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威廉斯(Williams,M.),劉學惠 等 著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60019697
出版時間:2003-03-01
裝幀:平裝
紙張:膠版紙
所屬分類:圖書 > 外語學習 > 外語教學/學術著作圖書 > 語言文字 > 語言學
內容簡介:
本書原著1997年出版,作者M·威廉士和R·布爾登是兩位分別來自套用語言學和教育心理學兩個為同領域的英國學者。本書所建立的理解教與學過程的“社會建構主義模式”是對上述理論的整合與詮釋。“社會”一詞在這裡取其微觀意義,即“人與人相互關係的”、“群體的”等含義,而不是與政治、經濟密切相關的巨觀意義上的“社會”。社會建構主義模式的要義是:知識是由個人自己建構的,而不是由他人傳遞的,但這種建構發生在與他人交往的環境中,是社會互動的結果;該模式確認了學生、教師、任務、環境四個方面的多種因素學習過程的影響,而處在中心位置的當然認識建構的主體——學生,後三者則構成的學習中的中介因素和外圍環境,對學習者的個人知識建構著極為重要的思想精華,特別注重學習者的全人發展——除認知發展外,還有以元認知為特徵的學習能力的發展、積極的自我概念和個性品質的發展。本書在闡明社會建構主義的一般思想的同時,將其與語言教學的特殊問題相聯繫,試圖幫助讀者將教育心理學的新觀點、新思想套用於對語言教與學過程的認識理解、乃至實際行動中。 在當前我國外語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推進的形勢下,本書所揭示的思想對我們外語教育工作者的啟示意義至少有以下五點: 1、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提供過程與經驗,由學生自己進行意義的建構,而不是令其接受現成知識、直達結果。 2、除了提供過程和經驗,教師還應成為學習者和這種過程與經驗之間的中介體:引導學習者對有意義的刺激作出合適的反應、幫助他們理解任務的意義和目標、促進他們形成控制自己行為的意識、信心和能力以及為他們創造適宜的心理環境等。 3、外語教學要富有教育性,必須使學習過程充滿真實的個人意義。交際法使大家懂得了“信息溝”,學會了做“意義性練習”,然而什麼樣的“信息”和“意義”對學習者個有價值?本書告訴我們:必須與學習者自己背景經驗和現實處境有聯繫。 4、外語教學的教育性還體現在促進學習者全人的發展:除語言本身的學習外,還有學習能力的發展、積極的情感因素和健康人格的發展。後者同樣是我們外語教師面對的重要任務。 5、本書倡導教師對自己教學行動的反思,將那些隱含在行動中的個人理念外顯出來,從而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識和進行適當的自我調整,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本書主要以從事各級各類外語教學工作的教師對對象,讀者當然也可包括從事外語教師與培訓的培訓者、管理者和語言教學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