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彩壺

加彩壺

加彩壺,製造年代:清,材料:紫砂,收藏地:江蘇省泰州市博物館。

名稱

加彩壺加彩壺
加彩壺
製造年代:
材: 紫砂
收藏地: 江蘇省泰州市博物館

介紹

紫砂器的裝飾手法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帖花繪畫、雕刻、加彩等幾種。其中,“加彩”是指在燒成的紫砂器上加以色釉彩繪,再經過低溫烤制,而生產的釉彩紫砂器。
最初的紫砂器是不加彩的,明代正德、萬曆年間的紫砂器都是沒有加彩的。它們皆素燒,不上釉,運用調砂、嵌砂、鋪砂等技法,產生細梨皮、龍砂等種種不同的質感。而紫砂,也並非只是紫色,民間稱之為“五色泥”,它本身泥色已分為朱赤、藍綠、淡黃、紫褐等顏色,又有團泥(即段泥),甚富光澤,就算是無釉燒制,也同樣能質潤而美。因此,紫砂器一般是不施釉的,僅憑藉其自身的天然色澤,已極為高雅,只有少數紫砂器採用釉色裝飾。
施用釉色裝飾紫砂器,是一種把陶都宜興的紫砂工藝和瓷都景德鎮的釉上彩工藝結合起來的嘗試,它隨著工藝美術上講求工巧妍麗,重華彩與裝飾的傾向的發展應運而生。它始創於清代雍正年間,而盛行於清朝乾隆時期。這種滿潑、滿浸的裝飾,破壞了紫砂器所固有的樸素、自然的特點,因而,從乾隆年以後,紫砂加彩就逐漸衰退了。
隨著紫砂加彩的發展,出現了一批加彩名手,如王南林、楊友蘭、邵基祖、邵德馨、邵玉亭等,都曾為宮廷做過加彩紫砂器。
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正是紫砂業的全盛時期。這時的加彩紫砂製作名手,不僅注意色調和紋飾,也十分注意器物的造型,有龍紋高身壺、平益壽圓壺、印包壺、藍地粉彩梅鵲壺、雙連五方壺、粉彩山水壺等,雖然都加彩,卻不掩其造型之美。
現藏於江蘇省泰州市博物館的這件加彩壺,選用精細紫砂泥,胎質堅緻,器表平滑潤澤。壺體呈扁圓柱形,中腹稍收內弧。口及底部漸收,折肩,斂口,下腹折收,有圈足,短流且直,壺把上圓下方。扁圓形的壺蓋及鈕與壺體相協調。造型比例勻稱,形態美觀穩重。壺體周身加彩,施以深淺藍琺瑯彩。壺蓋及壺鈕繪花卉、如意紋;肩部施一周回紋,回紋外為一周如意紋;腹部繪一周寬頻花卉卷草紋,近底改飾變形的蓮瓣紋;流和壺把繪卷草紋。加彩細巧,色澤清透,加彩色調與胎質本色對比協調、相輔相承,在紫砂加彩工藝上,實為上乘佳作。
市場估價:人民幣70,000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