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赤符

劉赤符

劉赤符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寫作教育工藝學”、“中學語文的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 2、他用三個教學思想貫串自己的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從傳授型教學向創造型教學轉型,學生的“學”從接受性學習向創造性學習轉型,教學必須以實踐為中心。 劉赤符教授在所擔任的“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方面課程的教學中,創造性地進行了“新時期高師中文專業與中學語文教學的對接研究”。

基本信息

劉赤符教授,男,生於1945年4月,湖南常德人,中共黨員。1968年

畢業於湖南師範學院中文系, 1977年從中學調入原常德師專中文系任教,1981年評為講師,1987年評為副教授,1993年評為教授,現任教於湖南文理學院中文系。多次被選舉擔任中國寫作學會理事與常務理事、湖南寫作學會副會長、全國高師寫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教學委員會主任等學術職務。

主要成果

赤符教授有4項成果獲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1989年教學成果“中文專業作文科學化系列訓練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授予國家級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獎優秀獎;2001年教學成果“寫作教學流派的創建”由湖南省教育廳授予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3年教學成果“中學語文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由湖南省教育廳授予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4年擔任主持人的教學成果“新時期高師中文專業與中學語文對接研究”獲得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他曾多次獲政府頒發的省、國家級獎勵:199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2年評為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994年獲曾憲梓教師獎二等獎(排名第三,是該次評獎湖南省獲獎等級最高、排名最前者);1995年被評為湖南省勞模;2001年被評為湖南省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

主要研究領域

劉赤符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寫作教育工藝學”、“中學語文的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已出版專著7種:《寫作怎樣成才》(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散文寫作入門》(廣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文學評論寫作工藝》(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出版)、《實用論文寫作》(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文秘寫作新稿》( 海南出版社2001年出版);《中學語文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遠方出版社2002年出版);《高師中文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研究》,遠方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25.8萬字,(與吳傳飛、肖小勇合著,寫作全書五分之三)。在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吉林等地多種專業刊物發表論文140餘篇:代表作品如《創建寫作教學流派》《中文專業作文科學化系列訓練法》《中文專業創造型寫作教育工藝》(以上三文均載武漢《寫作》)、《論創造型套用寫作教學模式》《論市場經濟條件下寫作教學的轉型》(以上兩文均載吉林《套用寫作》)、《中學語文素質教育的個性特徵》《中學語文課文深層次啟發式教學的方法與規律》《談農村國中語文教學如何“轉軌”》(以上三文均載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學語文教學》)、《中學語文創造型教學的基本特徵》(載山西《語文教學通訊》、長沙《湖南教育》)《談寫作成才的基本過程》(載南京《人才》)、《工作研究型調查報告的寫作》(載上海《秘書》)。

教學方式

劉赤符教授在所擔任的寫作課教學中,從寫作教學理論、寫作教學工藝、寫作教學方法與寫作教學手段四個方面初步創建起獨具特色的寫作教學流派:1、他發表有關寫作教學理論的教學論文7篇,並通過教學實踐與探索,初步構建起“以實踐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為目標,以寫作教育工藝為訓練方法,以多媒體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的獨具特色的寫作教學理論。2、他用三個教學思想貫串自己的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從傳授型教學向創造型教學轉型,學生的“學”從接受性學習向創造性學習轉型,教學必須以實踐為中心。根據以上三個方面的教學思想,他把寫作理論與寫作訓練的教學組織成有機結合的教學鏈,立足實踐培養學生寫作的實踐能力與創造精神,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寫作教學工藝。3、在教學方法上他努力實現了由“講授型”教學轉向“訓練型”教學,由“技能型”教學轉向“思索型”教學,由“教師灌輸型”教學轉向“學生主體型教學”三個“轉型”,使教學獲得好的效果。4 、他創造性地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從1999年上期開始所教全部課程的全部內容都使用多媒體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現已製作完成①基礎寫作②文秘寫作③學術論文寫作④套用寫作⑤新聞採訪寫作⑥中學語文名家、名師、名法研究⑦中學語文多媒體課件製作技巧⑧中學語文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等8門課程全部內容的多媒體課件。
劉赤符教授在所擔任的“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方面課程的教學中,創造性地進行了“新時期高師中文專業與中學語文教學的對接研究”。1、研究對接對象,建立關於中學語文素質教育的科學的系統的理論,提出實踐中學語文素質教育的科學的有效的方法。包括:⑴確立一個“核心”,即“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核心地位;⑵倡導兩個“轉型”,即教師從傳授型教學向創造型教學轉型,學生從接受性學習向創造性學習轉型;⑶提出三個“學習”,即①學習“名家”; ②學習“名師”;③學習“名法”。2、瞄準對接核心,遵照“新課標”,進行中學語文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實驗。為實踐與運用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的理論,他瞄準這一“核心”,在湖南省常德市一中分“綜合素質”“語文素質”兩個方面,“做人”素質、創新素質、審美素質、思維素質、心理素質、學習素質、閱讀素質、作文素質八個項目,進行了相關的實驗。3、探索對接途徑,提出與中學語文教學的“五對接”,進行高師中文專業與中學語文素質教育接軌的教改實驗,包括⑴高師中文專業文學課程與中學語文教學的對接、⑵高師中文專業文學理論課程與中學語文教學的對接、⑶高師中文專業寫作課程與中學作文教學的對接、⑷高師中文專業語言學課程與中學語文教學的對接、⑸高師中文專業語文教學論課程與中學語文教學的對接,形成了相關的理論。

做人準則

劉赤符教授的座右銘是:認真地做人,認真地做事,認真地過每一分鐘。他的教學心得是:教師對學生的作用主要不是傳授知識,而是教學生學會創造性地思索,並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的做人。他曾自題聯語:“誠摯為人始能人生無愧,認真做事終會事業有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