美國)詹姆斯 | 白吉爾 |
職員表
出品人 | 張華山 |
製作人 | 劉立京 |
監製 | 李治安、周里欣 |
導演 | 張前 |
副導演(助理) | 張偉、高偉 |
編劇 | 李汀、吳因易 |
攝影 | 彭韜、高峰 |
配樂 | 鄒野 |
剪輯 | 陳憶紅 |
配音導演 | 陳浩 |
美術設計 | 龍偉 |
動作指導 | 陳冠龍 |
造型設計 | 李玉祥 |
服裝設計 | 李敬平 |
燈光 | 魏勇 |
錄音 | 陳剛、李冠儀、郝銘 |
劇務 | 張峰、李瑞峰、宋志權、杜建國、王慶祥、王展、張連永 |
場記 | 王菡、冀佳彤 |
布景師 | 林國輝 |
演職員表內容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
|
![]() |
|
角色介紹內容來源
幕後花絮
•張琳翻閱了很多傅冬菊的相關資料,多次向編劇李汀以及張前導演學習和探討,儘可能地多去了解傅冬菊 。
•曾飾演“孫悟空”的六小齡童在該劇中客串胡適先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
•剛接到角色時,陳逸恆誠惶誠恐,他從歷史書籍《傅作義傳》和劇本中去研究傅作義 。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類型 | 獲得者 | 結果 |
2010年 | 第25屆中國電視金鷹獎 | 優秀電視劇獎 | 《北平戰與和》 | 獲獎 |
2011年 | 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 | 長篇電視劇 | 《北平戰與和》 | 提名 |
播出信息
播出日期 | 播出平台 |
2009年8月24日 | 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 |
2009年9月2日 |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 |
劇集評價
該劇人物浩繁,場面宏大,氣勢磅礴,但它最能扣人心弦的絕不僅止於此。該劇傳達了一種雍容的大美,聲聲入耳的鴿哨,高大巍峨的城牆,古色古香的建築,歷盡滄桑的松柏等形成了北平那無可替代的歷史文化氛圍;仁人志士的憂國憂民,青年學生的熱血沸騰,天上飛機的頻繁往來等勾勒出了特有的時代風雲。有吶喊也有沉靜,有叱吒風雲也有兒女情長,有電閃雷鳴也有雲蒸霞蔚,決然是大手筆所為。該劇使我們浸潤在氣勢磅礴與溫婉細膩中,講述是莊嚴的,筆鋒是犀利的,筆觸是沉著而洗鍊的。密而不亂,疏而不散,大氣中盡顯和美,厚重中不失空靈。 (新浪娛樂評)
該劇選擇了一條毫不取巧、樸素紮實的藝術路線,以匠心獨運的歷史透視、深刻獨到的歷史氛圍和富有啟迪的歷史追尋,成功演繹了革命歷史題材大片的新類型。全劇在文化視角和藝術功力上刻意雕琢,凸顯出青銅般洪鐘大呂的歷史迴響,再現了60年前北平城下那場圍繞“戰與和”的歷史抉擇。首先,全劇緊緊扣住了“戰與和”這個主題,深入挖掘歷史,挖出了歷史語境的新意。該劇的最成功之處,正在於從容不迫地把同一個歷史事件的多重視角,清晰有致地鋪展開來,在歷史的多重透視中,解析出北平“戰與和”這個歷史的核心焦點。其次,這部電視劇用濃墨重彩的人物塑造,挖出了人性深處的風景,塑造了感人至深的傅作義形象。第三,該劇用濃重的筆墨,書寫了北平地下黨乃至促進北平和平解放的普通人,在歷史抉擇中的奉獻與犧牲,實現了歷史最深層面的追問。 (評論家、《詩刊》雜誌理論部主任閻延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