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力勞動負荷評價
1.勞動能量代謝率:是傳統的勞動負荷測定指標,已有100多年的使用歷史,適合於評價全身性的動態體力勞動。
2.心率:也是一項傳統的指標,適宜反映動態體力勞動的應激程度,也可用於評價小肌群參與的勞動負荷,甚至腦力勞動負荷。
3.肌電圖:將電極置於肌肉內或皮膚表面可測得肌電電壓,稱為肌電活性。肌電活性與肌肉的力量或負荷存在一定的比例關係。在肌肉疲勞時,肌電譜會發生明顯變化,振幅增大而頻率降低,因此可直接反映局部肌肉的疲勞程度。
4.中心體溫(如直腸溫度):反映機體自環境受熱和自身產熱的總和,且十分穩定,常用作高溫作業時機體的應激指標。
5.血乳酸含量:是評價體力勞動負荷的經典指標。
除上述5種指標以外,評價體力勞動負荷的指標還有肌酸激酶、肌紅蛋白、激素、白細胞等。
腦力勞動負荷評價
1.瞳孔測量術:通過測量瞳孔直徑反映勞動者注意力的高低,工作負荷越大,瞳孔的直徑也越大。
2.心率:是評價腦力勞動負荷的常用指標,心率的升高一般與腦力工作負荷增高有關。
3.心率變異性:心率在正常情況下存在一定的變異,有時每分鐘可達10~15次。隨著工作負荷的增加,變異性會下降,甚至趨於消失。
4.腦誘發電位:某散在的刺激事件可在腦中引起一個短暫的換起反應,表現為來自大腦皮層的一系列電壓波動。P300ms為事件刺激之後大約300毫秒所發生的電壓波動的正向組分,其幅度和潛伏期可用於反映腦力工作負荷,隨著負荷的增加,幅度降低,潛伏期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