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過程
包頭軟體園是包頭稀土高新區設在包頭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的軟體專業孵化器,包頭稀土高新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高新區,具有省級管理許可權。包頭科技創業服務中心於1999年經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服務中心。2000年9月成立內蒙古級的軟體園——包頭軟體園。2005年初,包頭軟體園被自治區政府批准成為內蒙古軟體園。經濟建設
包頭軟體園採用中心加基地的模式,致力於為入駐企業營造良好政策環境,提供一系列專業服務,不斷推進資金、技術、人才的最佳化組合,產生了良好的聚集、示範和帶動效應,入駐企業由成立之初的17家發展到目前的102家,從業人員2100餘人,預計實現銷售收入8.5億元。其中有25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15家通過“雙軟”認定。入園企業立足軟體園,因地制宜地研發出150多項獨具特色的、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軟體產品(項目),已成功套用於冶金、機械、羊絨、醫療、教育、通訊、稅務等行業。其中新聯信息產業公司開發的一系列工控軟體已成功套用於包鋼冶煉、軋鋼、電力調度等生產系統。亨達海天網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稅務申報系統》、《行政審批管理系統》等在內蒙古地區有較高市場占有率。包頭市萬佳信息、蘭博電子成為內蒙古一機集團和包鋁集團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軍。新聯、金名、軟亨達海天等入園企業開發的軟體產品在“中國國際軟體博覽會”上共獲得6個金獎和2個創新獎,軟體園已成為自治區軟體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與此同時,一些區內外的知名企業,如中關村軟體科技、新中大軟體、中期恆安等也紛紛落戶軟體園,企業入駐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大幅提升。
2003年,包頭稀土高新區投資6000多萬元,新建了總面積為32500平方米的包頭軟體園大廈,2004年9月已投入使用。軟體園大廈按照高標準、智慧型化要求建設,不僅為軟體企業提供理想的研發、辦公、實驗場所、還為企業提供了包括大小會議室、多功能廳、展廳、銀行、律師事務所等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
園區發展
為了給軟體園企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高新區又規劃了總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的軟體園區,新園區將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多方參與、利益共享的方針,分兩期建成。一期工程建設用土地15萬平方米,主要用於建設軟體孵化中心、軟體人才教育培訓基地、網路中心、軟體測評中心、研發中心、重點開放實驗室、軟體產業化基地和公寓等生活配套設施。二期工程建設用土地21.2萬平方米,主要地產業化區和規模發展企業自建用地。軟體園的快速發展得到了自治區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自治區信息辦順應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適時提出 “建設一個園區,打造兩個基地,實現五大工程”的總體發展思路,提出到2007年末,包頭軟體園入駐企業達到150家,銷售收入達到50億元的奮鬥目標,力爭在幾年內將包頭軟體園打造升級成為國家級軟體園。
目前,軟體園良好的軟硬體環境已形成,自治區和包頭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包頭市確定為自治區發展軟體產業的重點區域;包頭市是國家重要工業基地,軟體企業開發冶金、機械、稀土、羊絨等行業套用軟體,既有基礎,又特色突出,可以形成較強競爭力的軟體產品;當地人力成本優勢為發展軟體園的戰略定位、奮鬥目標、總體發展思路、軟體重點發展方向和發展措施,規劃科學合理,軟體園正朝著國家軟體產業基地的目標奮鬥。內蒙古自治區軟體園今後的重點將致力於建設“三個基地”——工業控制軟體套用示範基地;蒙文等少數民族文字數位技術示範基地;軟體人才培養基地,在自治區軟體園工作指導委員會指導推動下,充分發揮內蒙古軟體園的帶動和示範作用,儘快成為國家級軟體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