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劉澤濤,1972年韶山火車站建成時,那鐵軌就鋪在劉澤濤家的老屋地基上,那時的劉澤濤剛剛站在藝術的起跑線上。與毛澤東同鄉雖然沒有給劉澤濤帶來什麼優越感,但那條鐵路穿山越水延向廣闊,倒有點象徵劉澤濤的人生軌跡,仿佛預示著他的藝術之路將走向成功.
人生經歷
1955年,年僅12歲的劉澤濤考入湖南省零陵高級農校。從此,這個山沖里的農家孩子背負起簡單的行李,開始了他獨自闖蕩的生活之旅。在學校,劉澤濤是文藝活動的積極分子,愛好文學,愛好繪畫,常在學校刊物和校報上露兩手。那時的劉澤濤俄語學得好,他想過當翻譯家,也想過當畫家,卻從未想過要當攝影家。
1959年,劉澤濤回響黨的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來到衡南縣車江農技站工作。他在鄉下跟農民學種田,和農民一起浸種育秧,一起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廣闊的農村生活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青的山,綠的水,廣袤的田野,純樸的人,眼前的一切常使他有一種最初的藝術衝動。他開始學習攝影,買了一架舊照相機,用舊家具自己拼做了一個暗房,用缽子、碗筷等代替沖洗工具,用省下買肥皂、香皂的錢,每周進城買一個膠捲。當他第一次抱一大疊相片送到《湖南日報》時,編輯卻只選用了其中的一張。正是這一幅處女作的發表,使劉澤濤的創作激情一發而不可收拾。從此往後連續幾年,《湖南日報》幾乎天天收到劉澤濤的作品,隔三差五又有他的作品見報,甚至一天發他幾幅作品。
1974年,劉澤濤調入衡南縣文化館。這時,他逐漸從新聞攝影轉向了藝術攝影創作。從《歡迎新戰友》被選入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開始,高檔次的藝術攝影作品層出不窮。《蘆花箭影》、《碧浪輕舟》、《專業戶》、《波的鏇律》、《生命之源》、《山莊》、《升華》、《水韻》等許多高品位作品相繼參加全省、全國影展並獲獎。《衡陽八景之一——岳屏》參加全國當代中國僑鄉影展,並赴多倫多、巴黎、舊金山等地展出,—些報刊雜誌亦相繼有文章介紹劉澤濤的作品和人物事跡。如今劉澤濤的名字和主要事跡已入選《中國攝影家大辭典》、《中國文藝家傳集》等書刊。
對於一個縣的文化館員來說,劉澤濤取得這樣大的藝術成就可謂來之不易。六十年代,劉澤濤的孩子都很小,夫妻又分居兩地,他是又當爹又當媽,一面拉扯孩子,一面擠時間,擠生活費學習攝影。小小的暗房不通風,他曾經整夜不出暗房因缺氧而昏倒,直到天亮後微風送來一絲新空氣才甦醒。調入文化館之前,他也曾因潛心求藝而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直到1974年後,他才算有了—個較安穩的創作環境。不過,無論什麼困難,始終都未能動搖劉澤濤那顆執著的心。一有空閒,他必定會拿起他那心愛的相機,一遇機會,他必定會千方百計獵取鏡頭。反覆的琢磨,反覆的實踐,使他的藝術功底不斷厚實。
自稱“泥腿桿子”的劉澤濤,特別鍾情于山水,鍾情於土地,到廣闊的田野上,他仿佛魚兒入了大海。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一人一牛,一蓑衣一竹笠,甚至一禽一獸,他都遇而有感,感而有發。
是泥土造就了他,是磨難造就了他。一句話,是生活造就了他。
成就
《碧浪輕舟》
獲湖南省文學藝術創作獎,《歡迎新戰友》選入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生命之源》參加中國農村攝影大獎賽獲二等獎,《波的鏇律》參加上海第三屆國際藝術展覽並赴巴西參加聯合國環境保護署展覽,《春鬧彩棚》、《升華》、《山莊》、《波的鏇律》、《生命之源》入選第一、二、三屆全國環境攝影展覽獲優秀獎,《人民保險》參加全國“保險杯”邀請賽獲優秀獎。《衡陽八景之一——岳屏》參加當代中國僑鄉攝影展,在國內九大城市展出,並赴多倫多、巴黎、舊金山展出。
其他作品
發表於《國際攝影》、《大眾攝影》、《攝影世界》、《中國攝影家作品精華》、香港《東方攝影》、《建國五十周年湖南省攝影作品選》、《世紀之光獲獎作品選》、《中國攝影報》、《光與影》、《農民畫報》、《廣東畫報》、《湖南畫報》等刊物,獲獎作品280多幅。
藝術生涯
編入《中國攝影家大辭典》、《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攝影家全集》和《世界美術家傳》,評為衡南縣“有突出貢獻科技人才”稱號,獲中國攝影家協會頒發從事攝影三十年“榮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