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有

劉金有,男,漢族,廣西桂林市陽朔縣人,陽朔縣文聯副主席、縣攝影家協會主席。

簡介

劉金有,廣西桂林市陽朔縣人,20年來,作為一位從事新聞報導和攝影創作者,劉金有背著相機走遍了家鄉的山川田野、街頭巷尾。清澈的灕江水、繁華的西街給了他豐富的創作靈感,他用鏡頭捕捉生活中多姿多彩的閃光瞬間和美麗多情的陽朔山水。20年來,他在《人民日報》、《人民畫報》、《中國攝影》、《人民攝影》、《廣西日報》等400多家報刊雜誌、電視台、網站上發表圖片、文章5000多幅(篇),獲獎100多次。其中《同心協力》獲第21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銅牌獎和第十三屆佳能杯“亞洲風采”攝影大賽三等獎;《灕江綠如油》獲首屆全國環保杯影展銅牌獎;《好朋友》獲全國旅遊攝影大賽一等獎;《聽課》獲幸福杯全國新聞攝影大賽一等獎……5月25日-6月3日,劉金有作為廣西攝影師的唯一代表(全國共10名代表),受邀免費參加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和貴州省銅仁地委、行署聯合舉辦的中國梵淨山(國際)攝影大賽創作活動。6月28日-7月4日,由中宣部文藝局、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攝影藝術展覽》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辦,劉金有的《豐收年》成為該展覽展出作品之一。

詳細

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劉金有體會到拍好一幅成功的作品雖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沒有生活的經歷和嫻熟的攝影技巧,機會來到眼前也把握不住。只有多做生活的有心人,勇於追求和探索,美就在身邊,成功就在眼前
200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劉金有用他的鏡頭圓了一位女孩的大學夢。2004年8月28日,一位女孩手持廣西中醫學院錄取通知書到白沙鎮政府請求資助。這女孩叫韋潤萍,父親因搶救落水兒童光榮犧牲,母親改嫁,姐弟3人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靠養豬、養雞、養鴨艱難度日……2004年,韋潤萍考上了大學,可連吃飯都成問題的家庭如何能承擔她上大學的費用呀。了解情況後,當時在白沙鎮政府工作的劉金有寫了一篇報導——《烈士女兒想圓大學夢》。該稿件先後在《人民日報》、《廣西日報》、《桂林日報》、《陽朔報·內參》刊登,引起強烈社會反響,許多熱心人紛紛解囊,甚至有廣東、深圳等地的熱心讀者也加入了為韋潤萍圓大學夢的捐助行列。至2004年9月3日,韋潤萍獲得了上萬元的捐款,如期到廣西中醫學院報到。
黎金榮是陽朔鎮高洲村委的一個女孩,她從小體內長有結石,當她18歲時,身高只有1.2米。由於家庭貧困,就算肚子痛得滿地打滾,黎金榮也無法湊足動手術的費用。獲悉黎金榮的困境後,劉金有寫了有關黎金榮的文章在《南國早報》、《桂林晚報》刊登,南寧、桂林等地的熱心人紛紛為黎金榮捐款。其中,桂林太平洋保險公司把準備用於舉辦公司成立五周年慶典的費用全部捐給了黎金榮,為黎金榮作手術的醫院也減免了黎金榮一半的手術費用……目前,黎金榮痊癒並結了婚
劉金有攝影獲獎作品有《灕江漁歌》、《月亮媽媽傳奇》、《水中行》、《今日真高興》、《營救外國遊客》、《營救外國遊客》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