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張之洞在1898年發表的《勸學篇》其基本思想,是說教育首先要傳授中國傳統的經史之學,這是一切學問的基礎,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後再學習西學中有用的東西,以補中學的不足。張之洞把中學的內容概括為經、史、子、集,尤其強調"明綱",認為三綱五常是中學之本原,以此反對維新派的君主立憲。他把西學概括為西史、西藝、西政三部分。他在維新變法前夕再次強調"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目的在於強化封建君主專制,反對政治改革,因而這一主張具有明顯的保守性、反動性。但是,這一教育主張在客觀上也促進了近代教育的發展。
作者簡介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漢族,清代直隸南皮(今河北省滄州市南皮)人,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武漢大學)、三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湖北農務學堂(華中農業大學)、湖北武昌幼稚園(中國首個幼稚園)、湖北工藝學堂(武漢科技大學)、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等。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四大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