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子坡村

北城子坡村

北城子坡村隸屬濟南市鋼城區艾山街道辦事處,位於萊城區東南20公里處,距鋼城區政府西北1公里,艾山街道辦事處駐地。北與顏莊鎮上河溝村、陳家莊村毗鄰,東與逯家莊村接壤,西與清泥溝村交界,南靠南城子坡村。全村有305戶,954人。

歷史沿革

北城子坡明清時期屬萊蕪縣黃山保;民國三年,屬新甫縣清泥區;1951年屬萊蕪縣清泥鄉;1958年屬顏莊人民公社;1984年為顏莊辦事處城子坡鎮駐地;1995年為城子坡街道辦事處駐地,改稱居委會;2000年12月,城子坡街道辦事處改名艾山街道辦事處,隸屬艾山街道辦事處。

北城子坡居委會有12姓,徐姓最早,趙姓、高姓其次。高、魏姓居多。建村前,在村北庵子溝北邊有尼姑居住的尼庵。

清末民初,北城子坡只有四、五十戶人家,村民日子不富裕,常遭匪寇騷擾。為躲避災難,於1927年至1928年,村民先後在黑山和雙山上修了圍子,圍牆用石塊砌成,寬1.5米,高2米,土匪一來,村民就躲進圍子。村民還組織起黑旗會,為首的是高洪申,全村有80多人參加,用土槍、杌子炮、生鐵牛作武器,以打擊土匪,保護村民。土改後,全村80多戶,400多口人,耕種1000多畝土地,其中水澆地只有30畝。山上、嶺上全是旱田。

1952年,村里組織起互助組。

1954年成立了初級社。

1956年,北城子坡與南城子坡、徐家莊三個村合夥成立起先鋒高級社。

1958年,顏莊人民公社成立,該村屬該社清泥管理區。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該村搬土墊地,造了l2塊地,建了兩個塘壩、兩個二級揚水站,修水渠1500米,引黑沙河的水,擴大水澆地400多畝。使畝產由建國初期不足100公斤,增長到近1000公斤。

1974年結束吃返銷糧的歷史。

交通

1958年,205國道(當時叫博孫公路,從博山通往孫村)改道加寬,這給北城子坡帶來了極大便利和無限的發展契機。

社會

1959年,管理區駐地由清泥溝遷到北城子坡,供銷社和集市也一起從清泥溝遷到該村。1964年清泥溝農業中學也從徐家莊遷來,改為城子坡聯中。1961年,磁萊鐵路通車。1966年又修築了萊鋼專用線。萊鋼專用線從村中東西穿過。專用鐵路線與205國道在村中相交處,修起了高8米、寬15米、跨度為20米的天橋,下面跑火車,上面跑汽車。這一來,北城子坡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變成了周圍各村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經濟

1970年萊蕪鋼鐵總廠(以下簡稱萊鋼,當時稱七0一工程)建廠會戰開始,萊蕪、新泰、沂源、沂水四縣民工萬人上陣。為適應建廠的需要,村里辦起了採石場、石灰窯、運輸隊、建築隊、供銷社、旅館、豆腐坊等一大批隊辦企業,一年收入10萬元以上,大幅度地增加了集體和個人的收入。隨著萊鋼建設的發展,萊鋼徵用該村土地,在村中205國道以東建成了總倉庫、小型軋鋼廠,在村西建成了機械廠,在村的北部建起了大片的職工生活區和萊鋼第五中學。這時,北城子坡成了萊鋼廠區,於是服務於萊鋼的村辦企業進一步發展。到1985年,村里又建起了自己的軋鋼廠、玻璃廠,建築隊也擴充發展為建築公司。到1995年,從事第二產業的人員達到180多人,年創利稅30萬元。
1984年,城子坡鎮政府建立,鎮政府大院就建在該村205國道以東。派出所、工商所、糧管所、衛生院、農業銀行、信用社也隨之在該村建立。北城子坡成了鎮駐地,並且成了鋼城區的一個重鎮。 早

在1982年,村里就建起供銷社一處,在鋼都大街以南蓋成1座950平方米的商業樓,安排10幾家專業戶搞起了餐飲業,蓋起了兩排平房,安排10幾家經商專業戶,還建起了批發市場。1995年開始興建商城,歷經7年,共拆遷舊房106間,投資45萬元。鋼都大街、九龍大街兩邊,鋼都大街以北的3條南北街兩旁都蓋起了商業樓,建築面積達16000平方,安排經商專業戶145家,各種攤位194個,經營服裝、家電、五金、建材、陶瓷、煙灑、餐飲、雜貨等10幾個門類的物資。至2002年,一座聞名全區的商城已經基本建成,從業人員370多人,年營業額2500萬元。

教育

北城子坡人自古崇尚文明。早在1935年就建起了私塾,第一個私塾先生是田永和。1948年建立村國小,教師是張華南,當時只有一個教學班,30多個學生。城子坡聯中從1964年遷來,現改為艾山一中,有學生1300多人,24個教學班。自恢復高考以來,有28名學生考取了專科和本科大學,其中第一個考取大學專科的學生是高運生,魏樹彬考入省重點大學——山東工業大學,高慧是村里第一個研究生。

地理環境

北城子坡建村於明朝初年,明初徐姓由河北棗強縣遷此定居,因地處昔齊魯夾谷之會,附近似有城堡,址在山坡,曾名城子坡,因避重名,冠以“北”字,故名北城子坡。
北城子坡地處丘陵,村北是北沙嶺、黑山,村東南有雙山,整個地形基本上是北高南低。205國道南北穿村而過。磁(磁窯)萊(萊蕪)鐵路、萊新高速公路在村西1公里處,高速公路進出口沿村北穿行,村南部的鋼都大街橫貫鋼城。北城子坡道路兩縱三橫,交通極為便利。
庵子溝:傳說在該村村北,在庵子溝的上沿,以前有尼姑庵,這溝也因此而得名。1971年在該處修塘壩,曾挖出一塊2立方米大的花崗岩石臼,據說是當年尼姑舂米用的石臼。一側刻有文字。但已看不清楚。還有兩把劍,以及幾座磚砌墳墓,都說是當年尼姑的墳墓。

著名人物

烈士英名

高京臣  高界生  高京榮  高京奎  張汝才 魏銀德  魏尚德

歷任村支書

1947年11月-1953年12月   高京東
1954年1月-1957年11月  魏紹勤
1957年12月-1964年6月  高京太
1964年7月-1970年11月  魏紹勤
1970年11月-1984年11月   齊岱成
1984年12月-1994年12月   高中生
1994年11月-   高文堂

歷任村主任

1947年-1953年   魏紹勤
1953年-1956年   田豐祿
1956年-1958年8月  王樹申
1958年9月-1964年9月   高京傑
1964年10月-1971年10月   張洪儉
1971年10月-1976年9月  吳希仲
1976年9月-1983年1月   張洪勤
1983年1月-1983年10月  田永泉
1983年1月-1986年12月  張洪勤
1986年12月-1999年4月  魏翠德
1999年4月-  魏書貞

副縣級以上幹部

高 慧  山東省成套設備局局長
吳式琪  北京二炮文工團團長
田永河  曾在萊蕪市廣播電視局任職,已離休,享受副縣級待遇

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高留聲  萊蕪日報社高級記者,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萊蕪市攝影家協會主席
高京亮  高級工程師

文化藝術

黑旗會:民間武裝結社。會員腰扎黑布腰帶,刀系黑布為標誌,故名“黑旗會”。1927年由新泰縣卞家莊人傳入,經宋家莊傳到該村,有80多人參加。入會時設香案神位,供奉老祖師爺,點燃黃表紙芯的香油燈。“披法吃符”後便所謂得到神靈保佑,槍刀不入。1928年和1930年,黑旗會分別在艾山和銀山與土匪劉桂堂部作戰,給予土匪以重大打擊。1932年自行解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