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白水村位於鎮政府東北36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轄10個村民小組。漢、彝族雜居,至08年底有農戶243戶,有鄉村人口1005人。全村國土面積73.2平方公里,海拔1860米,年平均氣溫 13.5℃,年降水量 1708.5毫米,適合種植茶葉、核桃、烤菸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265畝,其中水田面積280畝,旱地面積985畝,人均耕地1.3 畝,林地97500畝。
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2.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7.7萬元;畜牧業收入19.5萬元;林業收入12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3萬元;工資性收入18.4萬元;其他收入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02元。2008年,糧食總產411100公斤,人均411公斤。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703.00畝(其中:田286.00 畝,地 1,417.00 畝),人均耕地 1.70畝,主要種植 水稻,玉米 等作物;擁有林地 97,500.0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00.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4.98 畝,主要種植 核桃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300.00 畝;荒山荒地 7,208.00 畝,其他面積 3,089.00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 217 戶通自來水,有 0 戶飲用井水,有 24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4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 107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2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8戶。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 18.0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36.00 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 14 輛,機車 9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1,703.00 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9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19 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24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0戶;建有小水窖 1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4 戶。該村農戶住房以 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有 243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2.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77.7萬元;畜牧業收入 19.5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701 頭,肉牛54 頭;林業收入 12 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 13萬元;工資性收入 18.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102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18.4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26人,在省內務工 24人,到省外務工 2人。
人口衛生
該村至08年底有農戶 250 戶,共鄉村人口 1005 人,其中男性 525人,女性 480人。其中農業人口 1005 人,勞動力 49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彝族、傣族混居地),其中 彝 族67人,傣 族 34人。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731人 ;享受低保 12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9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36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731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503.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2 人,在校學生23人,距離 鎮中學37.0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3 人,其中小學生14 人,中學生9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文地理
白水村位於鎮政府東北28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250戶,1005人。海拔1860米。國土面積 7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18畝,其中水田 1014.4畝,旱地303.6畝。主產松脂、畜牧、玉米。漢、彝族雜居。1所國小。
該村傍倚靛坑河水庫,有風雨橋、石板民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