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劍橋歐洲經濟史(第3卷)》:本卷《中世紀的經濟組織和經濟政策》則分析了隨著經濟活動領域與重點的變化,經濟組織方式與政府政策的相應轉變與調整。大體說來,《劍橋歐洲經濟史》可以分為三部分:其一,前三卷構成《劍橋歐洲經濟史(第3卷)》的第一部分,主要探討歐洲經濟從中紀向現代的轉變,即是什麼因素決定了是歐洲經濟而不是其他地區的經濟率先完成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以及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不同經濟活動領域所發生的變化。其中,第一卷《中世紀的農業生活》探討了農業與農民生活的轉變過程;第二卷《中世紀的貿易和工業》則探討了歐洲內部不同國家之間經濟聯繫的渠道與轉變;第三卷《中世紀的經濟組織和經濟政策》則分析了隨著經濟活動領域與重點的變化,經濟組織方式與政府政策的相應轉變與調整。事實上,近年來非常活躍的新制度經濟學就是通過對這一時期歐洲經濟轉變的重新解釋而建立起自己的理論體系的。其二,第四卷和第五卷構成了該書的第二部分,其重點是探討歐洲作為一個整體在16世紀和17世紀的對外擴張以及歐洲的工業革命。其中,第四卷《16世紀、17世紀不斷擴張的歐洲經濟》主要分析經濟成長與發展賴以進行的外部環境,即人口增長、科學思想與成就、價格、貿易模式與貿易線路、勞動力供應、大規模公司的組建以及重商主義理論與政策等;第五卷《近代早期的歐洲經濟組織》則主要分析工業生產的核心機制、信貸機制、國際貿易機制以及國家作為生產者、消費者以及財政當局的功能等。作者的這一內容安排實際上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即歐洲國家在現代經濟中的突出地位早在工業化開始以前就已經確立了,僅僅從工業化自身並不足以回答為什麼歐洲國家在長達三百餘年的時間裡一直支配著世界經濟的發展。
其三,《劍橋歐洲經濟史(第3卷)》的第三部分由第六卷、第七卷和第八卷組成,主要研究和分析工業革命以來包括美國與日本在內的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其中,第六卷《工業革命及其以後的經濟發展:收入、人口及技術變遷》重點分析工業革命展開的外部因素;第七卷《工業經濟:資本、勞動力和企業》則主要分析現代工業經濟成長的內部因素,如資本、勞動力以及企業家資源的供應等,並且主要是按國家展開分析的,包括英國、法國、德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美國、日本和俄羅斯等;第八卷《工業經濟: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的發展》主要分析工業革命以來歐洲國家的社會經濟政策及其演變。因此,大體上說,這一部分的三卷主要分析工業化的基礎條件、增長因素以及政府政策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