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俗話說:人有人言,獸有獸語。例如,它們會發現一些吱吱的聲音,動物也有著自己的語言,通常有聲音語言,氣味語言,行為語言。
嚴格來講,語言是人類特有的,動物沒有語言,但有一些簡單的“肢體語言”“行為表達”,但不是系統的。語言是一個體系,文明的產物,思維的產物。
語言種類
一、聲音語言
許多動物都會發出聲音,這些聲音往往成為動物之間交流信息的獨特的聲音語言。例如蟋蟀能利用翅膀摩擦發出的像樂曲一般清脆動聽的聲音來表現它們的種種“感情”。當雌雄相處時,聲調輕幽,猶如情人竊竊私語;當獨處一方時,它就發出高亢的強音來招引朋友。人們發現,每當敵害來到白蟻的巢穴時,整群白蟻常常已逃得無影無蹤,只留下空“城”一座。為了揭開這個奧秘,昆蟲學家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原來,擔任哨兵的白蟻能從很遠的地方,就發出敵情“報告”,用自己的頭叩擊洞壁,通知巢中的蟻群立即撤退。
在大自然中,用聲音作為通信工具的動物是很多的。許多鳥都有著清甜多變的歌喉,它們是出色的歌唱家。據說,全世界的鳥類語言共有兩三千種之多,和人類語言的種類不相上下。有些動物學家對鳥類的各種語言進行了研究,並編成了一本《鳥類語言辭典》。這本辭典是很有用處的。舉個例說,空中的飛鳥對飛機是個很大的威脅,因為飛鳥雖小,卻能像子彈一樣擊穿飛機,使飛機墜毀。現在有的機場已設立了鳥語廣播台,播送鳥類的驚恐叫聲,以便驅散它們,使飛機安全起飛和降落。
動物的聲音語言千變萬化,含義各不相同。長尾鼠在發現地面上的強敵——狐狸和狼等時,會發出一連串的聲音;如果威脅來自空中,它的聲音便單調而冗長;一旦空中飛賊已降臨地面,它就每隔八秒鐘發一次警報。母雞可以用七種不同的聲音來報警,它的同伴們一聽便知:來犯者是誰,它們來自何方,離這兒有多遠。
心有靈犀一點通①〔心有靈犀(xī)一點通〕是唐代李商隱《無題》中的詩句。意思是說兩心相通,互相了解。靈犀,犀牛角。舊說犀牛是靈異的獸,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這裡借指當某一動物發出了信號,其他動物也領會到是什麼意思。。有些動物的警報聲,不僅本家族的成員十分熟悉,就連其他動物也都心領神會。例如,當獵人走進森林時,喜鵲居高臨下,嘰嘰喳喳地發出了警報,野鹿、野豬和其他飛禽走獸頓時便明白了:此地危險。於是它們不約而同地四處逃竄了。
目前,分類學家正在研究,把動物的聲音信號,作為動物分類的一種指標;生態學家正在探索,如何通過聲音信號,來揭示動物行為的奧秘。更引人注目的,則是利用動物的聲音語言來指揮動物,使之按人類的吩咐行事,不得越出雷池①〔雷池〕是從湖北黃梅流經安徽宿松的一條水名。因為古人有“無過雷池一步”的話,後人就以“雷池”表示不可超越的界限。半步。
二、氣味語言
有些動物常常以特殊的氣味(信息素)來達到引誘異性、追蹤目標、鑑別敵友、發出警報、標明地點、集合或分散群體等目的。這種氣味雖然沒有聲響,可也算是一種語言。例如蜂王通過分泌一種唾液產生的氣味招引工蜂來為自己服務;雌蛾產生的氣味能引誘距離很遠的雄蛾;螞蟻利用味覺和嗅覺彼此進行聯繫,識別同窩夥伴;雄鹿在求偶時,它會用身上的芳香腺往樹上擦,這樣,樹上便留下了自己的氣味,於是,雌鹿聞到它的氣味以後就會循蹤而至。一位昆蟲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把一頭新羽化①〔羽化〕昆蟲由幼蟲成蛹,經過蛻(tuì)皮,變化為成蟲的過程。的天蠶雌蛾,裝進一隻用紗布縫製的口袋裡,然後在桌上放一夜。翌日清晨發現竟有四十多萬頭同種雄蛾闖進這間房子,將那頭雌蛾團團圍住。天蠶雌蛾既無聲音語言,又無色彩和運動語言,它是靠什麼和雄蛾取得聯繫的呢?
原來,許多昆蟲都是靠釋放一種有特殊氣味的微量物質(即氣味語言)進行通信聯繫的。這種微量物質稱之為傳信素。目前,人們已查明一百多種昆蟲傳信素的化學結構,並根據這些氣味語言物質的作用進行了分類:有藉以吸引同種異性個體的性引誘劑,通知同種個體對勁敵採取防禦和進攻措施的警戒激素,幫助同類尋找食物或在遷居時指明道路的示蹤激素,以及維持群居昆蟲間的正常秩序的行為調節劑等。
人們發現,運用氣味語言的絕非昆蟲一家,魚和某些獸類也有這種本領。有些雄獸(如許多鹿和羚羊)在生殖季節,能用特殊的氣味物質進行“圈地”,藉以警告它的同夥:有我在此,你須迴避。
各種傳信素的發現、分離和人工合成,不僅為我們揭示動物行為的秘密,也為進而控制、改造生物開闢了誘人的前景。據報導,最近已研製成功一種香味濃郁的“假激素”,蚊子、蛾子和小甲蟲等害蟲聞到之後,便會大倒胃口,停止吃食和排泄,中斷髮育周期,並不再繁殖後代了。一旦這些研究成果得到廣泛套用,人們對於使用農藥的後顧之憂,也就可以徹底解除了。
三、行為語言
動物還會運用各種不同的行為來表達它們的意思,這也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例如長頸鹿在發生危險時,會用猛烈的驚跑來向同伴傳達警報;野豬在平時總是把尾巴轉來轉去,但一旦覺察到有危險時,就會揚起尾巴,在尾尖上打個小卷給同伴報警;蜜蜂在發現蜜源以後,就會用特別的“舞蹈”方式(如“8”字形擺尾舞),向同伴通報蜜源的遠近和方向。在我國海灘上,有一種小蟹,雄的只有一隻大螯,在尋求配偶時,便高舉這隻大螯,頻頻揮動,一旦發覺雌蟹走來,就更加起勁地揮舞大螯,直至雌蟹伴隨著一同回穴。
有一種鹿是靠尾巴報信的。平安無事時,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動;尾巴半抬起來,表示正處於警戒狀態;如果發現有危險,尾巴便完全豎直。蜜蜂的運動語言可算是登峰造極的了,它能用獨特的舞蹈動作向自己的夥伴,報告食物(蜜源)的方向和距離。蜜源的距離不同,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的舞蹈次數也不一樣。有人因此提出了一個誘人的構想:派人造的電子蜂打入蜜蜂之中,指揮蜜蜂活動。這樣,不但可以按人的需要收穫不同的蜂蜜,還可以幫助植物傳粉,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真是一舉兩得。
四、色彩語言
孔雀是以華艷奪目的羽毛著稱於世的。雄孔雀之所以常在春末夏初開屏,是因為它沒有清甜動聽的歌喉,只好憑著一身艷麗的羽毛,尤其是那迷人的尾羽來向它的“對象”炫耀雄姿美態。現在已經知道,善於運用色彩語言的動物不光是鳥類,爬行類、魚類、兩棲類,甚至連蜻蜓、蝴蝶和墨魚也都充分利用色彩。觀察一下背上長有三根長刺的刺背魚的體色變化,是十分有趣的。這種魚體呈青灰色,貌不驚人。在交配前夕,雄魚各自劃分勢力範圍,同時腹部出現了紅色,以警告旁的雄魚,趕快迴避。當它追求雌魚時,隨即披上了絢麗的婚裝——腹部泛紅,背呈藍白,煞是好看。待到交配、產卵和魚卵孵化後,雄魚便再度恢復婚前的色彩——紅色的腹部和青灰色的魚體,日夜看守著幼魚。
五、超聲語言
螽斯〔螽(zhōng)斯〕一種害蟲,身體綠色或褐色,善跳躍,吃農作物。雄的前翅有發聲器,顫動翅膀能發聲。蟋蟀、蝗蟲和老鼠等動物,是用超音波進行聯繫的。螽斯有三種鳴聲:“單身漢”螽斯唱的大多是“求婚曲”,其他“單身漢”聽到後,會此呼彼應地對唱起來。雌螽斯聞樂赴會,並選中歌聲嘹亮者。兩隻雄螽斯相遇,就高唱“戰歌”,面對面地擺好陣勢,頻頻搖動觸角,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當周圍出現危險時,螽斯就高奏“報警曲”,聞者便“噤若寒蟬”,溜之大吉。
海豚的超聲語言是頗為複雜的。它們能交流情況,展開討論,共商大計。1962年,有人曾記錄了一群海豚遇到障礙物時的情景:先是一隻海豚“挺身而出”,偵察了一番;然後其他海豚聽了偵察報告後,便展開了熱烈討論;半小時後,意見統一了——障礙物中沒有危險,不必擔憂,於是它們就穿遊了過去。
現在,人們已聽懂了海豚的呼救信號:開始聲調很高,而後漸漸下降。當海豚因受傷不能升上水面進行呼吸時,就發出這種尖叫聲,召喚近處的夥伴火速前來相救。有人由此得到啟發,認為今後人們可以直接用海豚的語言,向海豚發號施令,讓它們攜帶儀器潛入大海深處進行勘察和調查,或完成某些特殊的使命,使之成為人類的得力助手。
動物的通訊行為
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自然界中,它們總是組成一個小的生活群體,儘管有一些喜歡獨來獨往,但至少它們在交配時需要與異性接觸在接觸過程中,它們的鳴叫,彼此間互相的觸摸,甚至一些化學物質的釋放,使得它們聲息相通,行動一致,無論是在捕食活動中,還是在對配偶的爭奪上都井然有序。這些都是與動物之間存在的通訊行為分不開的。所謂通訊,就是指個體通過釋放一種或是幾種刺激性信號,引起接受個體產生行為反應。信號本身並無意義,但它能被快速識別,更重要的是它代表著一系列複雜的生物屬性,如性別、年齡、大小、敵對性或友好性等等。
視覺通訊
在動物園裡常會看見遊客向孔雀園中的雄孔雀鼓掌拍手,孔雀聽到掌聲,會為遊客表演孔雀開屏。然而,孔雀向人們豎起美麗的羽毛,可能是在向雌孔雀示愛,或者是在向同種雄孔雀示威,也許是在向人們發出警告。它那五顏六色的羽毛其實就是它展示自己,嚇唬敵人的武器。孔雀是在通過展示尾羽傳播某種視覺信息,可惜,在場的遊客卻錯誤地接受並傳遞了另一種含義的信息。視覺通訊的形式是比較廣泛的,雄性馴鹿頭上碩大的犄角,草原上雄性獅子頸部漂亮的長鬃毛,這些動物的外表特徵都是向雌性同類發出的視覺信號。青蛙在草叢中呈現碧綠的體色,而潮一、的保護色往往是通過散布錯誤的視覺信息來迷惑天敵或獵物的。
視覺通訊的形式還包括動物的肢體語言。擬態使得落葉蝶化作一片枯葉,欺騙了鳥類的雙眼。獵狗面對對手時,頭部前伸、前肢前趴、身體下伏、後肢蹬地、露出牙齒、兩耳豎起以示對對方的威嚇。而在主人面前,獵狗便會俯首貼耳、搖動尾巴,一副順從的模樣。雄蜂源在向雌蜂蝶求愛時,會表現出一個相當複雜的儀式:將最漂亮的體色顯現出來,向著雌妹飯的方向用尾巴撥動水流,並且水中帶著雄峰燃身上一種特殊的氣味。雌蛾螺便同時獲得了視覺、嗅覺和觸覺三方面的刺激。視覺通訊對於人類來講也是最為簡單和直接的聯繫方式。無論是楊貴妃的回眸一笑,還是張翼德的吹鬍子瞪眼,戀人之間含情脈脈的對視以及反目成仇的怒視……所有這些都體現了視覺通訊的作用。
視覺通訊在動物界是十分普遍的一種通訊方式,具有簡單、準確、迅速等優點。但是這種通訊方式也有很多的局限性。在自然界僅僅以視覺通訊作為主要通訊手段的動物是很少的,它們往往以視覺通訊方式和其他通訊方式共同使用,傳送或獲取準確的信息。
聽覺通訊
鳥類為吸引異性排斥同性,宣告領地占有的歌聲以及警告捕食者來到的尖叫聲都是聽覺通訊。法德、的住物學家記錄下烏鴉的種種叫聲集”。他們開著放音車在村子周圍移動,通過播放其中一種烏鴉的叫聲,終於解決了該村長期困擾村民的烏鴉問題。這其中就巧妙的運用了聽覺通訊的原理。由於動物的發音機制不同,產生的種種奇妙的聲音也大相逕庭。哺乳動物依靠喉管,鳥類依靠鳴管,昆蟲往往依靠翅膀的振動,而青蛙卻依賴於聲囊發聲。因為聲波可以繞過障礙物傳播,發聲的頻率多樣組合又為各種信息的傳遞奠定了基礎。同樣的發聲器官只要做出略微的調整就能產生一系列的聲音,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所以聲音的傳播不受白天黑夜的限制。然而,聲音的傳播又具有瞬間性,稍縱即逝。
當然,在動物世界裡有一些動物是依靠超音波來進行通訊與捕食的,如人們熟悉的編幅和海豚,就是利用超音波通訊的。
化學通訊
俗語有“鼠目寸光”的說法。這是由於老鼠的視覺能力很低,只能達到12厘米的距離。而老鼠的聽覺也僅70千赫左右,一張報紙就足以阻礙聽覺信號的接收。老鼠的活動環境十分複雜,很容易阻礙它那本來就不出色的視力月D么老鼠是通過什麼來進行交流呢?這就是另外一種通訊方式:化學通訊。化學通訊就是動物通過釋放一些化學物質來影響或控制其他動物的行為。化學通訊有時會影響整個動物群體的活動甚至調節整個種群。這些化學物質稱為外激素。有文獻報導,外激素可能是最為原始的通訊信號,在藍藻、細菌和其他原核生物之間是惟一的通訊方式。動物釋放化學物質,不僅影響其他個體的行為,還能影響到生理。如蜂后會分泌一種稱為“蜂王漿”物質的化合物,能抑制工蜂卵巢的發育。另外,化學通訊還是維持群體秩序的重要手段。在螞蟻群中,蟻后不能養活自己,但它可以分泌一種外激素,來引誘工蟻,使工蟻積極餵養蟻后。螞蟻的卵和幼蟲也能分泌一種物質。螞蟻幼蟲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條件,當濕度變小,它們便停止分泌外激素,而工蟻會很快的將其轉移到潮濕的地方,這樣幼蟲便能重新分泌對工蟻來說堪稱“美味佳肴”的化學物質了。
談到化學通訊,似乎我們應該為狗隨地小便的不文明行為進行一下辯解。其實這並非狗的不文明表現,而是它在行使自己的化學通訊手段。狗往往並不是由於膀眈充盈而到處排泄,實際上它只是在向別的同類宣布:這裡已經是我的地盤了。這是一種依靠化學物質搶占領地的做法,當一條狗三條腿著地,一條後腿提起對著馬路上的消防龍頭排尿時,說明它已經用尿液的氣味將消防龍頭劃為己有了。而狗真正的排尿姿勢是四肢平鋪蹲在地上的。
觸覺通訊
觸覺通訊也是一種相當普遍的通訊方式。對於視覺能力有限或者生活在無法利用視覺通訊環境中的動物來說,觸覺通訊往往是一種重要的傳遞信息的方式。某些生活在深海區域中的魚類,由於光線很弱,視力退化了,但它們往往具有非常發達的鰭刺和觸鬚,上面布滿了敏感的神經,在水中遊動時,它們可以感知水流的變化,尋覓與捕捉獵物和接收性信號。
觸覺通訊也可以通過其他物體作為媒介,以振動或者波動的形式來傳播信息。雄蜘蛛想要進行交配必須到網上尋找對象,上網前雄蜘蛛會做出一種類似“撥弦”的動作,撥動網絲髮出一定的振動,據此雌蜘蛛可以判斷出是獵物,還是求愛對象。
不僅低等動物依靠觸覺作為通訊方式,在高等動物中觸覺通訊也相當普遍與重要。在猴子的社會群體中,猴兒們常會彼此相互梳理毛髮,這其中既有母猴出於對幼猴的憐愛,又有出於對猴王的奉承,當然還有猴王囂張的戲弄。這裡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如果將剛剛出生的小猴從它的母親身邊抱走,由專門的機器人來撫養,那么即便身體健康,它的反應能力和智力與正常的小猴相比,也顯得比較低下。如果人們經常撫摸或者抱抱它,情況則會有很大的改觀。從這裡不難看出,幼年時,對小猴的經常撫摸、摟抱,可以使它的反應提高,更具有生氣。對於人類來說,父母們在孩子幼年時多給一些愛撫,比起成天以嬰兒車和玩具熊來應付孩子,更有益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電通訊
在發現美洲大陸後,許多冒險家都前往那裡尋找他們夢寐以求的黃金。有一個西班牙探險隊伍,在當地印第安人帶領下,進人了亞馬孫河上游的一個低洼地,這裡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水塘。印第安人止步了,白人不理解,這裡不可能有食人魚,當然也不可能有鱷魚和大蟒蛇。一個白人挺身而出,要給印第安人作榜樣,可是沒走多遠,就大叫一聲,直挺挺地仰面倒下,幾個同伴上前去救他,也跌倒在水塘里。過了好一會兒,其餘的同伴才將他們救出來。幾個小時後,這些人才從僵直的狀態下恢復。到底是什麼襲擊了他們?原來在熱帶混濁的水塘中,生活著依靠體表放電來進行彼此交流和捕食的特殊魚類——電鰻。那幾個探險家就是被水塘中電鰻施放的電流所擊倒的。它們施放出的電壓往往可以達到600伏特。自然界中不僅有電鰻、電路利用身體發電器官產生很強的電流獵取食物,深水中的鯰魚、鱷魚也可以依靠體表電感器進行個體之間的信息交流。
動物的通訊行為是通過自然選擇演化而來的,每一類通訊行為往往有著特殊的功能與進化過程。這一過程歷經了許多艱辛,在不同的環境下,因物制宜,形成了適應自己的交流方式。
可以說通訊方式、環境以及某些器官之間是一個相互影響、共同促進的關聯網,相互作用下,使得彼此達到協調的狀態。往往越是高等的動物,越具有較多的通訊方式,這樣就可以在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時,仍可以交流信息,與同伴共同渡過難關。而那些依靠單一通訊行為進行交流的生物,此時則會與外界完全失去聯繫,等待它們的只有死亡。
通訊行為不僅是發生在個體之間或群體之間的事,細胞之間也具有相互通訊的方式,化學通訊與觸覺通訊可能是其中最主要的兩種。在細胞的不斷分裂過程中,當彼此相互接觸時,正常的細胞將會停止分裂,即所謂的接觸抑制,這其中好像完成了某種信息的傳達。癌細胞似乎不受這種通訊的影響,仍然不斷地瘋長,對於它的控制及其通訊行為有待深入研究。當然,細胞之間的通訊行為屬於細胞社會學研究的範疇,這正是當前細胞生物學領域的研究熱點。
實例分析
貓的語言
肢體語言
貓是善於溝通的動物,可以發出超過一百種的聲音,比狗多十倍,是動物界中的語言專家。其實除了
聲音之外,它們亦時常藉由尾巴擺動來傳情達意。所以,要了解貓貓的情緒,觀看其尾巴的擺動姿勢就可知道:
尾巴微彎向下,尾尖微彎向上:這表示貓貓正享受著優閒而寫意的生活。
尾巴略為提起,柔軟地彎曲著:貓正在對面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
尾巴豎起,尾尖彎曲:這表示貓貓對你有濃厚的興趣,而且友善亦願意親近,卻尚有少許保留。
尾巴豎起,尾尖豎直:非常願意親近,而且並無保留。成貓這樣做是學小貓親近它的母親的動作。小貓的暗示是請貓媽媽替它檢查臀部。
尾巴完全垂下,並夾於後腿之間:這是驚慌的訊號,又或者是一隻順從的貓貓向同類表示它在貓社群中的低微地位。
尾巴向下,毛豎起:這表示它感到非常害怕。
尾巴強烈地兩邊擺動:這訊號表示貓貓感到很忿怒。如果尾巴持續由一邊用力擺向另一邊,則表示它隨時準備攻擊。
尾巴維持不動,但是尾尖突然震動:這擺尾方式表示貓貓感到少許煩躁。如尾尖震動得越是有力,則表示它將要爪人。
尾巴豎起並且震動:微微震動通常出現在一隻剛被主人輕撫完的貓貓身上。這個身體語言似乎有一種“個人識別”的含意。
尾巴放在一邊:當雌貓準備跟雄貓交配時,其尾巴會移開一邊。當雄貓見到它的這個姿勢,便知道可以親近它而不被襲擊。
尾巴豎起筆直,而且毛也豎直:這是防守的訊號,表示若繼續受到威脅,貓貓便會進行攻擊。
眼睛輕輕眯合併緩慢揚起頭部:這是比較放鬆和享受的時候,表示信任、舒服、安逸。一般在遇到能夠信任的人、同伴,或是接觸非常熟悉和喜愛的設施,以及梳理前後枝腋窩時,呈現這種表情。此時的貓咪並不在意信任對象去打攪它的安逸。
眼睛瞳孔收縮伴隨耳朵的細微變動:這是感覺到視線方向有了好奇目標的信號,通常在貓咪關注某一對象時出現,表示它已經感覺或發現了新的關注目標,但興趣點並沒有脫離原來的關注點。
貓的肢體語言是通過它的姿態展現出來的。通常可以利用直覺來判斷貓的感覺和需要。貓滿足時的姿態是最容易識別的,因為這時它會使自己完全放鬆並眯起雙眼。貓放鬆時會伸展四肢並不斷揮動自己的爪子。貓有時還會在滿意的時候踩踏並發出咕嚕聲。這是因為在它從前吃奶的時候需要將奶水踩踏出來。
貓還可以通過耳朵表達感情。當貓處於警戒狀態時、在外面捕獵時或聽到有趣的聲音時會豎起耳朵。貓處於緊張狀態時會抽動自己的耳朵。而貓害怕時或發怒時會將耳朵完全貼到腦後。
貓有時會呲著牙發出嘶嘶聲,並且向後拱起,豎起身上的毛以威脅入侵者。
貓的舌頭有很多功能。它可以與鼻子一起向貓傳遞許多關於周圍環境的信息。舌頭還可以被用來梳理貓的毛髮。
聲音語言
一些人認為貓只會以咕嚕聲,喵喵聲,以及吼叫聲互相交流。實際上,貓有許多的交流方式,它們可以使用聲音、動作、耳朵、嘴以及尾巴交流,而且它們還有豐富的交談辭彙。貓媽媽尤為如此,因為它需要使用各種聲音與小貓交流,並對小貓進行教導和懲戒。
貓高興或滿意時會發出咕嚕聲,且不同貓發出的咕嚕聲差異很大。我們很容易將咕嚕聲和刺耳的吼叫聲區分開。而這種吼叫聲是抵抗入侵的貓或狗時發出的。
貓發出的喵喵聲主要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如果喵喵聲短促而且音調很高,則表示貓正在屋中尋找自己的主人。如果喵喵聲持久而洪亮,則表示貓想要開一扇門,或想吃東西。而貓如果被關在旅行籃中,或被踩到了尾巴則會發出憤怒的大叫聲。
雌貓發情期會發出敖嗚聲,以吸引雄貓。
母貓在哺乳時會向靠近小貓的人或動物發出低沉的咕嚕聲,通常接近距離在一撲範圍(約0.8~1米),只發聲;小於步距(0.5米)時,會伴隨頭部抬起或轉動,達到肢體距離(0.3米)時,就會呲牙或舞爪,直至發起攻擊。尋找媽媽的小貓會張大嘴發出急促喵喵聲呼叫,找到媽媽的小貓會輕聲發出細長的喵喵聲表示需要依偎。
當貓坐在窗台上觀察外面的鳥的時候,會發出一種介於喵喵聲與咕嚕聲之間的一種咋舌聲。[1]
狗的語言
聲音語言
快速的連續吠叫三至四聲,中間有停頓:注意,我懷疑這裡有情況了
音量適中小狗急速吠叫,音量適中:有東西進入我們的領地,全體集合
連續吠叫,聲音緩慢而低沉:危險臨近,準備採取防禦措施一連串
孤立斷續的吠叫:我很孤獨,有誰來陪我
一兩聲語氣溫和的短促吠叫:你好,很高興見到你
音量較高或者適中,孤獨的一聲簡短而又尖細的吠叫:退後,別那樣做
音量適中或偏低,孤立的一聲響亮而又尖利的吠叫:這是什麼?哇!
音量較高,溫和,低沉的咆哮:退後!小心點!
咆哮加吠叫聲(低沉):我被惹惱了,我要不客氣了!
咆哮加吠叫聲(音量高):你嚇著我了,我將迫不得已採取防禦措施
高低起伏的咆哮聲:我很害怕!如果你衝過來我可能會反抗,也可能會逃跑。
其它聲音信號
連續的嗥叫(像"yip-yip-yip-噢")我很孤獨!嗥叫(洪亮且延長)我在這,這是我的地盤!
吠叫加嗥叫(“Ruff-ruff-噢“)為什麼沒人來與我做伴?我很擔心,也很孤獨!在嗚咽聲的結尾處音量提高(聽起來我想。我需要。好像摻入一點嚎叫聲)
在嗚咽聲的結尾處音量降低或音量現在來吧,讓我們一起出發!不發生任何改變真假嗓音反覆變換的哀叫(如hooooo
我很興奮,讓我們一起來吧!太棒了!--ah--hooooo)溫和的嗚咽聲我受傷了,我真得很害怕!單獨的一聲嗥叫哎呦!(通常是對疼痛做出的反應)
一連串的嚎叫聲我受傷了!我真的很害怕!我投降!尖叫(聽起來像受傷的孩子的嚎叫聲)救命!我想我快要死了!
一般規律:低沉的聲音代表統治和威脅,高音代表不安和恐懼。吠叫頻率越快表示越興奮越激動。咆哮的聲音和頻率變得越頻繁說明越不安。
肢體語言
1狗是一種食肉動物,在餵養時,需要在飼料中配製較多的動物蛋白和脂肪,輔以素食成分,以保證狗的正常發育和健康的體魄。
2狗的消化道比食草動物要短,狗的胃中鹽酸的含量在家畜中居於首位,加之腸壁厚吸收能力強,所以容易和適宜消化肉食食品。
3狗屬狼科,在進食時不大咀嚼,可謂“狼吞虎咽”。如果要餵粗纖維的蔬菜最好把蔬菜切碎或煮熟。
4狗的排便中樞不夠發達,不能在行進中排便,所以我們要給它一定的排便時間。
5狗喜啃咬。這也是原生態時撕咬獵物所留下的習慣。我們在餵養時不定期要經常給它一些骨頭,以利於磨牙用。
6狗有獨特的自我防禦能力,吃進有毒食物後,能引起嘔吐反應而把有毒食物吐出來。
7炎熱的夏季,狗大張著嘴巴,垂著長長的舌頭,靠唾液中水分蒸發來散熱。
8
狗在群居時,也有“等級制度”和主從關係。建立這樣一種秩序便可以保持群體的穩定,減少因為食物、生存空間的爭奪而引起惡鬥。
9狗在臥下的時候,總是在周圍轉一轉,也許是為了臥著舒服,也許是遺留下來的什麼本能。
10狗的頸部、背部喜歡被人愛撫。儘量不要摸頭頂,因為這樣會讓它感覺到壓抑和眩暈。此外,屁股和尾巴摸不得。“狗改不了吃屎”,這是狗的最大惡習,必須糾正。狗不但吃人屎,也吃狗屎。
11狗對陌生人的行為準則是根據自己視線的高度來判斷對手的強弱。陌生人一靠近,從上面下來的壓迫感會使它不安,若採用低姿勢,它便會接受你。如果比它眼睛看到的高度更低時,會使它更安心。狗的弱點在右邊,它會為保護右邊而行動。當它在被追得走投無路時,會讓自己的右側靠牆,把左側面對敵人。這種習性是狗與生俱來的本能。狗讓人家看它的肚子是向對方表示順從和投降。
12
狗的社會中也有一定規則,它們決不攻擊倒下露出肚子的對手。狗將肚子朝天躺著睡時表示它很放心或很信任,才會讓人看到或是讓人摸它的肚子。狗喜歡人甚於喜歡同類,這不僅是由於人能照顧它,給它吃住。更主要原因是狗跟人為伴,建立了感情。狗對自己的主人有強烈的保護心。有的狗從水中、失火的房子裡或車子下救出孩子。狗會幫助它受難或受傷的狗友同伴。
13狗具有領地習性,就是自己占有一定範圍,並加以保護,不讓其他動物侵入。它們利用肛門腺分泌物使糞便具有特殊氣味,趾間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用後肢在地上抓畫,作為領地記號。狗的嫉妒心非常強,當你把注意力放在新來的狗身上,忽略了對它的照顧時,它就會憤怒,不遵守已養成的生活習慣,變得暴躁和具有破壞性。狗也有虛榮心,喜歡人們稱讚表揚它。當它辦一件好事,或做一些小技巧活動,你拍手讚美它,撫摸它,它就會像吃了一頓豐盛美餐那樣心滿意足。狗也有害羞心,如它做錯了事或被毛剪得太短,它就會躲在什麼地方,等肚子餓了才出來。
14
在記憶力方面,狗對於曾經和它有過親密相處的人,似乎永不會忘記他的聲音,同時自己住過的地方也能記得。但也有人認為狗是靠它的感官靈敏性,來識別熟人的聲音和認識地方的。狗喜歡嗅聞任何東西。嗅聞領地記號,新的狗、食物、毒物、糞便、尿液等等。狗在外出漫遊時,我們常常看到它不斷地小便或蹲下大便,把它的糞便布撒路途。而它就是依靠這些“臭跡標誌”行走的。狗喜歡追捕生物。如追捕和殺死小動物。追逐兔、貓、羊等,甚至追咬人類,人利用狗的這種特性,讓它驅趕羊群、牛群和保護人類自己。
15狗生病時,會本能地避開人類或者其他狗,躲在陰暗處去康復或死亡,這是一種“返祖現象”。狗的祖先都是群居生活,狗群中若有生病或受傷的,別的狗會殺死它,以免全受到連累或掉隊後受罪。這點要引起狗主人或飼養員注意,應及時請獸醫診治。狗最不喜歡酒精。在獸醫院裡給狗打針時,在未擦酒精前,表現乖乖的。一旦擦酒精後,狗嗅到了味,毛髮馬上直立並咆哮不安。狗怕火,因此凡是冒煙的東西,它都不喜歡,如劃火柴、吸菸等。狗的尾巴
狗尾巴的動作也是它的一種“語言”
16狗狗在對你搖晃它的尾巴時,表示它歡迎你。
17狗是一種感情動物,帶有依賴性,它的感官比人類強很多倍,但對人有著不可思議的感覺,它可以眉目傳情,用眼睛說話,然後自己也有思考的方式,是人類忠實的寵物夥伴,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吃狗肉了。
馬的語言
肢體語言
馬的肢體語言並不很複雜,這裡依次敘述如下:
鼻:鼻孔張開表示興奮、恐懼;打響鼻表示不耐煩、不安、不滿。
奔騰的駿馬口:上嘴唇向上翻起,表示極度興奮;口齒空嚼表示謙卑、臣服。
眼:眼睜大瞪圓,表示憤怒;露出眼白表示緊張恐懼,眼微閉表示倦怠。
耳:雙耳一齊朝前豎立,表示警惕;雙耳一齊朝後抿,緊貼到脖頸上,表示要發動攻擊;雙耳前後轉動,表示一切正常。
頸:頸向內弓起,肌肉繃緊,表示展現力量或示威。頸上下左右來回搖擺,表示無可奈何。
四肢:前肢高舉,扒踏物品或前肢輪換撞地,表示著急。後肢抬起,踢碰自己的肚皮,若不是驅趕蚊蟲,則提示馬患腹痛。
尾:尾高舉表示精神振奮,精力充沛;尾夾緊表示畏縮害怕或軟弱。無蚊蟲叮咬卻頻頻甩動尾巴,表示不滿情緒。
此外,打滾一兩次是放鬆身體,反覆多次打滾必有腹痛疾病。跳起空踢、直立表示意氣風發。馬的嘶鳴聲有長短、急緩之分,分別具有呼喚朋友、表示危險、渴求飲食、喜怒哀樂等等含義。
P.S1.怎樣接近馬:
馬的身體構造決定了馬的四肢向前後擺動伸縮的幅度大、速度快,而向兩側擺動則幅度小且比較緩。幾乎全世界的人都習慣從馬的左側(里側)備鞍和上下馬。因此,標準而安全地接近馬的做法是:面對馬頭左側,沿45度角向馬頸接近,站到與它左肩平行的位置上。在那裡給馬備鞍轡、上下馬,馬的後腿踢、前腿扒都傷不到人,想咬人也難。惟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馬左前蹄踩住腳。
從馬的右側(外側)或屁股後面接近馬時必須注意動作要緩慢,嘴裡發出輕聲的呼喚(提醒馬你是它的朋友,不是一頭悄悄撲過來的獅子!)觀察馬的反應,如有異常,必須警惕。總之,如果能按照規程去做並養成習慣的話,人就是安全的。
P.S2.怎樣向馬做自我介紹:
莫以為馬不懂人言。科學研究已經證明,諸如犬、馬、貓等動物,雖然無法搞懂人類語言的具體含義,卻可以準確判定哪些是褒、哪些是貶,從而決定對人的態度。
把馬當朋友來尊重的見面方式是:以從容不迫的沉穩態度沿安全方向接近馬,在手能碰到馬頭、頸肩的位置上停住,慢慢伸出手,接近馬的鼻孔,如果知道馬的名字,輕輕呼喚它,如果不知道,可發出友善聲音與它打招呼。這時馬必定會用鼻子嗅聞你的氣味,辨別來人是誰。在馬琢磨你是否對它有危險的同時,你必須注意觀察馬的眼神變化與耳朵動作,揣摸馬的心理情緒。如果馬耳隨意轉動、眼神安詳,你可以順勢將手輕輕接觸馬的面頰,如果馬依然沒有不悅的反應,這表明它已經接納你為朋友,你再討好地給它搔搔癢。只要看到馬不高興或者有發怒的表情,就應當及時回撤,防犯風險。當然,馬第一次不接納你不等於以後永遠不接納你。
魚類語言
有特定的內容,只因魚類是低等動物,生活內容比較單調,它們不需要也不可能有豐富的語言。但是,在不同的條件下,許多魚確實能夠發出不同的聲音來傳遞自己的信息。比如,把魴魚弗魚捕上船來,它會“哇哇”怒吼不已,顯出一種威脅的姿態;如果你把它放到水族箱裡,用手輕輕地撫弄它,它就高興地輕聲哼著;如果你用力撥弄它,它就會像小豬一樣尖叫起來,扭身逃竄。大黃花魚產卵前“吱吱”地叫喚異性同伴前來匯聚;產卵時“嗚嗚”“哼哼”地私語;產完卵後就像母雞生了蛋那樣“咯咯”歡唱,聲音之大,常常吵得漁民夜間不得入睡。據資料記載,有一個海灣的出口處,被許多懸掛在纜索上的鋁桿攔阻了。海灣里有五隻海豚,其中一隻游到鋁桿附近用它的“回聲定位器”進行了詳細的偵察,然後回來報告。海豚們就用刺耳的“吱吱”聲“交談”起來,在“討論”中還不時“派員”再去“核實”情況。經過半小時左右的“研究”,終於認定這鋁桿柵欄沒有什麼危險,這才一一穿游出去。有人把幼海豚的聲音錄了下來,再播放給母海豚聽。母海豚立即焦躁不安地四下尋找它的孩子。由此可見,不論是海洋魚類或者哺乳類,都普遍用“語言”作為生命活動的一種手段。它們的“語言”內容有這樣幾個方面:攝食、聯絡、尋找異性、召喚夥伴及後代、危險警戒和威嚇等。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還很不夠,魚類語言學和水聲通訊系統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大量的工作尚待以後進行。
魚類雖然沒有聲帶,但它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說話。有的魚用魚鰾來發聲,氣體通過鰾管,引起振動能發出聲音;脊椎骨的振動可以通過與魚鰾相連線的肌肉傳遞過來,引起魚鰾的共振。
蜜蜂的語言
經過科學家研究,原來,蜜蜂是靠偵察兵的舞蹈來傳遞信息的。
蜜蜂是過群體生活的昆蟲,大都住在木箱裡,也有的住在牆洞和樹洞裡。每逢春暖花開的季節,一些做偵察工作的蜜蜂就飛出箱外去尋找蜜源。當尋到蜜源時,它便吸上一點花粉,很快飛回來。如果飛回來的蜜蜂先飛一個圓圈,然後轉一方向,再飛一個圓圈,像圓圈舞;那么,這便是報告:“在距巢50米以內的地方有食物。”
蜜蜂的語言如果偵察蜂先飛一個半圈,然後直飛回來,在另一個方向又飛半個圈,形狀有點像一個橫寫的“8”字”,直飛時,腹部末端還不停地擺動著,像搖擺舞。如果這種搖擺舞跳得很慢,每分鐘跳八個“8”字,尾部搖擺的次數很多,就是報告:“花蜜在離巢6千米處。”
蜜蜂的舞蹈動作,不僅能報告花蜜距巢遠近,還能指示花蜜所在的方向。如果跳搖擺舞時,蜜蜂頭朝上,則是說:“朝太陽的方向飛去,能找到花粉。”反之,則是報告:“在背向太陽的地方可以找到食物。”
在蜂巢里的工蜂得知了偵察蜂帶來的好訊息,便按所指引的方向飛去,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蜜蜂都奔向蜜源,進行大量的採集工作。
近來,科學家們發現,蜜蜂的舞蹈語言不僅具有上述一種作用,而且,當兩群蜜蜂要分居時,老蜂王會派出偵察蜂分頭去尋找合適的新居,當找到築巢的好場所後,它們就很快飛回來,不僅用舞蹈動作報告地點的方位,還通過舞蹈描述那裡是否理想。如新居十分理想,偵察蜂可以一連跳上幾個小時,而且跳得熱情洋溢。如果新居不大理想,它跳舞便沒精打采,而很快便結束。
鯨的語言
一項新研究發現,鯨魚有如此廣泛的聲音指令,以至於能呼喚他們年幼的孩子、尋求鯨魚可能的配偶甚至還能用身體語言表達感情。也許這不是我們所知道的語言,但鯨魚不乏辦法來使他們彼此明白。據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識別了駝背鯨的622種社交聲音。此研究結果將發表在美國聽覺學會(ASA)和日本聽覺協會即將聯合舉辦的會議上。
鯨魚的社交聲音是簡短和沒有成形的聲音,可以與冗長、複雜的鯨魚聲音明顯區分開來。新研究還補充表示,越來越多的鯨魚姿體語言證據表明,鯨魚比我們先前想像的要使用更多的發聲法來傳達它們的意思。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大學獸醫科學院的研究人員麗貝卡-鄧洛普參加這一項研究,她說:“我不會說鯨魚特有的語言,因為鯨魚不會像我們人類一樣,有規律地將聲音排成一串串的,就像將單詞組成句子一樣。它更像是一個簡單的辭彙。”
科學家通過視覺跟蹤60頭鯨魚沿澳大利亞東海岸遷徙。他們用靜音的水聽器陣列——感測裝置來探測聲波,然後將鯨魚的聲音與不同活動與背景聯繫起來。於是,他們識別了鯨魚622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歸屬於35個基本種類。這些聲音包括由雌鯨魚發出的“沃普斯”,由雄鯨魚發出的“茲沃普斯”,由鯨魚分開時發出的“亞普斯”,還有表達特別憤怒的高叫聲。
除發聲法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鯨魚通過身體語言來傳達信息。比如,躍出水面、用尾巴拍打海水和在水下吹泡泡。鯨魚以其長而複雜的歌聲而著名,但鯨魚有時也會唱個別的短歌。當雄鯨魚想向雌鯨魚求愛時,特別愛唱這種短歌。鄧洛普推測,歌聲是高聲傳播信號的,兩位歌唱家同時歌唱是一定會混亂它們的接收器。如果雄鯨魚想吸引雌鯨魚,它就不想讓它的信號與同一海域的其它歌唱家的信號混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它就使用聲音單元用表達愛意。
科內爾大學生物聲學研究項目主任克里斯多佛-克拉克也對脊美鯨作了類似研究。他指出,諷刺性的是,當研究人員正在更好地了解鯨魚的發聲法時,而人類製造了如此多的噪音,通過海運、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海上娛樂交通和其它更多行為,來阻礙鯨魚進行交流。
他說:“許多鯨魚有非常傳統的飼養場所,它們的遷徙路線也出現在淺海岸線上,而現在這一帶有如此多的噪音,嚴重影響了鯨魚的正常棲息。在這種環境下海域,今天還能交流和視聽的鯨魚相對一個世紀前,已經明顯下降了。”
鳥的語言
鳥類的鳴囀跟鳥類的種類一樣繁多,甚至比鳥類種類更多。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同一種鳥類,會有不大相同的鳴,囀,正如我們人類各有自己的方言一樣。然而,鳥類鳴囀的調式卻是非常固定的,雌鳥就憑藉這些鳴囀確切地認出同種的雄鳥。在大多數種類中,雄鳥對同種雄鳥的鳴囀聲異常敏感。科學家們用橙頂灶鶇作了一個試驗。他們在一片樹林中觀察到4
只橙頂灶鶇,將它們按位置標記為A、1、2、3,4
只鳥經過激烈競爭,各自占領一片小樹林。領土分割完畢,接著就是一天接一天地鳴叫,進行占區保衛,並吸引過路雌鳥。科學家們在幾千米外錄製了另一隻雄橙頂灶鶇(B)的鳴囀,然後在離A
不遠處播放。A灶鶇立刻聽出該鳥的聲音是一個陌生者,並開始在自己領域內四處飛行調查。將B灶鶇的聲音拿到1、2、3
領域邊緣播放也都產生類似的反應。值得注意的是,當A四處調查時,它的鄰居們會很快侵蝕A的領域,但A
調查完畢後立刻予以反擊。因此,科學家們推測,雄性灶鶇個體間通過鳴囀起到保衛領域的作用,避免了不必要的爭鬥,從而能節省大鼠能量。它們通過識聽對手鳴囀的響度,可以確定自己是否受到侵略,從而決定是否採取行動。
那么,一隻鳥是怎樣識聽另一隻鳥的叫聲,從而作出判斷的呢?科學家們很早就開始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索。開始,凡位科學家用高精度的錄音設備錄下三聲夜鷹的叫聲。這些叫聲人耳聽起來是三聲一度,音似“whip-poor-will”。科學家們用錄音機錄下叫聲後,用慢速度播放時發現,三聲夜鷹的叫聲實際上有5個音節,這5
個音節用特有的連貫方式聯叫出來,使人聽起來只有3個音節。問題出現了,三聲夜鷹叫聲是識聽3個音節,還是5
個音節呢?科學家們一時被難住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幾位科學家經過苦苦思索找到一種間接的證明方法。他們讓一隻模仿能力很強的小鳥——小嘲鶇模仿三聲夜鷹的叫聲,然後錄製下來用慢速度播放。奇蹟出現了,小嘲鶇模仿的三聲夜鷹鳴囀聲也是5
個音節。由此,科學家們做出初步推斷,三聲夜鷹叫聲很可能也是識聽5
個音節。實際上,我們聽到的鳥鳴囀聲都是它們快速連叫的聲音。科學家們目前已分析很多鳴禽的鳴囀,如把鷦鷯的鳴囀錄下後放慢速度播放發現,
一隻鷦鷯在81/4秒內可連續唱出103
個音節。用蒼頭燕雀做同樣的試驗發現,它在2.5
秒內可唱出12個音節。這些音節可重複鳴叫出來,如蒼頭燕雀的12個音節聽起來像“chip.chip.chip.chipcherry-cherryherry
tissy.choee-oo!”,它唱出這些音節只花2%秒,在12個小時內可重複3300次,一個繁殖季節內要重複唱100
萬次!除了有自己特定的鳴聲外,有些鳥還喜歡學其他鳥的鳴囀,科學家們把這種現象稱作效鳴。小嘲鶇可能是自然界最出色的效鳴專家了,英國人甚至稱它mockingbird
,意思是模仿鳥。它善於把其他鳥的鳴喔加到自己的鳴囀中,並能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椋鳥也是效鳴能手,它們有時還能模仿小嘲鶇。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隻椋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學會德國V-1
火箭飛行時的呼嘯聲,而另一隻椋鳥學會足球裁判的哨聲。鷯哥也是椋鳥的一種,它甚至能模仿人類語言,唱京劇《蘇三解》。鸚鵡學舌更是古已有之,《紅樓夢》中就曾描述過鸚鵡學黛玉吟《葬花詞》。為什麼這些鳥類喜歡效鳴呢?至今仍沒有合理的解釋。但大家認為,效鳴至少是這些鳥類為豐富它們的鳴囀所能採取的最簡單、最有力的方法。那么,為什麼鳥類要千方百計地使它們的鳴囀複雜化呢?這對我們來說還是難以理解的。
除了鳴囀外,鳥類還有其他鳴叫聲;例如,幼雛發出的“嘰,嘰”聲具有乞食作用。蒼頭燕雀除了鳴囀外還會發出另外9 種不同的鳴叫聲,一種用於飛行時呼喚同伴,一種用於跟其他蒼頭燕雀打招呼或閒談,一種用於集群招喚,一種表示自己受傷,三種是交配時發出的,還有二種是報警聲。
當然,這些鳴叫比鳴囀簡單得多,而且會根據外界環境而改變,沒有很固定的音調格式。鳴囀跟其他的鳴叫的區別在於:鳴囀一般只在繁殖季節出現,而其他叫聲可在任何時間發出;鳴囀對繁殖活動起重大作用,而其他叫聲則在集群、取食、遷徙、餵雛及禦敵中起作用。最重要的是,除鳴囀外的其他叫聲大部分是遺傳得來的。英國劍橋大學的一批鳥類學家曾將一些蒼頭燕雀從出生起就隔離飼養。一年後,被隔離的蒼頭燕雀只能發出一些簡單的鳴叫,而同年齡的野生個體卻能發出複雜的鳴喉。由此可見學習對鳴囀的重要性。大多數鳥類的鳴叫發育是很複雜的,有些鳥很可能在出生前就開始識記父輩的鳴聲。在印度,一些鷯哥因世代被籠養,它們從胚胎髮育之初到長成幾乎聽
不到野生鷯哥的叫聲。因此,這些鷯哥只會講“人語”。這說明,鳥類的鳴叫取決於遺傳,而且要靠學習。
鳥類是除哺乳動物外唯一具有特定發聲器官的脊椎動物。不過,哺乳動物的發聲器官在喉頭,而鳥類的發聲器官是在氣管和支氣管交界處,科學家稱它為鳴管。鳴管是一種特化的構造,這裡的氣管內外壁都變薄而形成鳴膜,兩支氣管分叉處有鳴骨,上生半月膜。當氣流通過鳴管時,鳴膜和半月膜振動發聲。鳴管外側著生有鳴肌。鳴肌能調節鳴叫的音調和音量。鳥類在呼氣和吸氣時都能鳴叫,而哺乳動物只在呼氣時才能發聲。[2]
蛇的語言
蛇不是隨便攻擊人的動物..除非是你踩到它身上或者你讓它感覺到你對它有威脅的時候它才會咬你...蛇的si..si聲.不是對你挑釁.是因為蛇塗舌頭的聲音.那只是長久以來人們對蛇的誤解.認為蛇發出聲音是要攻擊人而已
,人們通常說蛇是冷血動物,這個是誤解。
兔的語言
⒈咕咕叫:通常是表達對主人的行為或一隻同類的不滿情緒,代表兔子正在生氣。比如如果兔子不喜歡別人抱它碰它,就會咕咕叫。如果主人不明白它的意思而“一意孤行”,那么被咬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⒉噴氣聲:噴氣聲表示一些東西或某種行動威脅到兔子了。如果你的行動讓兔子發出噴氣聲,你再不停止動作,也可能會被咬。
⒊尖叫聲:兔子尖叫的原因和人一樣,通常是因為害怕或者疼痛。如果突然聽到兔子發出尖叫聲,主人立刻要注意了,你的兔子可能受了傷了。
⒋磨牙聲:磨牙聲分為兩種,大聲磨牙表示兔子感到疼痛,最好帶兔子看看醫生;輕輕磨牙表示兔子處於滿足高興中,當兔子輕輕磨牙時,如果伸手摸兔子的下巴,可以感到臼齒在磨擦,此時兔子的眼睛通常是半開半合。
⒌咬牙聲:格格的咬牙聲也是兔子痛楚的表示。這時兔子一般會彎身而坐,耳朵向後貼緊身體。
⒍嗚嗚叫:這一點和貓一樣,滿足時兔子也會發出嗚嗚的叫聲。不同之處在於貓是用喉嚨發聲,而兔子是用牙齒髮聲。
⒎嘶嘶叫:兔子通常是對同類才會發出嘶嘶的叫聲,代表一種反擊警告,是告訴對方兔子別靠近,否則它就會採取攻擊行為。
⒏發情叫聲:不同於咕咕叫,發情時兔子發出的叫聲是低低沉沉而有規律的。一般在公兔追逐母兔時會發出這樣的聲音。絕育可以避免這類發情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