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
劉崇德(1909——1982)字峻夫,山西省臨縣後月鏡村人。8歲入本村國小,16歲畢業於方山省立第二平民高小,18歲到縣城“常慶元”藥店當學徒,後任會計。其間,他刻苦攻讀中醫典籍,成為醫生。
相關履歷
崇德青年時期雖然步入醫門,但他關心國家大事,積極追求革命。抗日戰爭中,他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民國26年(1937),考入犧盟會領導的國民兵軍官教導團,加入犧盟會,同年結業回縣,先後任三區助理員,兩級學校書記員、教員。民國27年(1938)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10月,受黨組織派遣任三區區長。臨縣解放後,歷任一區區長,黃河商店經理,方山縣財政科長,臨縣人民政府秘書等職。
民國33年(1944),崇德接受中共臨縣縣委的安排,創辦縣立醫院。當時既無資金,又無設備,他艱苦創業,開辦了第一座名為”民眾醫院“的臨縣第一座縣辦醫院,他任院長。
1952年9月,崇德被選為臨縣副縣長。職務變了,他為人民服務的本色未變,平易近人,處處關心民眾疾苦。有一次,路遇一人腹痛的在地上打滾,他親自扶送醫院,並自己出錢給買藥。患者病癒,感激地說:“劉縣長真是咱窮苦人的好縣長。”
50年代中至60年代,崇德任興縣、榆次專署衛生所科長,省衛生廳中醫處秘書,中醫學會山西分會常務理事,省中醫研究所附屬醫院副院長等職。他為發展中醫,與排斥中醫的行為作過不懈鬥爭。1956年親自蒐集、整理、編寫了20多萬字的《山西省中醫驗方秘方選》。他還深入門診、病房和醫務人員中總結中醫治療經驗,並為西醫學中醫班講課,講授中醫的學術理論。
“文化大革命”期間,造反派奪了他的權,仍每天堅持門診,並帶領中醫研究所的醫生深入文水縣的8個公社為農民看病。醫療隊被圍攻,他義正詞嚴,挺身解圍。1970年,被下放到臨縣白文鎮插隊,積極幫助農村辦醫療所,傳授醫療技術,給白文中學衛生班講課,翻山越嶺為周圍幾十個山村的農民看病,受到民眾的尊敬和愛戴。
崇德醫德高尚,給人治病,從不收受分文。他的處方藥味少,價廉、效高。1961年他被邀請到北京,為一位糧食部長治高血壓,僅開4味草藥,部長認為他服了幾千元的藥尚不見效,不以為然,結果一劑見效,連服10劑,只用了7元多錢就好了。
1973年,劉崇德調回臨縣,先後任縣人民醫院黨支部副書記、革委主任,縣衛生局計生辦副主任。1981年10月,當選為縣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980——1982年,他帶病將自己幾十年的經驗寫成20萬字的醫案、醫話,奉獻於社會。1982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