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黃

戰鬥中,劉振黃身先士卒,英勇殺敵,深得同學們的敬佩。 1926年1月,劉振黃從黃埔軍校畢業,分配在國民革命軍第一軍顧祝同團見習。 1937年夏,抗日戰爭爆發,劉振黃請纓帶兵殺敵,先任第九十七旅副旅長,轉戰於蘇皖淮北地區。

劉振黃(1904一1938),號炎民,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劉圩村人,幼年聰慧好學,為鄉親鄰里所稱道。他對軍閥混戰、蹂躪地方、魚肉百姓的社會現狀極為痛恨,立志發奮讀書,報效國家。16歲時人徐州中學讀書,各科成績優秀,常以愛國志士岳飛、陸游、辛棄疾、文天祥等詩詞自勉。他對“外有列強蠶食,內有軍閥割據爭戰”的時局憂心如焚。1924年中學畢業,為實現報國之志,毅然從戎,經徐中校長顧子揚(國民黨徐州地區地下負責人)介紹與幾位同學南去廣州,以優異成績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在校期間,勤學苦練,各科成績俱佳。
1925年,革命軍東征。黃埔三期學員和教導團作為骨幹力量參加革命軍的第二次東征。戰鬥中,劉振黃身先士卒,英勇殺敵,深得同學們的敬佩。
1926年1月,劉振黃從黃埔軍校畢業,分配在國民革命軍第一軍顧祝同團見習。時正遇廣州大沙頭航空軍官學校建成,遂考入,為第一期學員。時隔不久,北伐戰起,劉振黃請纓殺敵。仍回顧團並升任排長。他嚴於律己,言行一致,為人表率,於1927年升任連長,時年僅22歲。在歷次戰鬥中,他身先士卒,履危蹈險,多次出奇制勝,以弱勝強,戰功累累,被擢升為營長。正當北伐軍節節勝利之時,蔣介石等先後製造了“四·一二”、“七·一五”反共大屠殺事件,對共產黨和進步人士瘋狂鎮壓。白色恐怖籠罩全國,劉振黃面對時局痛心疾首,堅決擁護周恩來“團結奮鬥,槍口耍一致對外……”的主張,煮遭到猜忌,被明升暗降調任軍部少校參謀。第八十七師駐守福建時,師長王敬久(劉在徐州先期同學,黃埔一期學員),調劉振黃任師部中校作戰科長。後顧祝同任江蘇省政府主席,又調劉振黃任江蘇省保全司令部參一科中校科長。1935年底,升為作戰教育科上校科長。
1937年夏,抗日戰爭爆發,劉振黃請纓帶兵殺敵,先任第九十七旅副旅長,轉戰於蘇皖淮北地區。日寇初占睢寧時,劉振黃率部反攻克城,殲敵甚多,並俘虜漢奸維持會長邵丕。是年9月調任第八十九軍第一百九十八團團長。該團由各縣保全隊拼湊而成,僅七百餘人,而且軍事素質和裝備低劣。部隊在洪澤縣蔣壩整訓,劉振黃一面整飭軍紀,糾正官兵散漫習氣,一面加強軍事訓練,以提高部隊軍事素質和戰鬥力。
1938年11月中旬,占據睢寧的日軍準備東犯宿遷,是時原設防宿城的第五十七軍已經調防安徽,宿城空虛無防。劉振黃奉命到宿城設防,他明知敵我力量懸殊,但認為這正是男兒報國之時,毅然率部星夜趕往宿遷,11月17日,抵達宿城。18日,即察看地形,部署兵力,搶築工事。在黃河西側埋雷設障,炸毀黃河大橋,徵集船民在大運河上架浮橋,作為後路,倉促做好應戰部署。
11月20日晨,日軍富永旅團3000多人在6架飛機、10多輛坦克、數十門大炮的掩護下,由睢寧向宿城逼近。21日,敵人以重炮、飛機對宿城狂轟濫炸,騎兵、步兵、坦克等分四路直逼宿城,其中一路繞道支河口經龍虎壩一線,直撲宿城西北圩門和北圩門。劉振黃指揮守城官兵沉著應戰,憑藉工事和墳頭,用步槍和手榴彈與在坦克掩護下的日軍展開殊死拚殺,終因敵眾我寡,裝備懸殊太大,孤軍無援而傷亡慘重。經過兩日激戰,22日拂曉,城防終被日軍突破。劉振黃當機立斷,率部突圍,準備從東關口渡河。剛出城門,就受到城內外日寇夾擊,劉振黃團長腿負重傷,但仍堅持率部向關口猛衝,強行渡河。敵軍居高臨下,天空飛機、地面坦克密集槍彈掃射河中,劉團官兵大部陣亡,鮮血染紅河水。劉振黃團長泅至河中央不幸中彈,壯烈殉國,年僅33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