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1932-1937年 在武昌三小、五小、天門乾驛國小、開封師範附國小習。
1938-1942年 在四川重慶國中、四川合川國立二中國中部學習。
1942-1945年 在四川江津國立九中高一分校學習。
1946-1950年 在湖北農學院農藝系畢業。
1950-1952年 任湖北農學院助教、輔導員。
1952-1955年 任華中農學院助教,講師,中共總支委員,系支部書記等。
生平介紹
劉紀麟,湖北省天門市乾驛鎮人,1926年3月5日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3歲時,母親去世,靠父親微薄的薪金維持生活,6歲開始上學,學習勤奮,名列前茅。9歲時,父親突發腦溢血病逝,隨繼母回天門老家。因生活困難,又到姑父家寄住,幾經波折,多次轉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他在乾驛鎮國小畢業,後轉到舅父肖勞先生(著名詩詞書法家)家寄住,並隨其全家入川避亂。在舅父母的接濟下,先後就讀於重慶市立國中、合川國立二中國中部和江津國立九中高一分校,抗日戰爭勝利後返回武漢,1946年秋考入湖北農學院農藝系,1950年畢業。
1945年秋季投考大學前,為生活計劉紀麟曾在四川江津《民言日報》任編輯,當時正值抗日勝利,國共和談,毛澤東主席親臨重慶主持和談,會見各界知名人士,發表了著名的《沁園春》詞,全國出現空前的民主氣氛,人心振奮。他堅持收聽和編輯新聞,極大地激發了他追求民主進步的思想。在大學階段,正值國民黨撕毀和平協定,解放戰爭爆發,全國學生運動蓬勃發展,他積極投入“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的民主運動,並被選為學生自治會理事,在地下黨的領導下參加護校保產,迎接解放的活動。新中國成立後繼續擔任學生會主席,1949年8月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畢業後,劉紀麟留校擔任助教兼政治輔導員。1952年秋院校調整,湖北農學院併入華中農學院,他先後擔任助教、講師兼院中共總支委員,系支部書記。1955年秋考入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部,1956年底到1960年10月在蘇聯烏克蘭農學院研究生班學習,從事玉米育種研究,併兼基輔市中共留蘇學生總支書記,獲農業科學副博士學位。回國後繼續在華中農學院(今華中農業大學)擔任講師,1966年作為中國農業代表團團員赴阿爾巴尼亞訪問考察,1978年全國恢復技術職稱評定後任副教授,1980年任教授,1983至1984年作為訪問教授赴美國密蘇里大學從事玉米遺傳育種合作研究一年,198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指導教師。1990年他選育的恢復型雄性不育胞質玉米新品種華玉2號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劉紀麟曾擔任華中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糧食作物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農業組副組長,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旱糧專業組組長,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等社會職務。
主要論著
烏克蘭森林草原地帶玉米育種原始材料的組建
1 劉紀麟.《烏克蘭森林草原地帶玉米育種原始材料的組建》(俄文).農業科學副博士論文,1960
玉米雄性不育系研究初報
2 劉紀麟.《玉米雄性不育系研究初報》.見:華中農學院宜昌分院玉米育種組編.遺傳與育種,1976(5):18~19
與多基因抗性互作效應研究
3 李建生,劉紀麟.《玉米對大斑病單基因抗性與多基因抗性互作效應研究》,作物學報,1984,10(3):155~162
改進玉米雄性不育系雜交種育種的途徑
4 劉紀麟.《改進玉米雄性不育系雜交種育種的途徑》.見:華中農學院玉米育種組編.湖北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玉米資料選編,1979,32~41
與組織抗氰呼吸關係的研究
5 夏濤,劉紀麟.《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性與組織抗氰呼吸關係的研究》.中國農業科學,1988,21(5):39~43,等。
技術成就
劉紀麟從1956年留學蘇聯期間起,便開始玉米遺傳育種的研究。1960年學成回國後,當時正處在三年困難時期,憑著對玉米育種的熱愛和對事業的摯著追求,在既無經費又無助手的艱苦條件下,著手進行華中農學院的玉米育種研究,並將工作的重點放在玉米雄花不育的研究上。“文化大革命”期間,即使在受到政治衝擊的情況下,他仍然堅持試驗,保住了育種材料,未致研究工作中斷。經過多年努力到1970年實現了T型不育細胞質三系配套,1970年底劉紀麟被下放到華中農學院宜昌分院,在湖北省農業廳和宜昌行署的支持下,開始繁殖和示範三系雜交組合。
70年代初玉米小斑病T小種在世界範圍內流行,使玉米雄花不育的育種研究受到巨大衝擊,1972年宜昌地區也突發T小種小斑病,T型細胞質受害嚴重。當時玉米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跌入低谷,許多單位紛紛下馬,停止了玉米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他頂住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以鍥而不捨的精神立即轉入新型胞質抗病玉米不育系的研究。通過擴大育種材料和南繁加代措施,在海南陵水發現了唐徐型玉米雄性不育胞質,每年冬季他都要親自下海南島參加育種工作。經過5年10 個世代的選育,終於在1977年育成育性穩定的質核雙抗的唐徐型雄性不育系,並提出了利用細胞質和細胞核雙重抗性防治玉米小斑病的新思路。1980年由他親自培育的新型的恢復型抗病雄性不育胞質雜交種華玉1號問世,這是“文化大革命”後國內第一個正式通過區試和鑑定的新型玉米不育胞質雜交種,在湖北省科委和教委組織的成果鑑定會上,國內專家給予了高度評價。80 年代中期,劉紀麟領導的研究小組又育成恢復型玉米雄性不育雜交種華玉2號,在鄂、皖、湘等省大面積推廣,累計種植面積300多萬畝,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90年代又育成華玉3號恢復型玉米雄性不育胞質雜交種,形成了特點鮮明的華玉品種系列,已與有關種子公司合作生產種子,加強示範推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開展雄花不育性套用研究的同時,劉紀麟還十分重視雄花不育性的基礎性研究。他指導研究生建立了中國自己的玉米雄花不育胞質分類體系,還深入到細胞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水平研究玉米雄花不育的機理。劉紀麟先後在國內有影響的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有關玉米雄花不育性的研究論文10餘篇,對於發展中國玉米雄花不育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