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國慶節的誕生與發展(1867—1942)

加拿大國慶節的誕生與發展(1867—1942)

本書將回顧1867年至1942年間加拿大國慶節從誕生到發展的歷史。通過對這段歷史的追溯,將展現出對當代人而言理所當然存在的“政治紀念日”的意義不僅在不斷變化,其本質則是作為一種容器。這種容器中包含了紀念日的娛樂功能和政治功能的辯證一體的關係,也包含了不同族群的認同訴求與作為整體的國家認同之間的競爭性合作。

作者簡介

朱聯璧,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歷史學)、碩士(世界史),於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歷史系取得博士學位。2012年起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英帝國與大英國協史、民族與民族主義、全球史與公眾史學。已發表各類學術論文、譯文、書評等十餘篇,報刊與新媒體雜文數十篇。另有合譯專著一本,參著若干。課題“英帝國與民族國家認同互動視野下的‘帝國日’研究(1897—1976)”獲201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資助。

目錄

緒論 定義與路徑
第一節 國慶節的定義與功能
第二節 加拿大國慶節的研究前史
第三節 研究路徑
第一章 發明傳統:加拿大國慶節的源起(1867—1879)
第一節 聖施洗約翰日:從宗教節日到加拿大人的民族節(1624—1866)
第二節 維多利亞日:新型政治紀念日的誕生(1854—1866)
第三節 加拿大國名的由來
第四節 1867年開國慶會
第五節 1869年加拿大國慶節立法的失敗
第六節 1868—1878年加拿大的國家建構和國慶節活動
第七節 1879年《自治領日法》(Dominion Day Act)的出台
小結 權威的轉移與內蘊張力的傳統的發明
第二章 創新實踐:發展中的自治領日慶祝(1880—1914)
第一節 大型慶典的發展:聖施洗約翰會的創新(1874—1880)
第二節 自治領日議會召集問題
第三節 推陳出新的自治領日慶祝活動
第四節 地方與帝國大慶中的自治領日
第五節 自治領日的符號與意義闡發
小結 政治紀念日的實踐、符號與意義的發展
第三章 亦喜亦哀:大慶之年與世界大戰(1915—1927)
第一節 自治領日議會召集問題
第二節 1917年金禧慶典
第三節 1918—1926年的自治領日慶祝活動
第四節 1927年鑽禧慶典的籌備
第五節 1927年鑽禧慶典
小結 自治領日慶祝活動的中心化
第四章 走向國際:海外的自治領日慶祝(1892—1927)
第一節 倫敦自治領日晚宴(1892—1913)
第二節 自治領日慶祝的國際迴響(1893—1913)
第三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1914—1926)
第四節 走出加拿大的鑽禧慶典(1927)
小結 加拿大國慶節活動的空間擴展
第五章 競爭協調:不同族裔群體的訴求與節日(1881—1927)
第一節 1881—1927年的聖施洗約翰日慶祝
第二節 華工在加拿大的境遇(1881—1923)
第三節 僑恥日的誕生(1924—1926)
第四節 1927年鑽禧慶典對僑恥日的影響
小結 作為表達認同工具的紀念日
第六章 形成傳統:鑽禧慶典的影響(1928—1942)
第一節 議會辯論中的自治領日
第二節 加拿大各地的自治領日慶祝活動
第三節 海外自治領日慶祝的情況
第四節 自治領日與對手們的互動
小結 加拿大國慶節慶祝傳統的固化和發展
結語 作為認同建構與表達工具的加拿大國慶節
附錄一 縮略語表
附錄二 1867—1942年加拿大曆任總督名錄
附錄三 1867—1942年加拿大曆任總理名錄
附錄四 1880—1942年加拿大曆任駐倫敦外交事務高級專員名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