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下莊社區

下莊是聖人之地,早在鹹豐三年(約1853年),就廣為傳頌。 下莊學校,始建於解放前1942年,是當時獨一無二的新式學堂,學校為國家培育出了數以千計的有用人才。 占地3600多畝的山東科技大學於2000年選址在此,徵用本社區土地就近千畝。

下莊社區三面環山,一面傍海,南臨連綿起伏的九頂蓮花山,西靠飄逸靈秀的小珠山,北依皇帝御封的抓馬山,東為風光秀美的膠州灣,中間“黃金之島”的“金豆豆”——孤立顯現的豆母山,狀如雄獅,風光秀麗,便是美麗的北下莊社區。
據記載,明永樂二年(1404年)、永樂四年,先後有兩戶李姓人由山西洪桐縣大槐樹底移民到此,見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風景秀麗。就立村為珠山下莊,180年後,又改稱為李家下莊,1961年分為南下莊和北下莊兩個村。到2004年底,全社區常駐人口190戶,630人;由李、陳、張、劉、王、曲、邢、徐、付等姓人家組成,其中李姓占全村人口90%以上。隨著經濟的發展,流入流動人口300多人務工經商。生產力的進一步解放與經濟的飛速發展,北下莊人把一片片荒山、荒野改造成了1050畝耕地,山林1520畝,隨著大項目的建設,社區土地全部被項目徵用。
下莊是聖人之地,早在鹹豐三年(約1853年),就廣為傳頌。家家尚文,讀書盛行,求學成才的逐漸多了起來。
下莊學校,始建於解放前1942年,是當時獨一無二的新式學堂,學校為國家培育出了數以千計的有用人才。2003年社區投資近百萬元。新建的三層教學樓,設施齊全,具備最現代化的教學條件。
占地3600多畝的山東科技大學於2000年選址在此,徵用本社區土地就近千畝。
每年高考,本社區都有絕大多數學生考入本科、專科、研究生,走進高等學府,人數在周圍村莊名列前茅。社區先後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專生80多人、大本生40多人、碩士研究生5人,文化底蘊濃厚,提到下莊,人們都會由衷讚嘆 :真是“文化聖地”!
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和科技大學的興建及前灣港路的貫通等有利條件,根據辦事處的統一規劃,社區自籌資金600多萬元,開發建設了面積4416平方米的通用廠房,招商引資,發展經濟,2004年社區人均純收入6010元,社區先後有107人參加從農務工經商、160人自謀職業、72人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有335人參加了大病醫療保險。社區居民私有轎車21輛、麵包車7輛、運輸車15輛、挖掘機5台、推土機3台,居民家家看有線電視、戶戶有直撥電話、外加小靈通、手機,大多數居民家有高檔家用電器。年輕人有工作、老年人有保險,生活殷實。經濟的發展同樣帶動了精神文明的發展,村有:圖書館、桌球室、門球場、鑼鼓、秧歌等一應俱全,文明禮儀、保護環境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北下莊社區處在新區開發的旺角,正面臨新社區改造的艱巨任務,如網點、住宅樓的開發。任重而道遠,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美麗富饒的北下莊明天會更加美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