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經濟學:當代經濟體制的視角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6月1日)
叢書名: 經濟學系列
平裝: 26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309033337
條形碼: 9787309033335
尺寸: 22.8 x 16.6 x 1.6 cm
重量: 358 g

作者簡介

陸銘,1973年生,經濟學博士。曾赴法國就業研究中心從事過3個月的研究工作,現工作於復旦大學經濟學系和復旦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並擔任《世界經濟文匯》雜誌編輯。長期為復旦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勞動經濟學》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勞動經濟和過渡經濟學,研究成果發表於China Perspectives、 Problemes economiques、《經濟研究》、《世界經濟》等雜誌,出版著作《隱性失業論》(合著)一部,研究成果曾獲中國勞動學會研究成果一等獎。

內容簡介

《勞動經濟學》共分十章,對勞動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對象、勞動力市場的基本結構、勞動力供給和需求勞動力資源配置、勞動力流動、失業及收入分配等作了詳細論述。《勞動經濟學》的特點是緊扣中國的實踐,書中有關中國問題的論述每一章中都有單獨一節闡述,力圖揭示中國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內在規律。
《勞動經濟學》適合各大專院校本科專業師生。

媒體評論

序言
勞動經濟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在當今宏大的經濟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為第一,勞動力資源是經濟活動中最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以經濟資源的最佳化配置為主要目的的經濟學,自然將勞動資源的配置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第二,勞動力要素又不同於參加經濟活動的其他生產要素,具有非常獨特的性質,描述其他生產要素在經濟中配置的一般規律不能完全用來解釋勞動力生產要素的配置,因此需要另闢一塊陣地來進行專門的耕耘,而勞動經濟學領域的深入研究也為經濟學的發展開拓了新的空間;第三,勞動經濟學既是一門相對獨立的經濟學子學科,同時又是一門與經濟學中其他子學科具有廣泛聯繫的學科,如勞動經濟學既涉及個體經濟學中的微觀經濟單位的供求行為,還涉及總量經濟學中的就業、失業、經濟周期等現象的分析。不僅如此,勞動經濟學還與其他社會科學,如管理學和社會學,有著緊密的聯繫。從這個角度來講,學好勞動經濟學,除了掌握勞動經濟學本身理論體系之外,也是深入理解宏、個體經濟學,甚至其他社會科學的必要途徑,是將經濟學的整體理解和把握提升到一個更高層次的必要訓練。基於勞動經濟學的這些重要性,勞動經濟學在國外的發展相當快,尤其是在歐美國家,勞動經濟學的研究、教學始終構成各個大學經濟系的一個重要分支。但是,與國外的情況相比較,我們國家的勞動經濟學的研究和教學是相對落後的。如果說我們在傳統的計畫經濟體制下,勞動力資源的配置是按計畫進行的,無所謂微觀經濟行為人的理性選擇,也無所謂勞動力市場的運行,同時也不存在諸如失業之類的總量經濟學問題,那么,隨著中國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勞動力市場的重新培育和發展,失業現象的不斷發展,對勞動力經濟學高質量的研究和教學的呼喚是十分強烈的。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實際情況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一本《勞動經濟學》,在當前相對寂寞的勞動經濟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無疑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一本著作。作者陸銘博士是一位我相知頗深的青年經濟學者,早在他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就專心於勞動經濟學和就業理論的研究,博士階段更是一如既往沉浸於這門學科,並有機會赴法國著名的就業研究中心進修,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在研究之外,這幾年來他還承擔了復旦大學經濟學系本科生勞動經濟學的教學工作。就在他教學和研究的基礎上,積累起這一本有其獨特風格的《勞動經濟學》教材。與國內外其他勞動經濟學教材相比較,這本教材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第一,這本教材具有很強的時代性。這裡所指的很強的時代性具有多方面的含義:首先,這是一本用現代經濟學的方法和概念撰寫的教材,在與國際教材接軌方面自然是沒有問題的;其二,這本教材考察了很多勞動學中的前沿問題,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其三,教材所用到的素材,如巨觀經濟運行和勞動力市場方面的經濟數據都是最新的。
第二,這本教材具有很強的現實性。作為一本要在中國大地上流行的教材,作者特別明確自己的使命:揭示中國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內在規律。抱有這樣一個目的,作者在本書中展開勞動力概念的界定、勞動力市場運行、就業和失業問題的討論時,始終圍繞著中國的經濟環境和中國的經濟體制轉軌來進行,這對於培養學生理解並把握中國勞動力資源配置的內在機制,做到有的放矢,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這本教材具有很強的個性。撰寫教材最難以避免的是形式和內容的雷同,尤其是作為一本本科程度的教材。但是,這一本教材卻有著其非常鮮明的個性,因為這是一本建立在作者自己對本學科的深入研究基礎上和教學實踐的總結基礎上的教材,教材的很多地方都顯示出作者獨立思考和研究的痕跡以及如何將這些思考和研究試行於教學過程的嘗試。
當然,在讚揚這本教材優點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指出,作為一位年輕學者的第一本教材,難免會有一些不足之處,如教材在概念、框架體系上如何做到進一步的嚴謹和統一,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作為,希望作者在今後的研究和教學實踐中進一步積累經驗,使其更上一層樓。
袁志剛
2002年春於美國哈佛大學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經濟學和勞動經濟學
第二節 勞動力市場的特殊性和複雜性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理論發展
第四節 內容安排和使用方法
第五節 學習的目的和可能的收穫
第二章 勞動力市場與就業體制
第一節 勞動力市場的相關概念
第二節 就業體制的國際比較
第三節 中國的就業體制及轉軌
第三章 勞動需求
第一節 短期勞動需求
第二節 長期勞動需求
第三節 中國勞動需求的演變:理論與實證
第四章 勞動供給(1):勞動時間與勞動力數量
第一節 勞動供給:收入與閒暇的替代
第二節 勞動供給:家庭生產與生命周期
第三節 勞動參與率的變化和影響因素
第四節 中國轉軌時期的勞動供給變化
第五章 勞動供給(2):人力資本與技能
第一節 人力資本投資理論
第二節 在職培訓
第三節 人力資本理論的批評
第四節 中國的教育與人力資本投資
第六章 內部勞動力市場
第一節 內部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資源配置
第二節 內部勞動力市場的效率問題
第三節 中國企業的內部勞動力市場
第七章 勞動力流動:工作調整、工作搜尋和遷移
第一節 勞動力流動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二節 工作調整
第三節 工作搜尋
第四節 勞動力遷移
第五節 勞動力的國際遷移和人才流失
第六節 中國的工作調整、工作搜尋和遷移
第八章 失業的成因與治理
第一節 全球失業概況
第二節 失業成因的初步探討
第三節 工資剛性與失業
第四節 分割勞動力市場和失業的回滯
第五節 中國體制轉軌和經濟重構中的失業及治理
第九章 工會理論與轉型中的工會組織
第一節 工會的經濟影響
第二節 西方國家工會力量的弱化
第三節 中國和東歐轉型中的工會組織
第十章 收入分配
第一節 收入分配不均的衡量及影響因素
第二節 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與收入分配
第三節 全球收入分配狀況變化
第四節 中國轉軌時期的收入分配變化及成因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