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華[新疆建設兵團48團八連職工]

劉玉華[新疆建設兵團48團八連職工]

劉玉華,男,漢族,1942年出生,山東文登市人,新疆建設兵團四十八團八連職工,他是師園林系統湧現出的眾多靠園林業致富帶頭人當中一位典型代表。1995年被農三師評為勞動模範。

人物事跡

劉玉華1967年從山東文登來四十八團,1972年到1979年,整整八年的園林工作中,他幾乎把全部精力和時間都用到了果園上,一份汗水一份收穫,由於幾年獲得比較好的收成,他所帶的八連園林班曾獲集體三等功一次。各級領導的鼓勵使劉玉華信心倍增,於是他對八連果園作出了長遠打算,並要以八連果園為榜樣,帶動全團的園林事業迅速上一個新台階。這在當時,也算是一個雄心壯志,可好景不長,在那個年代,由於種種原因,水果沒有市場,生產無人過問,園林生產成了團場的包袱,劉玉華就象泄了氣的皮球拍不起來了,不得已,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自己辛勤耕耘多年的果園,改行去開拖拉機。

1983年改革開放給四十八團這塊沉睡的土地帶來了勃勃生機,劉玉華又回到了自己闊別3年多的園林事業上,開始了他以前未能實現的長遠打算和計畫.1983年劉玉華調到園林後,就承包了無人承包的80畝蘋果園,並貸款買了“鐵牛”拖拉機,帶領全家拉走果園鹼土4000多立方,先後施入優質羊糞400多噸,對果樹進行細緻的整形和修剪,三年使果園產量連續遞增,到1988年,他連本帶息還了貸款,還獲利潤3.5萬元,終於甩掉了貧困的帽子,並為今後果園發展和擴大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1993年團園林部門發現了這棵苗子,將連續兩年虧損的八連果園包給了劉玉華,劉玉華承包後,當年給企業上交利潤6.5萬元,並連年超產。1995年他共承包了180畝果園,果品總產量390噸.他嘗到科學管理果園的甜頭,他不僅堅持經常翻閱,而且還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並且結合實際,總結整理出十幾條易懂的果園生產管理的順口溜,供園內工作人員遵照執行。他每天要將自己在書本上學到的新知識運用於實踐,人們可以經常看到劉玉華在園林生產管理階段,每天第一個走進果園,看看這個枝條,瞧瞧那串花,好像醫生給病人看病那樣認真,不斷觀察,仔細觀察,不了解他的人還以為他有神經病。果園管理的每個環節,劉玉華都嚴格按照科學要求進行,他承包的果園結得一年比一年多,經濟效益一年比一年高。

大膽投入是劉玉華成功的有效途徑,科學技術武裝了劉玉華的頭腦,使他了解果樹的生理性及生長規律,使投入有了科學依據,多年來,部分果農不懂科學,不學科學,不用科學,憑著自己的老經驗管理果園,給果樹少上肥或不上肥,還散步說果樹上肥多了會燒死,個別人甚至把連隊配發給果園的化肥、油渣賣掉,結合給果園造成虧損,即坑了公家,也騙了自己。而劉玉華卻沒有這樣做,他運用科學知識大膽向果園投資,1995年他買了15噸化肥,8噸油渣和300多噸羊糞,全部施入果園。多投入才能多產出,這是一條不可辨駁的事物發展規律,由於劉玉華捨得大量投入,所以,三年來,他的果園結果多,且個大質量好,品級高,連續超額完成任務,效益猛增。不斷提高果品質量,是劉玉華成功的關鍵所在。為了搞好質量,使果品上等級,他除下決心徹底消滅介殼蟲外,還改變往年用草簾蓋果的做法,採取了用白棉布蓋果的新措施,同時認真總結了以往果品質量上不去的經驗教訓,在收穫季節,制定出一整套果品採摘,援運,包裝的規章,工作中認真執行,嚴格把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