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文化

包裝文化

包裝文化是商品包裝中體現出的文化因素,它不是某種文化與包裝的結合,而是體現於商品包裝活動中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集合。在包裝設計、包裝技法、包裝結構、包裝裝潢、包裝工藝、包裝材料選擇及包裝與內在商品的結合等方面都蘊涵著不同社會背景下的文化因子。從一定意義上說,包裝文化就是商品包裝活動中體現的人文理念,實質是經濟活動與人文理念的互動與有機結合,成功的包裝是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共贏。

經濟視角

包裝能夠通過對商品保護和促銷作用,為人類的經濟活動帶來直接利益。經濟利益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最直接動力,包裝亦然。但在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包裝對社會的貢獻是不同的。

(1)自然經濟年代。人類發展的基礎之一是物質財富的不斷積累,在一定範圍內,包裝隨著人們對剩餘物質資料的保存而產生,那時包裝中傳遞的文化理念就是能使剩餘產品保存下來、移動起來較為方便,或是能使被包裝的物品可以存放的時間更長一些。在低生產力水平時期,被包裝物的數量,反映了當時剩餘財富的多寡(不涉及養殖業),包裝的目的,在於對物品使用價值的保護,使用價值是“物”的自然屬性,是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通過包裝保護的物質財富數量,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那個時代包裝文化的體現。

所以說,包裝對物質財富使用價值的保存數量和水平對推動社會財富的積累和社會生產旱的發展與擴大有著重要的經濟意義。也標誌著包裝從一開始就蘊涵著那個時代的文化理念,鬈包裝文化的進步與發展是社會經濟與社會文化發展的產物。從包裝文化的角度講,社會的發留展進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類自身消費(包括生產消費與生活消費)與積累的比例, 酌以及對消費之後剩餘物品的包裝水平。包裝不僅保護了物品的使用價值,也傳承了物品的精簍神內涵。

(2)在商品經濟時代。包裝文化表現為獲利文化,包裝文化的最終經濟功能和經濟意素義不是對商品使用價值的保存,而是為了獲得交換價值,並由此推動社會生產效率的提高。

三種形態

首先是器物層,它是包裝設計活動過程的總和,是可感知、把握,具有物質實體的產品形態,也構成整個包裝文化的基礎,主要以市場行銷為目的,綜合社會、經濟、藝術、心理諸要素的創造性活動,反映出人們對包裝設計作為造物與審美相統一的認知、創造程度,也映射出一定社會階段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其次是制度層,包裝設計是一種社會化活動,並在長期的設計生產過程中形成具有保障、促進作用的政策、法規、標準、規程等。社會制度規範在組織管理中建立,雖然不直接同文化資源發生關係,但其性質、發展水平歸根結底是由人與文化資源進行能量互換的方式所決定的。

最後是精神文化層,精神文化是由人類在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長期培育出來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道德情操等。在包裝文化中將具體反映人們在購買、使用過程中的要求、願望、情緒以及認知、判斷。

在上述三重文化結構層面中,器物層與制度層是顯露於外在的物質形式,易於把握,而精神文化層則反映在民眾個體及組群的心理深處,較難把握。在對包裝文化的研究中,我們要從文化形態的多維結構及其互動中進行動態研究,從而端正我們的認識觀點,更深刻地把握包裝設計市場的消費心態,指導我們的設計實踐。

市場競爭作用

(一)通過改進包裝裝潢,提高競爭力

從改革開放到今天,中國社會已逐漸進入了一個成熟期,社會整個供求已趨於平衡,甚至是供大於求。而目前市場的這種大趨勢,對於產品生產廠家而言,卻是一場嚴酷的考驗。以往那種靠競相降價,依靠低價位來占領市場的招數已經不靈了,企業參與競爭的手段正逐漸從價格競爭轉向非價格競爭。在諸多非價格競爭中,包裝越來越成為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二)通過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高競爭力

肩負著精神與物質雙重性的包裝設計,其功能在不斷擴大拓寬,不僅是美化產品,保護產品的手段,而且還是市場競爭力之一。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對產品包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裝的新技術和包裝新材料的發展為這種要求提供了可能,從而使科學技術與商品包裝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科技創新也成為包裝文化的競爭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