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普頓級巡洋艦](/img/f/590/nBnauM3XwUDMzQjNyYDN4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2Q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建造背景
![北安普頓級巡洋艦](/img/2/2b1/ml2ZuM3XyUjNzIzN0cDN4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3Q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在FY29計畫中通過了建造六艘北安普頓級重巡洋艦的決議,前三艘作為小隊旗艦,後三艘作為艦隊旗艦,用於防護的重量達1057噸。動力部分、主副炮武裝與彭薩科拉級相同,最薄弱的環節是對空防禦,因為柯爾特開發的37mm高炮來不及裝備到本艦,此外還保留了兩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最後,對載機部分進行了調整,在後煙囪的周圍安裝了具備防爆功能的機棚,使飛機的操作更加方便,也保護脆弱的機械免遭本艦火炮射擊時的破壞。機棚里共可存儲四架水上飛機,還可在彈射器上攜帶兩架,但通常只會裝載四架飛機上艦——彈射器上的飛機往往是艦上最容易起火的物體。戰前進行的改造主要是增強了防空能力。
設計
![北安普頓級巡洋艦](/img/9/e44/nBnauM3X4UDN1gTM1gDN4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4Q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相對於“彭薩科拉”級,由於炮塔減少而節省下來的一部分重量被用於加強軍艦的防護力(“北安普頓”級3座炮塔總重750噸,“彭薩科拉”級4座炮塔總重875噸),使用於防護的重量達到了1057噸。儘管如此,主機艙和炮塔的防護仍然顯得薄弱。
除了主副炮和魚雷武裝之外,該級的動力部分也完全照搬“彭薩科拉”級的動力裝置,但是機械室相對縮小,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料。為了加強航空偵察能力,該級在後煙囪的周圍安裝了具備防爆功能的機棚,使飛機的操作更加方便,也保護脆弱的機械免遭本艦火炮射擊時的破壞。機棚里共可存儲四架水上飛機,還可在彈射器上攜帶兩架,但通常只會裝載四架飛機上艦——彈射器上的飛機往往是艦上最容易起火的物體。
![北安普頓級巡洋艦](/img/b/b39/nBnauM3X0EDM3IzM3gDN4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4Q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設計完成後,在FY29計畫中通過了建造六艘該級重巡洋艦的決議,前三艘作為小隊旗艦(首艦“北安普頓”號即是),後三艘作為艦隊旗艦。
初涉戰場
作為首艦,“北安普頓”號於1928年4月12日由位於麻薩諸塞州昆西市的伯利恆鋼鐵集團開工,1929年10月5日下水。下水儀式由前總統加爾文·柯立芝的夫人主持,1930年5月17日正式完工,由海軍上校沃爾特·N·佛努擔任第一任艦長。當年夏,她滿載船員在地中海進行訓練之後加入大西洋艦隊,隨後跟隨艦隊出沒於加勒比海和運河區進行訓練,偶爾還曾與其他級別的巡洋艦參加太平洋地區的演習。起初她被當作輕型巡洋艦而編號為CL-26,1931年重新命名為CA-26。1932年起,她調到太平洋執行任務,進駐聖佩德羅,後又跟隨太平洋艦隊進駐珍珠港。在戰前,“北安普敦”號接受了防空火力的加強,但是由於28毫米火炮生產數量不足,在1940年先裝上了4門單管76毫米火炮應急。在1941年,這4門炮被拆除,改裝為4座4聯裝28毫米防空炮,成為該級最後一艘完成28毫米炮上艦的軍艦。
![北安普頓級巡洋艦](/img/1/ff8/nBnauM3X3QzN0gDN4ETN4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xU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2月14日,“北安普頓”號隨編隊離開珍珠港,他們奉金梅爾上將的命令增援威克島守軍。當天在瓦胡島以北的海域,油輪為他們補充燃料時,由於風浪極大她與“克雷文”號驅逐艦發生了碰撞,但是情況並不嚴重。19日,“北安普頓”號又隨編隊出航,抵達強斯頓環礁以西,中途島以南的陣位,為附近的第11和14特混艦隊提供掩護。
![北安普頓級巡洋艦](/img/2/ce7/nBnauM3XwcTMyIzM0ITN4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yU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持續炮擊行動
從薩摩亞返航的編隊一直保持無線電靜默,因為根據潛艇的偵察,馬紹爾群島地區日軍的防禦並不是很強,附近也沒有日軍航母,因此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上將要求他們對該地區實施打擊,以振作士氣。31日,接近馬紹爾群島海域的TG8.1,突然接到命令離開編隊,直奔號稱馬紹爾群島中防禦最堅固的沃特傑島(Votje),執行【yixia.net】性質的炮擊任務。這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第一次發動對沃特傑島的攻擊。
![北安普頓級巡洋艦](/img/f/8d3/nBnauM3X3gDOzATN2ITN4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yU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2日,在珍珠港休養的“北安普頓”號險些遇到了一次意外。一架在訓練中的陸軍航空兵的P-40戰鬥機突然在空中失控,朝她所在水域墜落下來。由於軍艦根本無法移動,所以只能看著飛機墜落。幸運的是飛機在右舷艦體四分之一處,大約100碼的距離上掉進海里。
14日,逃過自己人“暗算”的“北安普頓”號又匆匆上陣,隨編隊出擊被日軍占領不足兩個月的威克島。這次還有個小插曲。本來編隊是要在2月13日星期五以13特混編隊的番號出戰,由於哈爾西的強烈反對,終於取消了這個不吉利的數字和不吉利的出發時間。
![北安普頓級巡洋艦](/img/c/176/nBnauM3X3gjN2MDNxMTN4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zU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3月4日,在掩護了“企業”號對馬庫斯群島的空襲任務之後,“北安普頓”號與友艦向東返航。10日,返回珍珠港。
勞碌奔波
![北安普頓級巡洋艦](/img/5/282/nBnauM3XzAzNyITM1MTN4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zU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5月28日,“北安普頓”號和友艦正式出航。包括她在內的所有巡洋艦被合編成TG16.2,由第6巡洋艦分隊司令托馬斯·C·金凱德少將指揮,負責掩護“大黃蜂”號和“企業”號的安全。由於在這次戰鬥中,雙方水面艦隊沒有發生戰鬥,而“大黃蜂”號和“企業”號又沒有遭到日軍飛機攻擊,所以她基本沒有發揮什麼作用。除了監守崗位,艦長錢德勒上校和官兵只能觀察“約克城”遭受襲擊時的防空炮火和煙柱,並為之祈禱。6月13日她和編隊完好無損地回到珍珠港。
戰鬥結束後,自4月份以來一直在海上奔波的“北安普頓”號終於獲得了休整的機會,船員們也獲得了令人垂涎的長假。
浴血南太平洋
![北安普頓級巡洋艦](/img/d/714/nBnauM3XxUDMxMDO3MTN4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zU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0月26日,聖克魯斯海戰爆發,“北安普頓”號作為“大黃蜂”號的護航船隻參戰。當天8時48分,雷達發現有大批日機逼近其掩護的“大黃蜂”號,她和其他三艘巡洋艦、六艘驅逐艦立即在距離“大黃蜂”號2000碼處占據防空陣位,瞭望哨全神貫注地注視著西方15海里外雙方機群的混戰。等到日軍撕破己方F-4F戰鬥機組成的防禦圈後,她立即以艦上全副防空火力開火阻擊。但是敵機如蜂,防禦還是被多次突破。就在“大黃蜂”號被炸成重
![北安普頓級巡洋艦](/img/7/ba2/nBnauM3X2ITOwkzMzQTN4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0U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當天14時55分,“大黃蜂”號的船員發現不明飛機接近。那正是日軍新的攻擊波次,由“隼鷹”號的入來院良秋大尉率領,包括8架零戰和7架97式艦攻。其中2架97式艦攻向“北安普頓”號撲下來,投下了魚雷。由於拖航時速僅有3節,而拖曳鋼索大大影響機動能力,因此她不得不切斷拖曳鋼索,加速規避。雖然“拋棄友軍”的她躲過了日軍飛機的攻擊,但是“大黃蜂”號再度被擊傷。特混編隊司令莫瑞少將下令留下驅逐艦將其擊沉,其他軍艦先行撤退。“北安普頓”號艦員眼睜睜地看著他們付出辛苦努力保護的軍艦消失在視線之中。
最後一劫
![北安普頓級巡洋艦](/img/f/24d/nBnauM3X3YDM1kTN3QTN4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0U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根據偵察機提供的情報,“北安普頓”號跟隨編隊於11月29日晚離開努美阿。30日夜晚自西向東進入了戰場。21時06分,美軍首先發現目標。8分鐘後美軍驅逐艦也發現日軍,隨後申請批准魚雷攻擊。由於驅逐艦艦長與編隊司令的爭執錯過了最好的魚雷發射時機,之後的魚雷攻擊宣告失敗。這時,美軍編隊司令下令巡洋艦開炮,結果火炮的閃光成為日本驅逐艦的魚雷射擊目標。佇列前的3艘巡洋艦均中雷受創,退出了戰鬥。
當時,“北安普頓”號是佇列中最後一艘巡洋艦,她跟隨著TG67.2.3編隊旗艦“檀香山”號輕巡的尾跡前進,她們還在繼續戰鬥。她們從未交火一側穿越戰鬥佇列之時,透過濃煙和火焰,朝日本驅逐艦進行有序地開火。不久,在她的視界裡丟失了“檀香山”號,隨即海面上有2條魚雷的軌跡出現在瞭望人員的視線里。這是隸屬於第15驅逐分隊的日本驅逐艦“親潮”號或“黑潮”號發射的(美軍資料說是“江風”號驅逐艦發射的,但從時間上來看21時28分和29分先後發射魚雷的“黑潮”和“親潮”號才可能是罪魁兇手),艦長立即採取左舵避讓。然而日本93式氧氣魚雷的航跡不明顯,導致他們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很近了。21時39分,規避不及的她還是被這兩條魚雷命中左舷後部。爆炸撕裂了甲板和防禦隔壁,形成大洞。除了右舷外側的那個螺鏇槳之外,其餘三個都被炸壞,喪失了作用,這導致航速迅速喪失。同時,船體開始大量進水,逐漸向左側傾。更為糟糕的是一股柴油從破裂的軍艦艦體裡噴射而出,被火點燃,進一步使得127毫米副炮的炮彈爆炸。這一連串事態的惡化使艦體中部劇烈燃燒,火焰直衝天空。
在魚雷擊中她的4分鐘以前,田中的驅逐艦按照命令撤退了,日本人的撤退結束了這場戰鬥。然而對於美軍巡洋艦上的官兵而言,搶救軍艦和滅火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在這些巡洋艦中,受創最重的就是“北安普頓”號。由於甲板上劇烈燃燒的大火,因此防止破損船體進一步傾覆的工作變得極其困難。很快傾斜增大到23度。此時,艦長基德上校認為,現在的她不需要那么多人留在艦上,他下令除了損管人員其餘人離開甲板,由“弗萊徹”號和“德雷頓”號驅逐艦救走。由於棄艦時的有序,因此僅有很少人喪生,生還者在1小時之內被驅逐艦救起。在12點鐘的時候,消防水龍的壓力幾乎降到了0,傾斜增大到36度,最後的損管人員也開始撤離。隨後,她的船尾開始沉入水中。
12月1日凌晨12時40分,“北安普頓”號終於在南緯9度12分,東經159度50分的海面上消失,成為鐵底灣水域第5艘沉沒的重巡洋艦。在不滿一年的戰鬥生涯之中,她從未被敵人擊傷,唯一的一
![北安普頓級巡洋艦](/img/a/079/nBnauM3X2EjNxcDN5cDN4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3Q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雖然“北安普頓”號過早地沉沒了,而且在太平洋戰爭前期的戰鬥中,並沒有取得什麼特別突出的、驕人的戰績,但是在美國海軍最黑暗、最艱難的那段時間裡,正是以“北安普頓”號為代表的一批美國軍艦浴血奮戰,提前扭轉了太平洋戰役的進程,為之後的反攻奠定了基礎。她在二戰之中一共獲得6顆戰役之星。
1991-1992年,美國在鐵底灣找到了“北安普頓”號的艦體。她整個筆直地插在大約2000英尺的海底,基本完好無損,就和當年被擊沉時一樣。她也許在那裡找到了永恆的歸宿吧。
“北安普頓”號基本數據:艦長183米,水線長177.4米,最大艦寬20.1米,最大吃水5.92米。標準排水9050噸,滿載排水12150噸。安裝8台懷特·佛斯特型鍋爐,4台帕森斯型蒸汽輪機,4軸,輸出功率107000馬力。最大航速32.7節(一說32.5節),載重油3064噸(一說3067噸),航速15節時續航力10200海里。武備3座3聯裝203毫米炮,8座單管127毫米炮,另載4架水上飛機(一說3架),2台飛機彈射器。水線裝甲76.2毫米,甲板裝甲50.8-76.2毫米,主炮塔正面裝甲63.5毫米(一說57毫米),司令塔203毫米。艦員621人。
各艦簡介
序號艦名開工下水完成狀態
CA26Northampton
北安普頓1928.4.121929.9.51930.5.171942.12.1,戰沉
CA27Chester
![北安普頓級巡洋艦](/img/9/800/nBnauM3XyIDNzQTM2ETN4EDOxITMwQjN3AjMwADMwAzMxAzLxU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CA28Louisville
路易斯維爾1928.7.41930.9.11931.1.151959.3.1,解體
CA29Chicago芝加哥1928.9.101930.4.101931.3.91943.1.30,戰沉
CA30Houston休斯頓1928.5.11929.9.71930.6.171942.3.1,戰沉
CA31Augusta奧古斯塔1928.7.21930.2.11931.1.301959.3.1,解體
性能諸元
排水量9,150噸(標準)/11,602噸(滿載)
主炮三聯裝203mm*3,127mm*4
魚雷三聯裝533mm*2
尺寸長182.96米/177.4米(水線),寬20.14米,吃水5.92米
功率107,000馬力
續航力10,000海里/15節
航速32.5節
載機4架,兩部彈射器
艦員6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