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瓷器
【年代】:北宋
【文物原屬】:磁州窯燒制
【文物現狀】:現藏故宮博物院
【簡介】: 高5.5厘米、 內口徑10厘米、 足徑4.5厘米。燈盞寬邊扳沿口,直腹,腹下急收呈直角,中圈足。釉下施白色的化妝土,盞內及外腹以下無釉露澀胎。寬寬的口沿上以黑點彩點染三組圈點紋裝飾,底釉白而亮麗,與黑色點彩相呼應,美觀典雅。此類燈盞為磁州窯產量頗多的品種之一,有綠釉點彩、褐釉點彩、黑釉點彩等諸多類別,此燈盞造型規整,是燈盞中的上乘之作。
【相關】: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台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據考察,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繼續燒制,燒造歷史悠久,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流傳下來的遺物也多。
風格獨特的磁州窯瓷器,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繼承了唐代南北民窯的特點,融入本地特色,精細粗獷並存,豪放工致兼有,與同時期的五大名窯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作品更具有濃厚的民間情趣,裝飾形神兼備,別開生面,頗具北方特色。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於世,黑白對比,強烈鮮明,圖案十分醒目,刻、劃、剔、填彩兼用,並且創造性地將中國繪畫的技法,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製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它開創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