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奴兒乾,亦稱“耦兒乾”、“努而哥”,或作“納爾乾”。奴兒乾都司, 是明朝在黑龍江下游設定的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等地區的最高地方軍政合一建制。明朝建立後,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在東北地區南部設定遼東都指揮司使。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明總兵官周興等進軍到腦溫江(今嫩江)、忽刺溫河(今呼蘭河)和斡朵憐(今依蘭縣城西馬大屯)一帶,海運漕糧派官招撫,始建衛所制,設指揮使和千戶。1409年(明永樂七年),明廷決定,升奴兒乾衛為奴兒乾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乾都司”,駐奴兒干城(今黑龍江下游黑龍江與亨滾河匯合處右岸的特林地方,即元朝征東元帥府的故地)。奴兒乾都司為地方最高一級的軍政合一建制,直隸於明朝中央政府。同時還開通了東西兩條驛道,保證文書傳 遞、貢賦糧餉的運送。明廷經常派遣欽差大臣到奴兒乾地區巡視。太監亦失哈從1411—1433年(明永樂九年至宣德八年)的22年中,曾10次前往視察,對都司、衛、所官員授予官職、印信,賞賜衣物錢鈔。並在奴兒乾都司的山頂上,修建了永寧寺,先後留有“敕建永寧寺記”和“宣德八年重建永寧寺記”兩塊石碑(現藏於俄羅斯海參崴博物館)。
管轄區域
奴兒乾都司管轄範圍西起鄂嫩河, 東至庫頁島,北達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和圖們江上游,包括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至庫頁島的廣大地區。大致包括了現在的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北部分及以西俄羅斯局部、烏蘇里江以東、外興安嶺及以北。轄區內廣置衛、所,作為都司所屬的地方軍政建制。在奴兒乾都司建立前後,1403—1409年(明 永樂元年至七年),陸續在松花江、嫩江、鄂嫩河、精奇里江、亨滾河和烏蘇里江流域設立130餘衛,到萬曆年間(1573—1620年),奴兒乾都司轄區內增加到衛384、所24、地面7、站7、寨1,通稱384衛。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以努爾哈赤為首的建州女真逐漸取代了明朝對黑龍江地區的統治。
成立背景
洪武年間,黑龍江下游奴兒乾地區的元朝故臣多率部納貢歸降。永樂元年 (1403年),明朝派行人邢樞等往諭奴兒乾,招撫諸部。二年,置奴兒乾等衛,其後相繼建衛所達一百三十餘個。永樂七年(1409年),在當地官員忽剌修奴的建議下,明政府決定設定奴兒乾都司,統轄各衛所。以東寧衛指揮康旺為都指揮同知,千戶王肇舟等為都指揮僉事。九年,太監亦失哈等領官軍千餘、巨船二十五艘,護送康旺等官員至亨滾河口對岸的特林地方,正式開設奴兒乾都司,是為明政府管轄黑龍江口、烏蘇里江流域的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朱棣一再強調黑龍江流域是“鎖鑰之地”。亦失哈曾奉命九上北海。在此期間,明朝在松花江上建成了造船廠,有著名的阿什哈達摩崖石刻為證。
摩崖石刻是明代阿什哈達摩崖石刻,位於吉林市豐滿區江南鄉阿什村的松花江北岸。
兩塊摩崖石刻分別為“摩崖閣”和“阿什亭”,兩處摩崖石刻詳細記 載了明代驃騎將軍、遼東都指揮使劉清3次率領數千官兵、工匠來吉林造船的具體時間,證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運糧基地。
“吉林市明清兩代造船廠的位置其實在兩個地方。”吉林市文化局文博處副處長張寒冰介紹,第一個地方是明朝時期的造船廠,地點在阿什哈達摩崖石刻附近,經過專家考察後有兩點證明,第一個證明就是兩塊明代摩崖石刻,其中有一塊是明朝驃騎將軍劉清第一次來吉林造船時刻的。
“當時松花江水位比現在高多了,阿什哈達摩崖下面應該都是江水,根本沒有道路,專家推測,劉清將軍應該是站在船上在山的半腰處刻的 字,因他不是什麼書法家,所以字刻得大小不一致,歪歪扭扭的。”張寒冰說,第二個證明是距離石刻不到5米遠的一處江崴子,有人曾在裡面挖出過明朝時期的船釘和船板。
“當時劉清帶人來到這裡造船,是因為這個地方盛產松木,而且水路交通發達,主要造漕船(運糧食用的船)、沙船(運送官兵的船)、戰船,每年造船50多艘。”張寒冰說,後來,明朝船廠在戰爭和清初的“封禁”中日漸湮沒。
歷史沿革
奴爾乾是元朝“征東元帥府”的舊址,明朝在這裡設“奴爾 乾都司”只是承舊制而已——與之類似的是匈奴在西域設定的“僮僕都尉”城後來被漢朝西域都護繼承(輪台)。
而元朝之所以在這裡設定“征東元帥府”,企圖通過韃靼海峽(今稱鄂霍茨克海峽),抄襲日本的北海道及東北地區。
元朝征日大將張成(他曾經參加征日本的行動,遇颱風後搜羅殘部順利回到元朝)率所部在奴爾乾地方屯田鎮守達一年之久。——更加溯其源流,奴爾乾所在的黑龍江口地區,在古代就是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庫頁島、北海道和大陸黑龍江流域的物品交易點,在長時期內,都是貿易區,這個職能在清代還是存在,當時北海道的蝦夷人就從這個途徑從中國輸入絲織品,再傳至日本,被日本人叫做“蝦夷錦”。
史料記載
清代《黑龍江通志綱要》載 :“黑龍江省金石文字之可考者,有《得勝陀紀功碑》,出肇州沙土中,為金代金石。又奴兒乾《永寧寺碑》及《重建永寧寺碑》,為明代所立,今皆淪失。案《魏書》烏洛侯,其國西北有魏先帝舊墟石室,太武帝遣中書侍郎李敞告祭,刻祝文石室之北而還,實為黑龍江石刻見於史傳之始,惜今已無可考。又康熙初,墨爾根地方掘井得石,文曰莫來耕,系唐年號。此外惟遼金官印及唐宋古錢數物猶存,其餘殘滅者何限。乃至康熙二十八年分界碑,亦復為人遷移,可嘆甚矣!近聞大賚新出土有遼匡義軍印,當考查保存,並為補入志中。黑省東封,古多爭戰,實為漢唐來兵力所及。
余嘗巡邊至洮南,過突泉,聞有殘石,刻漢隸大將軍字樣,意必衛青出塞,偏師所及,留此殘跡,而漢使徐自為築城鄣列亭至盧朐,尤為漢 時兵力已及黑境之證,紀功勒石,豈遂無人。迨至遼金元,文事武功,後先繼盛,遺蹟流傳,亦多古物。余修省志,文獻無征,而金石一類尤寥寥可數,安得好古之士隨處留心,採訪徵集,續輯成編,庶足為考古者之一助歟!”
統治情形
都司的主要官員初為流官,後為世襲。管轄範圍西起斡難河(今鄂嫩河),北至外興安嶺,東抵大海,南接圖們江,東北越海而有庫頁島。其境內的蒙古、女真、吉里迷、苦夷(苦兀)、達斡爾等族人民,多以漁獵為生。轄區內分置衛所,明朝政府還任命各族首領掌各衛所,給予印信,仍其習俗,統其所屬,以時朝貢。貢物有海東青、貂皮、馬匹等土特產品,相當於內地的賦稅。明政府在元代驛站的基礎上,恢復了奴兒乾通往內地的驛傳,密切了奴兒乾同明廷的政治聯繫、經濟往來和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主要幹線是海西東水陸城站,北起都司治所特林之西的滿涇站,中經四十五個驛站,南抵底失卜站(黑龍江雙城縣境內),經遼東都司直達北京,全長達兩千五百公里。1434年(宣德九年)之後,其史料不可考。衛所一直存在,仍奉明廷為主。
奴兒乾都司與內地統治方式不同,主要是採取歷代封建王朝統治邊疆時較為常見的羈縻方式。永樂七年(1409年)明政府設定奴兒乾都指揮使司。
奴爾乾都司是地方最高一級的軍政合一統治機構,直隸於明朝中央政府。
明代東北絲綢之路
東北亞絲綢之路的巔峰時期(公元1403年——1911年)東北亞絲綢之路進入中國歷史上“明、清”500年巔峰時期,十五世紀我國歷史上的明朝是東北亞絲綢之路進入巔峰時期(1403年-1424年)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奪取皇位後,銳意進取,積極擴張。為此,他改變祖訓禁絕之旨,幾乎同時開闢了可與“張騫絲路”媲美的兩條 絲綢之路:一條是著名的“鄭和七下西洋”的海上絲綢之路;另一條就是“ 亦失哈九上北海”的東北亞絲綢之路。
朱棣(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便在黑龍江下游設奴兒乾衛,招撫海西、建州、野人女真首領歸附,初步完成了明朝對東北的統一。從這年起,他先後六次派遣內官鄭和率舟師出使西洋諸國,經營中國南海諸島。同時,為了鞏固東北領地,又設立了奴兒乾都指揮使司,管轄黑龍江、精奇哩江(今俄羅斯結雅河)、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及庫頁島(今俄羅斯薩哈林島)等地土著居民。為此,他派遣明代女真官亦失哈九次前往巡視,從而使沉寂了近百年的東北亞絲綢之路再度復甦、輝煌。
永樂皇帝朱棣為什麼有此動議,這要從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說起。據《明實錄》載:“永樂二年二月,忽剌溫等處女真野人頭目把剌答塔來朝,置奴兒乾衛,以把剌答塔、阿剌孫等四人為指揮同知,古驢等為千戶所鎮撫。”永樂七年,朱棣決定設奴兒乾都司,以東寧衛指揮康旺為都指揮同知,給兵二百護印,千戶王肇舟等為都指揮僉事,管轄奴兒乾及海外苦夷諸民,歲貢海東青鷹、貂皮等物。
亦失哈,又叫亦信,海西女真人,明朝著名內官。(與鄭和齊名的明代探險家)為了完成這次 遠征,他在今天的吉林市南郊松花江畔一個叫阿什哈達的地方,費時一年,製造了25艘巨船。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春,他統率千餘官兵,乘坐著滿載布帛絲綢、糧食器具等物資的巨船,乘著春天的季風,揚帆起航,浮江而下。從松花江駛入黑龍江,不捨晝夜,直下奴兒乾。
這次遠征,相當順利,沒有遭遇任何反抗的記錄。抵達奴兒乾後,亦失哈召見了當地居民,“賜男婦以衣服、器用,給以穀米,宴以酒食”。宣布“敕諭”,“授以官爵印信,賜以衣服,賞以布鈔,大齎而還。依上興立衛所,收集舊部人民,使之自相統屬。”並與康旺、王肇舟、佟答剌哈等官員在一個叫特林的地方(今俄羅斯蒂爾)開衙設府,設立了明朝最北部的官府——奴兒乾都司。當時的盛況,後來被他們自己刻在了永寧寺碑上:“永樂九年春,特遣內官亦失哈等,率官軍以前餘人,巨船二十五艘,……開設 奴兒乾都司。”
公元1412年(永樂十年),永寧寺碑記載:“冬,天子復命內官亦失哈等載至其國。”剛從奴兒乾回京分亦失哈,風塵僕僕重返 阿什哈達造船,於次年春第二次巡視奴兒乾。這次,他不僅帶去大批衣服器用等物品,而且做了兩件永載史冊的大事:一件是“親抵海外苦夷”,登上了庫頁島,巡察了大明王朝最東端的領土。並以朝廷欽差的身份,接見“自海西抵奴兒乾及海外苦夷諸民”,宣示朝廷對苦夷的關懷。另一件是帶去一批工匠,在滿涇站修建了一座永寧寺,勒石建碑,上刻“敕修永寧寺記”。記載了明朝建立奴兒乾都司、興建永寧寺和自己巡視該地區的經過。
明代史料表明,從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到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的二十多年間,亦失哈九次(一說十次)奉命巡撫奴兒乾,沒用武力,便征服了奴兒乾及海外苦夷諸民。他的武器不是刀槍,而是糧食、絲綢、器物。
公元1432年,明宣宗宣德七年,亦失哈最後一次巡撫奴兒乾。這是明王朝最為隆重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派使臣到黑龍江下游地區進行宣撫,也是亦失哈人生歷史最輝煌的一頁。此事,《重建永寧寺記》有記載,《明實錄》上也有記載:“遣中官亦失哈等往奴兒乾處,令都指揮劉清領兵松花江造船。”關於劉清造船,還見於阿什哈達摩崖石刻:“宣德七年二月卅日,劉清造巨船五十”這是亦失哈一下奴兒乾船隊的兩倍,所率官兵也是兩倍,即二千人。
五十艘巨船浩浩蕩蕩行駛在江上,逶迤四五十里,每船乘40人,還要裝載朝廷賞賜給奴兒乾各部族頭領的物品:布帛綢緞、器具、酒和糧食。根據宣德二年亦失哈第六次下奴兒乾時的記載,一次運往“奴兒乾官兵三千人。人給行糧七石,總為二萬一千石。”(《明宣宗實錄·卷三十一》)每艘船上的貨物重量應不少於60噸,可見明王朝對奴兒幹部族的賞賚是相當豐厚的。
在奴兒乾,亦失哈見“民皆如故”,獨永寧寺破毀。破壞寺廟者被捉,“皆怵懼戰慄”,以為要被處死。亦失哈表現了大國使者的風範,好生柔遠,進行安撫,“特別寬恕,斯民謁者,仍宴以酒,給以布物,愈撫恤。”(《重修永寧寺記》)維護了奴兒乾地區的穩定。
亦失哈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勸說女真部族首領派使團向明王 朝效忠朝貢。他的說服相當成功,當地的酋長們紛紛回響,尋著元朝的海西東水陸城站,在江邊的森林和草原上,趟出了一條更加漫長的絲綢之路。
由於明朝採取了賞大於貢的政策,使朝貢的隊伍日益頻繁,不斷擴大。女真的納貢使團來到中原,不僅得到豐厚的金銀、絲綢、糧食和其他用品的賞賜,還獲得了在中原進行貿易的機會。於是,大批的絲綢、絹、薴絲襲衣、金織以衣等物品,源源不斷地進入黑龍江流域,那裡的人們則與日本進行貿易,中國的絲綢變成了“蝦夷錦”,這種交易持續到清朝中葉。
明代的東北亞絲綢之路路線,南起於雙城市石家古城,走阿城,經賓縣鳥河,沿松花江迤儷北上,於黑瞎子島入黑龍江,直抵黑龍江入海口,共10城45站(在我國境內有8城23個站)。
水路為單行線: 江南-北京-開原(絲關)-阿什哈達-松花江-黑龍江-韃靼海峽-庫頁島-日本北海道;
陸路為往返皆可的路線:江南-北京-開原(絲關)-底失卜站(海西東水陸城站第一站,黑龍江省雙城市石家古城)-阿木河站-尚京城(阿城市金上京古城)-海胡站 -扎剌奴城和魯路吉站-伏答迷城站-海留站-扎不拉站-伯顏迷站-能站-哈三城哈思罕站-兀剌忽站-脫亨站-斡朵里站-一半山站-托溫城滿赤奚站-阿陵站-柱邦站-弗思木城古佛陵站-奧里迷站-弗踢奚城弗能都魯站-考郎古城可木站-乞列迷城乞勒伊站-莽吉塔城藥乞站(黑瞎子島、狗站第一站)-奴合溫站(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乞里吉站-哈剌丁站-伐興站-古伐替站-野馬兒站-哈兒分站-撒魯溫站-伏答林站-馬勒亨古站(俄羅斯共青城梅奇勒屯)-忽林站-虎把希站-五速站-哈剌馬吉站-卜勒克站 -播兒賓站(俄羅斯沙文斯克)-弗朵河站-別兒真站-黑勒里站(俄羅斯特林南)-滿涇站(奴兒乾都司,黑龍江下游亨滾河口)-黑龍江口-渡海-囊哈爾衛(庫頁島北部東海岸)-拉喀-哈剌馬吉站-渡海-拉喀(庫頁島北部東海岸)-兀列河衛(庫頁島北部西海岸)-波羅河衛(庫頁島中部西海岸)-白主(庫頁島最南部)-渡海-宗古(日本北海道稚內)。
中國絲綢的魅力於是便出現了山丹貿易。山丹,是庫頁島、北海道人對黑龍江下游少數民族的稱謂。北海道的阿依努人(蝦夷人)為了獲得中國絲綢,通過換貨等方式,開展了山丹交易。,中國絲綢從北海道流入日本。日本把庫頁稱作“北蝦夷地”,故而把中國絲綢稱之為“蝦夷錦”。
永寧寺、 廟街 與阿什哈達摩崖文化遺址
永寧寺,是1413年(永樂十一年)明朝宦官亦失哈在巡視奴兒乾都指揮使司所轄地區時,在奴兒乾都司官衙所在地附近原有觀音堂的基礎上所修建的一座供奉觀世音菩薩的佛寺,位於黑龍江入海口附近的奴兒干城(清朝稱廟街,亦作廟屯,今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北山上。
1409年(永樂七年),明朝在奴兒乾地區設立了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地方軍政機構--奴兒乾都指揮使司。明成祖朱棣派女真族宦官亦失哈作為欽差太監多 次前往奴兒乾都司巡視,宣諭撫慰當地人民,以便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管理。亦失哈於1413年(永樂十一年)第三次巡視奴兒乾都司,決定在該都司治所所在地附近原有觀音堂的基礎上修建一座供奉觀世音菩薩的佛教寺廟,並命名為“ 永寧寺”。永寧寺建好後,亦失哈在其上豎立了一塊石碑(永樂碑),上刻《永寧寺記》碑文,上面記載著明朝建立奴兒乾都司的史實及亦失哈本人前兩次巡視的過程,以紀念永寧寺的修築。亦失哈於1432年(明宣宗宣德七年)第十次巡視奴兒乾都司時,發現原先建立的永寧寺已經毀壞,於是重建了永寧寺,並於次年(1433年)在其上再次豎立了一塊石碑(宣德碑),上刻《重建永寧寺記》碑文,記載了重建永寧寺等情況。亦失哈所立的這兩塊碑被合稱為永寧寺碑。
廟街
中國古稱為 廟街、廟爾、廟屯。在滿語中,miyoo是廟的意思,gašan為村莊的意思,因此地曾有明朝所設立的永寧寺因而得名。劃歸俄國後,其俄語名音譯為“尼古拉耶夫斯克”,用來紀念俄國皇帝尼古拉一世。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的地圖將其標記為“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但是各地華人仍然普遍使用“廟街”作為名稱。日本則稱此地為尼港。該地曾先後被唐、遼、金、元、明、清等中國王朝統治,元明兩朝稱為奴兒干城,是元征東元帥府、明奴兒乾都司治所所在地。
廟街的由來:永樂十一年(1413年),明朝官員亦失哈在奴兒干城(奴兒乾都指揮使司治所所在地)特林北山原有觀音堂的基礎上興建了一座供奉觀音的寺廟,祈願奴兒乾地區與人民永世昌寧,故名“永寧寺”。勒石為碑,作“永寧寺記”。記述自己奉明成祖之命,巡視奴兒乾,撫慰各部民眾以及修建永寧寺的情況。碑身左右兩側分別用漢、女真、蒙、藏四種文字,鐫刻“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歷經兩朝21帝近400個春秋,生活在黑龍江口的百姓們對此碑仍敬若神明。亦可見永寧寺碑對當地居民的巨大影響。因為奴兒干城有永寧寺和永寧寺碑,所以這個黑龍江入海口的村鎮自清代起被中國人稱之為廟街,亦作廟屯、廟兒﹑廟爾。隨著清朝的衰落,清政府在康乾時代定下的巡視東北邊境的制度,也逐漸荒廢。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根據1858年所簽訂的《璦琿條約》及1860年所簽訂的《中俄北京條約》,廟街及其他外東北領土割讓予俄羅斯帝國。
阿什哈達摩崖
明朝兩摩崖文字碑,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東南9公里郊區江南 鄉阿什村的松花江北岸山上,記述了明朝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清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年)三次率軍至此造船運糧和兩修龍王廟之事。這就是古稱“船廠”的由來。
阿什哈達摩崖為明代兩摩崖文字碑,第一碑刻於斷崖絕壁中部較為突出的長方形青灰色花崗岩石之上,說明吉林造船基地是連結京師、遼東都司與奴兒乾都司的紐帶,同時也證明吉林舊稱"船廠"應始自明代。
摩崖文字周圍有一上圓下方碑形刻線,碑文記述了明遼東指揮使劉 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 年)三次率軍至此。第一次時修建龍王廟,第三次兼任造船總兵官又重修龍王廟。
《明實錄》卷90載:“比進中官亦失哈等,往使奴兒乾等處,令都指揮劉清領軍松花江造船運糧。今各官還朝,而軍士未還者五百人。”摩崖碑文證明吉林市是明朝造船運糧基地,對經營黑龍江流域和開發東北起到了重要作用。
摩崖由來
劉清第一次來松花江督造糧船的第二年,在絕壁上刻下幾行字:“甲辰丁卯醜。驃騎將軍、遼東都司都指揮使劉。大明永樂拾玖年,歲次辛丑正月吉。”此為第一碑。明遼東指揮使劉清於十二年間先後三次來到此處,為此,將過程再次詳細記錄,便有了石刻第二碑
,碑文內容為:“欽委造船總兵官、 驃騎將軍、 遼東都司 都指揮使 劉清,永樂十八年領軍至此,洪熙元年領軍至此,宣德七年領軍至此。本處設立龍王廟宇,永樂十八年創立,宣德七年重建。宣德七年二月三十日。”
全面收縮
仁、宣二宗,相對於太祖、成祖二帝,可謂守成之君。而且鑒於永樂末期, 明朝對蒙古阿魯台的連年征伐政策,仁、宣二宗開始著手明朝的內治,放棄了對蒙古軍事上的征伐政策,通過一系列的外交手段和經濟手段,維繫著與蒙古的朝貢關係。而蒙古方面,雖然仍處於分裂狀態,但是卻孕育著統一的因素,而且也因忙於統一蒙古的步伐,無暇南顧。在此情況下,雙方都極力地維繫著和平通好關係。此外,二宗在放棄了軍事征伐政策後,開始著手戰略收縮,放棄安南、內遷奴兒乾、解散下西洋人員。仁、宣二宗對蒙古軍事上的不作為政策,為蒙古統一局面的形成創造了有力的外部環境,為土木堡之變埋下了伏筆。而長期威脅明朝的河套之患中的北虜套寇也是土木堡之變後所出現的。
三衛的南下始於明宣德五年間,正統初年已住牧於明薊遼邊外的瀟 河、老哈河一帶,並活躍於整個漠南地區;據《蒙古源流》載:也先俘明英宗後“置於烏齊葉特之暖地養之”③。即烏齊業特是蒙古史籍中對三衛的稱呼。而據和田清先生考證,明英宗被俘後一直在瓦刺知院伯顏帖木兒營,隨其營往來活動於大同邊外的東勝(今內蒙古托克托縣)、豐州(今呼和浩特市)、九十九泉、官山(今卓資縣北)、昂兀腦兒(今安固淖兒)、即寧海子(今集寧南黃旗海)一帶④。可見在蒙古人的記憶中,這一地區在正統年間就是兀良哈三衛的住牧地,至天順、成化年間三衛的遊牧地就完全固定下來了。自明宣德年間開始蒙古各部開始南遷,至嘉靖末年最終形成了漠南蒙古各部。其中經歷了兀良哈三衛南徙、北虜入套、左翼蒙古南遷這三個階段。
然而宣宗在文治上雖然無愧賢君。其武功則未能相稱。成祖時期的極限擴張對財政造成了一定負擔,邊疆事務也讓政府頗感繁雜,而宣宗對此常常用最簡單的方式處理。
大明共二直隸,十四承宣布政使司,宣宗即位後,放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天下始有十一三省之名.是為宣宗一大罪。自永樂五年(1407年)布告天下諸國設交趾布政使司以來,雖屢有叛亂,但成祖以大軍一往,都旋即掃平。20年以來、其地已承大明教化甚深,不在雲南、貴州之下,忽然棄之,天下震驚。
宣德二年(1427年)交趾叛亂首領黎利詐稱陳氏有後,宣宗雖知道其詐,但仍決定藉此息兵.自交趾撤離軍民官吏,廢交趾布政使司。次年黎利復奏稱本不存在的陳氏後人已死,請封黎氏。至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終於冊封黎利之子黎麟為安南國王。
帝國放棄交趾後,對南洋的影響力大為減弱,外番多不來朝貢。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再命鄭和出師海外,是為第7次下西洋,也是最後的一次,此後大明的遠洋水師逐漸衰微,飄揚在印度洋的大明旗幟,漸成幻夢。並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舊港宣慰司、西南土司也相繼被滅或叛亂。
東北方向在成祖時期開拓極遠,設奴兒乾都司於黑龍江口,轄區遠至 南西伯利亞,其地極北苦寒,道路不便,女真人也多有叛亂。至宣德末年,宣宗逐放棄開拓西伯利亞的計畫,內遷奴兒乾都司於三萬衛(今遼寧開原)。於是帝國在東北方向的擴張停滯,大致為直接管理遼寧,而對以東和以北的女真部落以衛所制度進行統治。至明末女真興起,逐亡天下,宣宗亦有責任焉。
宣宗以休養生民為念,不再繼續發展成祖的擴張事業,不能深責,在天下全盛之時施行收縮政策,令人遺憾。
1434年(宣德九年)之後,其史料不可考。但衛所一直存在,仍奉明朝為主。原設立的管轄、各個衛所極遼東都司仍然還在,至萬曆年間東北衛所增加到384所,以對當地實行羈縻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