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腳踏車協會(簡稱北大車協)是以腳踏車運動和社會實踐為內容的學生社團。
歷史
北大車協成立於1995年10月25日,由信息管理系94級本科生康小明發起。北大車協是中國最早開展大學生腳踏車運動的民間組織之一。
文化
北大車協秉承了北大的精神,歷史上很多活躍會員來自校外。同時,北大車協也有著獨特的文化,“深入社會,融於自然;挑戰極限,超越自我”,“團隊、夢想、愛”都是廣為接受的表述。
會歌《跋涉夢想》由協會會員孟雪鵬、呂傑分別作曲作詞。此外,還有著名的原創歌曲如《塵埃》等。
編有《行者》年刊,由曾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許智宏題寫刊名。
北大車協論壇由協會會員cruelfox創立。會員間通常以論壇id稱呼,例如“草魚”、“小麻”等,而忘記了其真實姓名。在論壇上,特別是行者足音版,發表的文章對協會文化有著深刻的影響。在不熱門的版面上有大量老會員出現
大多數會員僅活躍一年,第二年開始由於學業壓力增大、畢業離校、為新會員留出表現舞台和鍛鍊機會等原因逐漸淡出。同時,由於暑期給暑期隊員從心理等各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很多暑期隊員可能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來反思、理解這一段經歷。
協會會員之間的交流除了日常訓練、拉練過程中進行外,還包括共同從事協會工作、每天中午在食堂固定位置吃飯、靜園草坪聚會等多種形式。
日常活動
北大車協的日常活動包括體能訓練、義務修車、學術講座、騎行拉練、對外交流等。
體能訓練
體能訓練是腳踏車運動的基礎。北大車協利用晚上的時間有計畫的進行體能訓練,由訓練隊長科學的制訂訓練計畫、帶隊訓練並進行總結。對於暑期預備隊員,訓練有考勤的要求。
訓練內容通常包括熱身跑、伏地挺身、蹲起、馬步、耐力跑、衝刺跑等。
義務修車
義務修車是北大車協為全校師生提供的服務,目前每周五下午在三角地進行。義務修車提供了大量動手實踐的機會,為拉練途中可能出現的壞車狀況提供了解決的方法。
學術講座
北大車協為了提高社會實踐的水平,聯繫學者作相關的講座,例如中文系王娟《實地考察方法》的講座和社會學系周飛舟《社會考察方法談》的講座。
騎行拉練
北大車協利用節假日在北京周邊安排騎行拉練。
近年來傳統上迎新拉練的目的地是金山(陽台山),距北大約25千米。秋季學期的冬訓和春季學期的春訓期間分別安排若干次當日往返的拉練,從北大出發,目的地包括八達嶺、銀山塔林、潭柘寺等,約100千米,隨訓練進程難度變化,有起伏或爬坡路段。雙日拉練目的地包括白河峽谷、十渡、齋堂等。2008年以前,五一黃金周期間還安排有更長距離的拉練,後隨著黃金周取消而縮短。
寒假期間視天氣情況可能安排有冬遊,目的地包括昌黎黃金海岸、白洋淀等。
騎行拉練中有嚴格的出行條例約束,例如要求佩戴頭盔,嚴禁雙手脫把和下坡超車等行為。隊中安排前旗、後旗、押後、留口等職務,分別負責認路、收隊、修車、指路等工作。
對外交流
北大車協從成立之初就注重對外交流。
北大車協與山鷹社等兄弟社團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有很多車協的會員活躍在兄弟社團中,同時車協會員也有很多來自於兄弟社團。
北大車協主辦了八達嶺-北京大學腳踏車拉力賽、首都高校山地車交流賽等系列賽事,協辦了2004年長城國際腳踏車嘉年華,並在中國腳踏車運動協會支持下派隊參加上海國際腳踏車展等展會。
暑期活動
暑期活動簡介
暑期活動是北大車協在暑假期間組織的大型活動,習慣又稱“暑期”。暑期活動的騎行里程多在2000千米左右,在途中會進行定點田野調查或公益宣傳等實踐活動。暑期隊員的產生會經過嚴格的考勤、體測、預備隊員名單確定、互評、自評等程式,以激勵協會會員積極鍛鍊、融入集體並為協會作出貢獻。
歷年暑期活動列表
1996年,北京-延安,慶祝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
1997年,北京-深圳,慶祝香港回歸
1998年,北京-敦煌,絲綢之路
1999年,重慶-澳門,迎接澳門回歸
2000年,重慶-上海,長江中下游環保考察
2001年,北京-西寧、格爾木-拉薩-珠峰,挑戰青藏高原
2002年,成都、重慶、攀枝花-大理,西南陽光行
2003年,瀋陽-漠河,健康新生活
2004年,武漢-三亞,與水偕行
2005年,成都-青海湖,知行西部路
2006年,大連-烏蘇鎮,走進白山黑水 心繫高中教育
2007年,武漢-蘭州,跨越長江黃河 實踐奧運精神
2008年,青島-青海湖,綠色奧運 健康生活
會員自發活動
部分老會員利用暑期或其他較長的假期發起活動,協會僅提供有限的支持。例如2005年京藏行等活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榮譽和成績
2001年起至今,蟬聯北京大學品牌社團
2006年被共青團中央評選為第二屆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標兵”
在長城國際腳踏車嘉年華、黃山國際山地車節等比賽中取得優秀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