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醛氧澱粉散

治療組:顯效19例,有效41例,無效20例,總有效率75.0%。 3.2中藥散臍敷治療機制探討 3.3中藥散臍敷中醫治療機制探討

基本信息

簡介

【摘要】目的觀察中藥散臍敷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腎功能的影響。方法將103例慢性腎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常規用西藥控制高血壓、治療感染、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失調等。對照組加服包醛氧澱粉5g,每日3次,治療組加用中藥散臍敷,2天1次,6周后比較兩組療效及對血BUN、SCr的影響。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7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6.5%。結論中藥散臍敷對早、中期慢性腎衰竭有一定治療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肌酐及尿素氮,操作簡單、值得推廣。

【關鍵字】腎功能衰竭,慢性;敷臍;散劑

慢性腎衰竭是一種嚴重而常見的難治性病症,病變多不可逆,常規治療難以奏效,開闢新的給藥途徑及中西醫結合綜合療法已成為國內外腎病工作者之共識。我院腎病專科5年來採用中藥散臍敷療法治療80例慢性腎衰竭患者,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腎病科2000年12月~2005年12月病例,其中治療組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齡26~68歲,平均48.3歲;病程3個月~16年;原發病慢性腎炎30例,糖尿病腎病26例,痛風性腎病8例,慢性腎盂腎炎6例,高血壓腎損害6例,多囊腎4例。對照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齡20~66歲,平均47.2歲,病程2~13年;原發病:慢性腎炎9例,糖尿病腎病7例,高血壓腎損害3例,慢性腎盂腎炎2例,多囊腎2例,兩組年齡、性別及病種、病程上都有可比性。

1.2病例選擇標準

病例入選標準符合1987年全國腎衰竭保守療法專題會議所制訂的西醫診斷標準和第二次全國中醫腎病專題學術會議擬定的中醫辨證標準。

1.3病例排除標準

(1)年齡在16歲以下或70歲以上者;(2)合併有心血管、肝臟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者;(3)妊娠或哺乳期婦女;(4)臍周皮膚異常或對藥物過敏者。

1.4方法

治療組用中藥散外敷臍部,對照組患者口服包醛氧淀粉每次5g,每日3次,6周為1個療程。

中藥散組成:大黃、酒黃柏、制附子、肉桂、冰片、按3∶2∶2∶1∶0.5比例配藥,輾成米粒狀備用,治療時先用酒精常規消毒臍部及臍周皮膚,濕毒內蓄型取上藥散6~8g,濕濁瘀阻型取上藥6g加水蛭1g,紅花1g,調黃酒(50度純米酒1000ml浸大黃50g即成)外敷臍部並加貼麝香風濕膏固定藥散,2天敷藥1次,6周為1個療程,根據病人體質及反應情況,適當調整大黃比例,以病人每日排出1~2次軟便為宜。

兩組病人均採用優質低蛋白高熱量飲食,並以西醫手段控制高血壓、治療感染、糾正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失調,治療前及治療過程每2周檢查血常規、血肌酐、尿素氮、CO2-CP,並記錄不良反應,1個療程後評定療效。

2結果

2.1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症狀減輕或消失、SCr下降水平超過治療前的30%;有效:症狀減輕、SCr下降水平超過治療前水平的20%;無效:症狀無改善、SCr治療前後無變化或不符合顯效或有效的判斷條件者。

2.2療效觀察

治療組:顯效19例,有效41例,無效20例,總有效率75.0%。對照組:顯效4例,有效9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56.5%。兩組顯效率經χ2檢驗,差異有顯著性(P<0.05),兩組實驗室指標的改變見表1。

表1治療前後實驗室指標變化(略)

2.3不良反應

治療組敷藥2h後大部分病人有腹部不適或輕度腹脹痛,其中10例腹痛及腹瀉較重,經減少敷藥中大黃分量後症狀減輕或消失,1例因貼麝香風濕膏致皮膚過敏,改敷薄生薑片,再用繃帶固定,對照組有5例服藥後出現噁心、嘔吐現象,1例不能忍受而停藥。

3討論

3.1開闢新途徑治療慢性腎衰竭的重要性

慢性腎衰竭是一種以腎功能嚴重損害且全身多系統受累的複雜病症,祖國醫學認為涉及五臟及胃、腸、膀胱等腑,多數病人由於濕濁蘊結中焦,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而通腑泄濁、活血化瘀之中藥多苦寒礙胃,故服湯藥後每因脾胃受損而影響療效。開闢新的治療方法及新的給藥途徑或綜合治療是提高療效的重要手段。

3.2中藥散臍敷治療機制探討

(1)臍在胚胎髮育過程中,為腹壁最後閉合處,表皮角質層最薄,屏障功能最弱,且臍下無脂肪組織,皮膚和筋膜直接相連,故滲透性強,有利於藥物的滲透吸收。(2)臍部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層,對外部刺激敏感,藥物直接刺激臍部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迅速傳達全身,以促進人體的神經體液調節作用和免疫功能,改善各組織器官的功能,達到治病的目的。

3.3中藥散臍敷中醫治療機制探討

慢性腎衰竭中醫病機以脾腎虧虛為本,濕病內蓄或濕濁瘀阻為標,而神闕穴有溫陽固脫,理氣化濕之功,該穴位於皮膚菲薄的臍部,對刺激敏感且藥物易於透皮吸收,該穴居任脈,通督脈、帶脈,與十二經脈關係密切,為天地之元、陰陽之寄,人病不外元氣虛弱、陰陽失調,中藥散臍敷能激發人身正氣,達到陰平陽秘、邪去正安[1,2]。中藥散以制附子、肉桂、大黃、酒黃柏為主要成分,制附子、肉桂溫腎健脾,大黃通腑泄濁,活血化瘀,水蛭、紅花活血行瘀,酒黃柏清熱燥濕解毒,而取氣味俱厚之肉桂、冰片、生薑及麝香風濕膏能通經絡,而且有促進其他藥物透過吸收的作用。

3.4中藥散臍敷治療的優越性[3]

(1)從治療組80例治療結果分析:對早、中、晚慢性腎衰竭有一定治療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肌酐及尿素氮,延緩腎衰進程;(2)能改善臨床症狀,對濕毒內蓄型療效優於濕濁瘀阻型;(3)治療方法簡單,易學易操作,病人無痛苦,無嚴重不良反應,病人易於接受,值得臨床推廣套用。

【參考文獻】

1葉景華,王新華,朱雪萍,等.腎衰方為主配合外治法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97例臨床觀察.山東中醫雜誌,1997,(1):8.

2徐大基,吳秀清.中醫綜合療法治療慢性腎衰的研究概況.廣西中醫藥,1999,(增刊):36-39.

3湯雪梅.慢性腎功能衰竭治法的探討.新中醫,1988,(12):7.

基金項目:汕頭市科技局科技計畫項目(汕府科2004.102號)

作者單位:515031廣東汕頭,汕頭市中醫醫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