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青

劉武青

劉武青,男,1947年8月28日生,重慶開縣人。畢業於四川建築材料工業學院(西南科技大學前身)中專部地質與勘探專業,重慶市中藥材公司計算機室工作,中國發明協會、重慶市發明協會會員。刻苦鑽研科學技術,已申報專利40餘項,其中一項公開號為CN86103299A、向全世界公開的時間是1987年,名稱為“建立電磁力減輕物體重量概念的教具”的發明專利,在此說明書中,劉武青已經明確提出“反引力效應”即驗證萬有引力和電磁力統一的具體方案並進行了常規磁體失重實驗。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外電報導外國人是在1991年提出此事,在1996年偶然得到驗證,當時外電對此1991年提出及1996年偶然得到驗證事件稱為“劃時代”、“偉大意義”,此事及此專利公開說明書在《科技日報》、《中國專利報》、《重慶電視台》有詳細對比報導。1999年12期美國《科學》雜誌刊登專業科學工作者對劉武青最早提出反引力效應、首先發現磁場失重狀態的說法表示贊同。另外,劉武青首先提出萬有引力定律應改名,劉武青因發明成績突出,事跡被載入《中國當代發明家辭典》、《無花果》等書籍,省、市、國家級別報刊多次報導,多次獲省、市“為‘七五’建設出成果作貢獻”、“先進個人”等獎勵和稱號,並獲重慶市自學成材三等獎、四川省自學成材一等獎、全國自學成材獎。

劉先生實驗被學者引用

劉先生的實驗受到部分學者的肯定。已經開始在論文中直接引用他的文獻。

研究指出物體符合電荷群定義。改變物體的電荷群屬性參數能夠影響萬有引力讀數。地球也是電荷群,因此在測量物體重力時,改變被測物體的電荷群屬性參數能夠影響重力讀數。

這裡所說電荷群的定義是:電量絕對值相等且數量相等的異號點電荷混合,正電荷與負電荷不重合。這些點電荷在空間中聚集形成的群體被稱為電荷群。詳細的論述在參考資料中。

不知何故,對於劉先生的文獻,能夠列入參考文獻的並不多。多數正式出版物對待他的實驗顯得不太公平。

對於劉武青的成果,有的人支持,認為意義重大,也有人反對,認為是他的實驗太粗糙,實驗誤差造成的假象誤導了他,才出現了他的“成果”。

以他的單擺實驗為例,當擺錘(電熱寶)加熱以後,體積和直徑會膨脹。由於與擺桿與擺錘的連線點不在質心位置(是在上方或下方),所以體積變化會造成擺錘質心的上移或下移,造成擺動頻率的變化。劉武青沒有注意到這種關係,因此出現了誤判。

再以他的電容器充電稱重實驗為例,在使用天平進行精密實驗時,需要進行空氣浮力校正,才能得到正確的實驗結果。但是劉武青的實驗並沒有進行浮力校正,這樣一來,電容器充電以後造成的內應力變化和體積的微小變化就會產生浮力變化,進而影響實驗的結果。

另外,對於他聲稱的專利,在國家專利局網站並不能查詢到。專利公開號只表示該專利曾經申請過,而非被授權或承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