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忠厚老實的主人喬恩帶加菲貓去看獸醫, 獸醫甜心莉絲給了喬恩另一個小傢伙——小狗歐迪,少根筋的歐迪喜歡追著自己尾巴,直到把自己搞得頭暈腦脹,狠狠撞上牆,莫名其妙一陣狂吠,這些可愛的小動作讓喬恩熱烈歡迎它成為一家人,歐迪的到來讓加菲貓的世界徹底顛覆,恨得牙痒痒的加菲貓,偷偷下定決心,非好好惡整這隻笨狗不可。因此當這隻倒霉的小獵犬掉入地方惡霸黑皮恰曼手中,你可以想像加菲貓如何開心。但它“比一點點再多一點”的內疚感油然生起,覺得自己該為歐迪的綁架案負點責任。要讓整日無精打采、懦弱又自我為中心的加菲貓坐起身來,進入備戰狀態,出發營救歐迪,還真是困難。現在,加菲貓正處在連它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處境:全力搶救歐迪!這場救助毆迪的冒險把喬恩和莉絲給拉在一塊,加菲貓的貓國好夥伴:可愛的奴奴和冷艷的阿玲也加入行列;但最重要的還是,這讓加菲貓和歐迪成為最最最要好的朋友,雖然它們打死都不會承認。
(海報來源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喬恩(Jon) | 布瑞金·梅耶 | 翟巍 | 加菲主人 |
莉絲(Liz) | 詹妮弗·洛芙·休伊特 | 詹佳 | 獸醫甜心 |
加菲(Garfield) | ---- | 比爾·默瑞、劉風 | 喬恩的貓 |
嗨皮·查普曼(Happy Chapman) | 史蒂芬·托布羅斯基 | 王肖兵 | ---- |
溫德爾(Wendell) | Evan Arnold | 吳磊 | ---- |
克里斯多福·梅洛(Christopher Mello) | Mark Christopher Lawrence | ---- | ---- |
Miss Ace Hardware | Vanessa Christelle | ---- | ---- |
播音員 | Daamen J. Krall | 吳剛 | ---- |
狗主人#1 | Rufus Gifford | ---- | ---- |
狗主人#2 | Randee Reicher | ---- | ---- |
狗主人#3 | Ryan McKasson | ---- | ---- |
狗主人#4 | Susan Moore | ---- | ---- |
貝克夫人(Mrs. Baker) | 伊芙·布倫特 | ---- | ---- |
Roy the Lodge Member | Bill Hoag | ---- | ---- |
Deputy Hopkins | 麥可·蒙克斯 | ---- | ---- |
Security Officer | 梅爾·羅德里格斯 | 余冠廷 | ---- |
小女孩 | 朱麗葉·歌莉婭 | 葉露 | ---- |
老人 | Ben Krokek | ---- | ---- |
紅帽 | Fabio Serafini | ---- | ---- |
Cop | Jerry Hauck | 胡平智 | ---- |
Steward | 伊萬·哈爾姆斯 | ---- | ---- |
Information Agent | Annalea Rawicz | ---- | ---- |
工程師#1 | Danny Gil | ---- | ---- |
News Reporter | Leyna Nguyen | ---- | ---- |
工程師#2 | Frank Payne | ---- | ---- |
工程師#3 | Joe Ochman | ---- | ---- |
Raccoon Lodge Member | Joe Bays | ---- | ---- |
Older Woman | Danna Hansen | ---- | ---- |
Frank | Joseph Edward Taylor | ---- | ---- |
Larry | John F. Schaffer | ---- | ---- |
Technician (as Ariel Joseph Towne) | Ariel Joseph Towne | ---- | ---- |
Little Girl's Dad | Joseph Hale | ---- | ---- |
Louis | ---- | 尼克·卡農 | ---- |
Persnikitty | ---- | 艾倫·卡明 | ---- |
Nermal | ---- | 大衛·艾根伯格 | ---- |
Luca | ---- | 布拉德·加內特 | ---- |
Spanky | ---- | 吉米·坎摩爾 | ---- |
Arlene | ---- | 黛博拉·梅辛 | ---- |
Dad Rat | ---- | 理察·坎德 | 余冠廷 |
Mom Rat | ---- | 黛布拉·喬·拉普 | 葉露 |
Kid Rat | ---- | Jordan Kaiser、任偉 | ---- |
Kid Rat | ---- | Wyatt Smith | ---- |
Kid Rat | ---- | 艾莉森·斯通勒 | ---- |
Drunken Conventioner (客串) | 吉姆·戴維斯 | ---- | ---- |
大狗 | ---- | 崔傑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約翰·戴維斯(John Davis)、Michele Imperato、John Kilkenny、Neil A. Machlis、Brian Manis |
導演 | 皮特·休伊特(Peter Hewitt) |
副導演(助理) | Basil Grillo、Rusty Mahmood、Michele Panelli-Venetis、Matt Rebenkoff、Mark Trapenberg、Mark Vargo |
編劇 | 吉姆·戴維斯(Jim Davis)、喬爾·科漢(Joel Cohen)、亞歷克·索科洛(Alec Sokolow) |
攝影 | 迪恩·康迪(Dean Cundey) |
配樂 | 克里斯多福·貝克(Christophe Beck) |
剪輯 | Peter E. Berger、Michael A. Stevenson |
選角導演 | Brennan Dufresne、麗莎·布賴莫·加西亞(Risa Bramon Garcia) |
配音導演 | 王建新 |
藝術指導 | Alec Hammond |
美術設計 | Suttirat Anne Larlarb |
服裝設計 | Marie France |
視覺特效 | 丹·迪利奧(Dan Deleeuw) |
布景師 | 蓋瑞·費蒂絲(Gary Fettis) |
演職員表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角色介紹來源
音樂原聲
歌曲名稱 | 創作 | 演唱 |
《Holla》 | Shaunna Bolton,Leroy Batler,Rick Carey,Jesmé Kelly,Kendal Stubbs | Baha Men |
《9 To 5》 | Dolly parton | - |
《Call Me Super Bad》 | James Brown | - |
《Naranja》 | Andrew Kaiser | - |
《I Got You (I Feel Good)》 | James Brown | James Brown |
《Kibble Kat Theme》 | Andrew Kaiser | - |
《I'll Be》 | Omerit Hield,Sam Hollander,Maivin Prosper,Dave Schommer | O S Xperience |
《Hey Mama》 | Will Adams,Anthony Henry | Black Eyed Peas |
《Yakety》 | Jerry Leiber,Mike Stoller | - |
《Pattys Theme》 | Andrew Kaiser | - |
《New York State Of Mind》 | Billy Joel | - |
《I Feel Love》 | Euel Box | - |
《The Lassie Theme》 | Les Baxter | - |
《Far From Home:The Adntures Of Yellow Dog》 | John Scott | - |
《Baked Beans》 | Tim Boland,MatthewSchoenfeld,Sam Ratzer | Tim Boland |
《Honky Cat》 | - | Elton John |
《Hound Dog》 | - | Elvis Presley |
《What's new pussycat》 | - | Tom Jones |
《Wild Thing》 | - | Cheap Trick |
《Cats Vs Dogs》 | - | Matthew Sweet |
《Stray Cat Strut》 | - | Stray Cats |
《Fat Cat Keeps Getting Fatter》 | - | Squirrel Nut Zippers |
《Talk To The Animals》 | - | Sammy Davis Jr. |
《Walking The Dog》 | - | Rufus Thomas |
《Atomic Dog》 | - | George Clinton |
《More Than A Friend》 | - | All Too Much |
《Happy Together》 | - | The Turtles |
《You've Got A Friend》 | - | Al Green |
音樂原聲來源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 |
Davis Entertainment |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美國/USA | 2004年6月11日 |
中國/China | 2004年12月17日 |
中國香港/Hong Kong | 2004年7月29日 |
加拿大/Canada | 2004年6月11日 |
哥倫比亞/Colombia | 2004年6月25日 |
紐西蘭/New Zealand | 2004年7月8日 |
阿根廷/Argentina | 2004年7月15日 |
墨西哥/Mexico | 2004年7月16日 |
巴西/Brazil | 2004年7月16日 |
英國/UK | 2004年7月30日 |
巴拿馬/Panama | 2004年7月30日 |
愛爾蘭/Ireland | 2004年7月30日 |
菲律賓/Philippines | 2004年8月4日 |
斯洛維尼亞/Slovenia | 2004年8月5日 |
以色列/Israel | 2004年8月5日 |
波蘭/Poland | 2004年8月6日 |
冰島/Iceland | 2004年8月6日 |
丹麥/Denmark | 2004年8月6日 |
法國/France | 2004年8月11日 |
斯洛伐克/Slovakia | 2004年8月12日 |
捷克/Czech Republic | 2004年8月12日 |
土耳其/Turkey | 2004年8月13日 |
韓國/South Korea | 2004年8月13日 |
愛沙尼亞/Estonia | 2004年8月13日 |
瑞士/Switzerland | 2004年8月18日 |
埃及/Egypt | 2004年8月18日 |
比利時/Belgium | 2004年8月18日 |
葡萄牙/Portugal | 2004年8月19日 |
瑞士/Switzerland | 2004年8月19日 |
德國/Germany | 2004年8月19日 |
荷蘭/Netherlands | 2004年8月19日 |
瑞典/Sweden | 2004年8月20日 |
芬蘭/Finland | 2004年8月20日 |
奧地利/Austria | 2004年8月20日 |
菲律賓/Philippines | 2004年8月25日 |
阿聯/United Arab Emirates | 2004年8月25日 |
巴林/Bahrain | 2004年8月25日 |
阿曼/Oman | 2004年8月25日 |
匈牙利/Hungary | 2004年8月26日 |
挪威/Norway | 2004年8月27日 |
保加利亞/Bulgaria | 2004年8月27日 |
西班牙/Spain | 2004年9月1日 |
俄羅斯/Russia | 2004年9月8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2004年9月16日 |
希臘/Greece | 2004年9月17日 |
喬治亞/Georgia | 2004年9月18日 |
科威特/Kuwait | 2004年9月22日 |
南非/South Africa | 2004年9月24日 |
義大利/Italy | 2004年9月24日 |
日本/Japan | 2004年10月1日 |
泰國/Thailand | 2004年10月14日 |
印度/India | 2004年11月5日 |
製作公司、上映時間 來源
票房收益
《加菲貓》於2004年12月1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三天票房為500萬人民幣 ;在經過2005年元旦三天的假期後,總票房已過千萬 。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加菲貓的論調可能有違於人們的正常理論,但正是它的諷刺與幽默讓世界人喜歡。 (新浪網評)
影片中,加菲貓仍然堅守它那語出驚人的獨特魅力和人性化的自由享樂主義,以至在多處爆笑情節中,觀眾會完全被它征服。 (深圳商報評)
加菲貓可愛的形象配合巧妙的真人表演,引起了許多觀眾興趣。電腦設計的動畫寵物與真人逼真的表演,成為《加菲貓》的看點。 (騰訊網評)
片中加菲貓造型可愛、動作逗趣,影片的故事情也輕鬆幽默。 (人民網評)
總而言之,加菲貓的第一部電影可能沒有那么有趣,但它仍然有很多觀看的樂趣。 (美國獨立電影專刊評)
( 劇照來源 )
中肯評價
《加菲貓》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幾乎完美的無害的娛樂,很可愛、友善,但不推薦八歲以上的人去觀看。 (《帝國》雜誌、《波特蘭俄勒岡人報》評)
影片清淡、精巧、但會被瞬間遺忘。 (《華盛頓郵報》評)
負面評價
《加菲貓》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災難、粗魯的,無趣的啞彈。 (《 紐約郵報 》、 《 娛樂周刊 》評)
這根本不是電影,這是一種行銷策略,為的是推銷毛絨玩具和爆米花罷了。 (《西雅圖郵訊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