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生物化學[周順伍主編圖書]

動物生物化學[周順伍主編圖書]

《動物生物化學》原是由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生化教研室編撰的為滿足專業教學的需要的“講義”教材,後蒙“化學工業出版社”之邀,在原版《動物生物化學》的基礎上重編該教材,以供動物類專業的學生和工作者參考。主編邀請了幾位在科研以及教學一線上的教授、副教授級的年輕人一同編寫。

出版信息

動物生物化學

所屬類別

科技 >> 生物 >>生物科學

作者:周順伍 主編

叢書名:動物生物化學

出版日期:2008年8月 書號:978-7-122-02427-5

開本:16 裝幀:平版次:1版1次 頁數:352頁

內容簡介

本書以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述了生命的基本物質——蛋白質和核酸的結構與功能及相關的技術;生命的活性物質——激素和維生素及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食物中糖類、脂類、蛋白質在體內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過程;作為生活細胞的環境——體液的特點和其中水、鈉、鉀和鈣、磷、鎂及其微量元素的代謝;簡介了大腦的代謝特點、肌肉收縮的原理和結締組織、肝臟的特點;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及紅細胞的代謝;並簡介了動物產品——乳、蛋。

前言

《生物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1897年,布克納(Buchner)兄弟將蔗糖放入已磨碎的酵母細胞液中發酵,開闢了生命的新陳代謝反應過程可以在體外研究的先河,此即生物化學的開端。由此至今,生物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術幾乎都是以微生物、動物組織勻漿、動物組織切片及動物器官或整體作為實驗材料而研究得出的。當今的DNA重組技術、體細胞克隆技術、基因組學以及蛋白質組學等仍然離不開上述的實驗材料。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生物化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就是動物的生物化學。
但冠名《動物生物化學》的教科書始於1958年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生化教研室。當時,該學校成立了專業培養目標為動物生理學和動物生物化學的“動物生理生化專業”。為滿足專業教學的需要,動物生化教研室開始著手編撰《動物生物化學》教材。由於當時國內外現成的參考材料不多,只能利用已知的生物化學理論及在畜牧、獸醫實踐中獲得的有關生化知識編成“講義”試用。其後進行了多次豐富與修改。直到1979年,受農業部委託,由北京農業大學負責主編、幾所高等農業院校參編,在原有的“講義”基礎上形成了供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的畜牧、獸醫以及昆蟲專業適用的統編教材《動物生物化學》及其實驗指導。這套教材幾經修改及再版沿用至今。
生命科學是具體的,其研究對象或是人類,或是動物(包括昆蟲),或是植物,或是微生物。農業院校更是如此,各科專業的研究範圍就是植物類、動物類和微生物類。所以,作為生命科學專業基礎知識的生物化學,在了解生化基本規律的同時再聯繫專業的特點,會更貼近實際,這可能就是《動物生物化學》這套教材能沿用至今的一個重要原因。
蒙“化學工業出版社”之邀,欲在原版《動物生物化學》的基礎上重編該教材,以供動物類專業的學生和工作者參考。主編邀請了幾位在科研以及教學一線上的教授、副教授級的年輕人一同編寫。該書的編寫思路仍然是在本著講清生物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儘可能地聯繫實際的動物例子,並儘可能將有關的新進展編入其中。
主編者雖教了四十餘年的《動物生物化學》,但其中仍有許多知識沒有吃透,再加上新的知識層出不窮,所以本書中的缺點和錯誤在所難免。誠請讀者批評指正。
主編於北京
2008年元旦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生命是由物質組成的
一、水
二、無機物
三、有機物
第二節生命物質的重要特徵——新陳代謝
一、新陳代謝的內容
二、中間代謝
三、代謝途徑
四、能量代謝
五、新陳代謝調節
第二章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第一節蛋白質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功能
一、單一蛋白質發揮的功能
二、蛋白質間相互識別、結合發揮的功能
三、蛋白質與核酸相互作用發揮的功能
第二節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胺基酸
一、胺基酸分子的結構
二、胺基酸的名稱及分類
三、稀有蛋白質胺基酸和非蛋白質胺基酸
四、胺基酸的主要理化性質
第三節蛋白質分子的結構
一、蛋白質分子的主鏈
二、蛋白質的一級結構
三、蛋白質的二級結構
四、蛋白質的三級結構
五、蛋白質的四級結構
六、蛋白質分子結構模型
第四節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一、一級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二、空間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三、蛋白質變構與功能的關係
四、蛋白質構象轉變與功能的關係
五、蛋白質修飾與功能的關係
第五節蛋白質的生物學性質
一、種屬特異性
二、組織特異性
三、變性與復性
第六節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及分離純化和鑑定
一、蛋白質的理化性質
二、蛋白質的分離純化及鑑定
第三章酶
第一節酶分子的組成、結構與功能
一、酶分子的組成
二、酶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酶的催化作用
一、酶的催化特點
二、酶的催化機理
第三節酶促反應的動力學
一、酶的活力
二、影響酶促反應速度的因素
第四節酶活的調節
一、變構酶及其活性調控
二、可逆共價修飾調節的酶
三、同工酶
第五節酶的分離製備及活力測定
第六節工程酶類
第七節酶的命名及分類
一、酶的命名
二、酶的分類
第四章維生素與輔酶
第一節維生素的定義與分類
一、什麼是維生素
二、維生素的分類和命名
第二節水溶性維生素構成的輔酶
一、維生素B1和TPP
二、維生素B2和輔酶FAD、FMN
三、維生素PP和輔酶Ⅰ、輔酶Ⅱ
四、維生素B6
五、生物素
六、葉酸和四氫葉酸
七、泛酸和輔酶A
八、維生素B12
九、硫辛酸
十、維生素C
第三節脂溶性維生素的功能
一、維生素A族
二、維生素D族
三、維生素E族
四、維生素K族
第四節金屬輔助因子
第五章生物膜
第一節膜的化學組成與結構
一、膜脂質的種類及特性
二、膜蛋白
第二節生物膜的結構模型
第三節生物膜的結構特點
一、膜組分的不對稱性
二、膜的流動性
第四節生物膜的生物學功能
一、小分子物質的運輸
二、大分子物質的過膜轉運
第六章激素
第一節動物激素
一、動物激素的分類
二、動物激素的代謝及其作用特點
第二節重要的動物激素
一、下丘腦激素
二、垂體激素
三、甲狀腺激素
四、胰腺激素
五、腎上腺激素
六、性腺激素
七、前列腺素類激素
第三節激素的作用原理
一、受體及其特點
二、細胞膜受體的信息傳遞
三、胞內受體的信息傳遞
第四節昆蟲激素
一、腦激素
二、蛻皮激素
三、保幼激素
四、性激素及性誘素
五、變色激素
第七章糖類的代謝
第一節動物體內糖的功能及代謝概況
一、糖的生理功能
二、糖的代謝概況
第二節葡萄糖的分解代謝
一、糖酵解途徑
二、丙酮酸的氧化脫羧
三、三羧酸循環
四、葡萄糖徹底分解及氧化產生ATP
第三節葡萄糖的磷酸戊糖途徑
一、磷酸戊糖途徑的特點
二、磷酸戊糖途徑的生理功能
三、磷酸戊糖途徑的調節
第四節葡萄糖的異生作用
一、糖異生作用的反應途徑
二、糖異生途徑的特點
三、糖異生作用的生理意義
第五節糖原的代謝
一、糖原的合成與分解
二、糖原的代謝調節
第六節糖代謝各途徑之間的聯繫
第八章生物氧化
第一節自由能
一、自由能是一種狀態函式
二、ATP是體內自由能轉換的貨幣
第二節體內ATP的生成
一、生物氧化的特點
二、體內ATP產生的方式
三、呼吸鏈
四、呼吸鏈中的氧化磷酸化
五、氧化磷酸化的機理
六、細胞液中NADH的氧化
第三節其他生物氧化體系
一、需氧脫氫酶
二、過氧化氫酶和過氧化物酶
三、加氧酶
四、超氧化物歧化酶
第九章脂類代謝
第一節脂類的生理功能
一、貯備和供給能量
二、構成組織成分
三、保護作用
四、其他功能
第二節脂肪的分解代謝
一、脂肪的動員
二、甘油的代謝
三、脂肪酸的分解代謝
第三節酮體
一、酮體的生成與利用
二、酮體生成的意義及酮病
第四節脂肪的生物合成
一、飽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
第五節不飽和脂肪酸的代謝
一、不飽和脂肪酸的概況
二、不飽和脂肪酸的分解
三、不飽和脂肪酸的合成
第六節類脂的代謝
一、磷脂的代謝
二、鞘脂的代謝
三、膽固醇的代謝
第七節血漿脂蛋白的代謝
一、血脂
二、血漿脂蛋白的合成與分解
第十章蛋白質的分解代謝
第一節食物蛋白質的生理作用
一、食物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二、氮平衡
三、蛋白質的生理價值與必需胺基酸
四、食物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
第二節體蛋白質的降解
第三節胺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謝
一、動物體內胺基酸的代謝概況
二、胺基酸的脫氨基作用
三、胺基酸的脫羧基作用
四、氨的代謝
五、α酮酸碳架的氧化分解途徑
六、非必需胺基酸的生成
第四節個別胺基酸的代謝
一、提供一碳單位的胺基酸
二、含硫胺基酸的代謝產物
三、芳香族胺基酸的代謝產物
第十一章水、無機鹽的功能與代謝
第一節體內水和無機物的狀況
一、體內的水和無機物
二、體液
第二節體液與體外的交流——水、鈉和鉀的代謝
一、水的代謝
二、鈉的代謝
三、鉀的代謝
四、水、鈉平衡的調控
五、水、鈉和鉀代謝的紊亂
第三節體液的酸鹼平衡
一、血液的酸鹼度
二、血液緩衝體系的調節作用
三、肺呼吸對血漿碳酸濃度的調節
四、腎對血漿碳酸鹽濃度的調節
五、體液酸鹼平衡的紊亂
第四節鈣、磷、鎂以及微量元素的功能與代謝
一、鈣的功能與代謝
二、骨的代謝與骨病
三、磷的功能與代謝
四、鎂的功能與代謝
第五節微量元素
一、簡介
二、鐵的功能與代謝
第十二章物質的代謝調節
第一節代謝調節的基本原理
一、代謝反應是一個非平衡反應
二、新陳代謝必須調節
三、新陳代謝調節的實質
四、關鍵酶
五、動物代謝調節的方式
第二節動物體內代謝物質間的相互聯繫與影響
一、動物攝取營養物質的目的
二、代謝物的相互轉變
三、代謝物的相互影響
第三節主要代謝途徑中的關鍵步驟與關鍵酶
一、糖酵解途徑
二、三羧酸循環途徑
三、磷酸戊糖途徑
四、葡萄糖異生途徑
五、糖原合成與降解途徑
六、脂肪酸的合成與降解途徑
第四節代謝調節舉例
一、血糖平衡的調節
二、長期飢餓條件下的代謝調節
三、反芻動物酮症
四、脂肪代謝的另類調節
五、動物整體調節實例
第五節基因表達決定代謝及調節類型
第十三章核酸的分子結構
第一節核苷酸
一、核苷酸的分子組成
二、核酸中的核苷酸
三、核苷酸的其他功能
第二節核苷酸的代謝
一、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二、核苷酸的分解
第三節DNA分子的結構
一、多核苷酸的連線
二、DNA一級結構中核苷酸的組成及特點
三、DNA分子的二級結構——雙螺旋結構
四、DNA結構多樣性及鹼基順序中的特殊結構
五、DNA的三級結構——超螺旋結構
六、DNA一級結構的測定
第四節DNA和基因組、基因及染色體
一、DNA分子的大小
二、基因組及基因
三、染色體及端粒結構
第五節RNA分子的結構
一、RNA的類型
二、RNA的高級結構
第六節核酸的性質
一、核酸的溶解性
二、核酸的柔性與剛性
三、核酸的光學性質
四、核酸的變性與復性
五、分子雜交
第十四章DNA的生物學功能
第一節DNA的複製——DNA的生物合成
一、DNA複製的特點
二、DNA的複製過程
第二節DNA的損傷與修復
一、錯配修復
二、切除修復
三、直接修復
四、重組修復
五、差錯傾向修復
第三節DNA的轉錄——RNA的生物合成
一、轉錄是DNA基因的轉錄
二、雙鏈DNA中僅有一股被轉錄
三、RNA聚合酶
四、轉錄的過程
五、轉錄後RNA的加工與成熟
第四節真核生物的複製與轉錄
一、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複製的比較
二、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轉錄的比較
第五節催化活性RNA的發現
第六節RNA指導下的RNA和DNA的合成
一、RNA的複製
二、RNA的反向轉錄
三、端粒酶的功能
第十五章RNA的功能:翻譯——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第一節主要RNA的功能
一、mRNA——遺傳密碼
二、tRNA——解碼系統
三、rRNA——核糖體
第二節蛋白質合成的過程
一、原核生物蛋白質合成過程
二、真核生物蛋白質合成過程
第三節蛋白質的加工
一、蛋白質的摺疊
二、蛋白質的修飾
第四節蛋白質分子投送
第五節中心法則
第十六章基因表達的調控
第一節原核生物的基因表達調控
一、轉錄水平的調節
二、翻譯水平的調節
第二節siRNA和miRNA對基因表達的調控
一、siRNA對基因表達的調控
二、miRNA對基因表達的調控
第三節真核生物的基因表達調控
一、轉錄水平的調控
二、翻譯水平的調控
第十七章分子生物學技術
第一節DNA重組技術
一、DNA重組技術的基礎
二、DNA重組技術的基本過程
三、DNA重組技術套用實例
四、聚合酶鏈反應
第二節轉基因技術
第三節蛋白質工程
第四節體細胞克隆技術
第五節DNA指紋技術
第六節基因組學與蛋白質組學相關技術
一、基因組學
二、蛋白質組學
三、生物信息學
第十八章某些組織和器官的生物化學
第一節大腦的生物化學
一、大腦組成上的特點
二、大腦代謝的特點
三、神經遞質
第二節肌肉的生物化學
一、肌肉的組成
二、肌肉的收縮及調控機制
第三節結締組織的生物化學
一、纖維
二、基質
第四節肝臟的生物化學
一、肝臟的結構特點
二、肝臟的解毒作用
三、肝臟的排泄作用
第十九章血液的生物化學
第一節血液的化學組成
第二節血漿中的蛋白質
一、血漿蛋白質的分離方法與種類
二、血漿中的主要蛋白質
三、血漿蛋白的更新
四、營養、健康與血漿蛋白
第三節免疫球蛋白
一、抗原
二、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結構與分類
三、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合成
四、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學功能
第四節免疫化學技術
一、免疫擴散
二、免疫電泳
三、酶聯免疫吸附測定
四、免疫印跡測定或蛋白質印跡法
五、親和層析法
六、單克隆抗體
第五節紅細胞的代謝
一、紅細胞的化學組成
二、紅細胞代謝的特點
三、血紅蛋白的特點
四、血紅蛋白的合成與分解
第二十章乳和蛋的生物化學
第一節乳的生物化學
一、乳的組成
二、乳中主要成分的生成
三、初乳的特點
第二節蛋的生物化學
一、蛋黃的成分與形成
二、蛋清的成分與形成
三、蛋殼膜的形成
四、蛋殼的組成與形成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