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濤[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學者]

劉永濤,生於武漢市。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者。1978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外文系。1987年進入復旦大學研究生院深造,於1990年和1994年分別獲碩士和博士學位。曾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政治系、香港大學美國研究中心、英國杜倫大學政治系作訪問研究。著有《當代美國社會》(2001年)、《安全政治視角的新拓展》(2002年);合編《美國問題研究》(第一輯)(2001年)、(第二輯)(2002年)、(第三輯)(2004年);合譯《艱難的抉擇:美國在承認新中國問題上的爭論》(2000年)。在中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約50篇。

簡介

目前在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政府與政治、美國對外政策,以及國際關係理論。

主要著作

劉永濤譯:《美國和諸大國:21世紀的世界政治》,2007年01月

倪世雄、劉永濤主編:《美國問題研究》(第三輯),時事出版社,2004年1月版。,2004年02月

劉永濤著:《安全政治視角的新拓展》,北京:長征出版社,2002年12月年出版。,2003年10月

倪世雄、劉永濤主編: 《美國問題研究》第二輯,時事出版社 2002年11月,2003年04月

主要論文

劉永濤:語言與國際關係:拓展政治分析的新視角,《世界經濟與政治》,2011年第7期

劉永濤:構建安全威脅:美國戰略的政治選擇,《世界經濟與政治》,2010年第6期

劉永濤:簽字與聲明:一個鮮為人知的美國總統單邊政策工具,《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7期

劉永濤:“東北亞地區主義語境下的中美關係”,《國際觀察》,2008年第3期

劉永濤:“話語作為(不)安全實踐:理論、語言和‘邪惡軸心’”,《世界經濟與政治》,2008年第5期

劉永濤:“理解含義:理論、話語和國際關係”,《外交評論》,2007年第2期

劉永濤:“重新思考朝鮮核問題:安全與身份”,《世界經濟與政治》,2007年第3期

劉永濤:“中美安全政治關係的可能走向”,《復旦學報》,2007年第1期

劉永濤:“中美安全政治關係的可能走向”,《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巴瑞·布贊、劉永濤:“中美”:“中國崛起過程中的中日關係與中美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第7期

劉永濤:“語言、身份建構和美國對外政策話語中的‘邪惡論’”,《國際觀察》,2005年第5期

劉永濤:“後現代主義與後現代國際關係:一個基本考察”,《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第7期

劉永濤:“伊拉克‘戰爭動員’:對美國總統話語權的一種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第6期

劉永濤:“語言、社會建構和國際關係”,《現代國際關係》,2004年第11期

劉永濤:“批判與重建:對安全政治的新思考”,《現代國際關係》,2002年第8期

劉永濤:“美國對華政策中的認同政治:一個案例分析”,《國際觀察》,2002年第1期

劉永濤:“文化與外交:戰後美國對外文化戰略透析”,《復旦學報》,2001年第3期

劉永濤:“美國總統、國會與‘飛彈防禦計畫’”,《國際觀察》,2001年第3期

劉永濤:“90年代美國國會與總統關係的變化及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太平洋學報》,2001年第3期

劉永濤:“冷戰後美國對外文化戰略透析”,《現代國際關係》,2001年第5期

劉永濤:“批判與重建:批判理論與國際關係研究”,《國際觀察》,2000年第6期

劉永濤:“當代西方建構主義趨向評析”,《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第9期

劉永濤:“規範、認同和中美安全合作前景”,《世界經濟與政治》,1999年第1期

劉永濤:“試論美國對外政策分析領域的若干變化”,《國際觀察》,1999年第1期

劉永濤:“西方現實主義理論與建構主義批評”,《世界經濟與政治》,1998年第11期

劉永濤:“後現代主義思潮與西方國際關係理論”,《歐洲》,1998年第5期

劉永濤:“冷戰後美國自由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繼續爭論”,《國際觀察》,1998年第2期

劉永濤:“美國對華政策中的國會與總統”,《國際觀察》,1997年第4期

劉永濤:“試論西方‘戰略文化’思潮”,《國際觀察》,1996年第6期

劉永濤:“馬漢及其‘海權’理論”,《復旦學報》,1996年第4期

劉永濤:“美國國會改革遊說制度”,《國際展望》,1996年第2期

劉永濤:“美國學者關於經濟制裁問題的幾種觀點”,《國際觀察》,1995年第4期

劉永濤:“當前美國政府的對外政策走向”,《探索與爭鳴》,1995年第8期

劉永濤:“人類社會正面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國際社會的邊緣問題評析”,《探索與爭鳴》,1994年第8期

劉永濤:“一年來柯林頓政府的國內文化政策”,《國際觀察》,1994年第2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