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市場運行研究

勞動力市場運行研究

傳統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由於否認勞動力的商品屬性,因而也就談不上培育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勞動力市場。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著作,是楊先明博士等三位中青年學者近年研究勞動力市場運行問題的一部力作。 第一部分包括第1至4章,主要側重於從靜態角度對勞動力市場的形成條件、運行機制以及結構、功能等的分析。

圖書信息

作 者: 楊先明 等 著

叢 書 名:出 版 社: 商務印書館ISBN:9787100029001出版時間:1999-12-01版 次:1頁 數:364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經濟學理論與讀物

內容簡介

自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在幾經曲折、歷經艱辛之後,最終走上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
20世紀末發生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這場偉大的歷史性變革,已經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改變了並將進一步改變中國經濟和社會的面貌,它給中國經濟和社會所注入的巨大活力和所帶來的快速發展,是舉世公認的。但是,另一方面,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市場化改革目標,並不意味著我們在理論上已經弄清了市場經濟的各種內在運行機制,也不意味著我們在實踐上已經掌握了駕馭市場經濟有序有效運行的各種本領。這就需要全體國民在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為此作出不斷的努力,更需要廣大理論工作者勇敢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為未來的改革之路點亮閃耀智慧的理性火光。
現代市場經濟,是建立在由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這三大基本市場有機聯繫、有效運行基礎之上的,而勞動力市場又在其中起著基礎性的決定性的作用。簡單地說,勞動力市場的有效運行,是其他生產要素市場保持有效運行的一個前提和基礎。失去了這個前提和基礎,無論是從微觀企業看,還是從巨觀經濟看,都不可能真正做到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也就不可能實現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傳統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由於否認勞動力的商品屬性,因而也就談不上培育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勞動力市場。在中國近20年來的改革實踐中,勞動力就業體制的改革事實上也一直嚴重滯後於其他方面的經濟體制改革。這裡面當然有避免社會動盪、減少改革阻力的考慮,但勞動力市場“二元雙軌”機制運行的結果,也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當前國有企業職工大規模的下崗失業,事實上已經成為一個橫梗在中國政府面前,再也無法繞開,必須攻克而又困難重重的堡壘。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著作,是楊先明博士等三位中青年學者近年研究勞動力市場運行問題的一部力作。在當前的巨觀經濟形勢下,它內含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是不言而喻,我也因之願意把它推薦給大家。
通觀全書,在結構安排上,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至4章,主要側重於從靜態角度對勞動力市場的形成條件、運行機制以及結構、功能等的分析。第二部分包括第5至7章,側重於從動態角度分析經濟發展過程中各種經濟、政策因素對勞動力市場運行的長期影響。第三部分包括第8至13章,在對西方各主要國家勞動力市場的運行狀況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