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劉士英,69歲,利辛縣鞏店鎮張寨村村民。因十九年如一日照顧癱瘓繼子的事跡被評為‘安徽好人’。
人物事跡
劉士英的丈夫早逝,生活的重擔落到了她一個人的肩上,當初鄰居張士義和妻子的幫助,讓她重燃生活的希望。 1997年張士義的妻子不幸患病去世,劉士英看到張士義既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子,又要照顧年邁的母親,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改嫁到貧窮的張家。
進到張家以後,劉士英便把婆婆當作親媽,把張士義癱瘓的兒子當作親兒子一樣對待。 “憑良心講,對婆婆要像親娘一樣待;對孩子俺想著俺是個後娘更要待他好!”劉士英樸實的話語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在劉士英的精心照顧下,去年99歲的婆婆壽終正寢。婆婆去世後,有人建議劉士英把癱瘓在床的兒子送到福利院,卻遭到了她的堅決反對:“覺得在家自己伺候更心安。 ”
劉士英從來沒嫌棄過。嫁到張家時,張士義的兒子就已癱瘓在床27年,現在兒子已經46歲了。做飯、幹家務,給婆婆、兒子洗臉、洗腳、餵飯、接倒便盆、洗澡、翻身、搓背、剪指甲、穿衣服,成了劉士英最重要的工作,同時,還要餵牛、餵豬、乾16畝田的農活。
人物評價
2016年4月份,亳州好人事跡如此點評劉士英:一位年邁的婆婆,一位殘疾的繼子,面對新家,她欣然獨自承擔照料他們的重任,十九年如一日,初心不改,愛心永駐。她是中國農村一位普通的婦女代表,更是愛的楷模。
十九年來,正直、善良的劉士英盡心盡力地扮演好後媽、兒媳、妻子的角色,任勞任怨、毫無怨言,鄰居們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這個孩子由於不能自理,生活各個方面都需要照顧,把這個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那樣來看待,太難得了。 ”-----鄰居夏廣森
“對兒子無微不至的照顧,比自己的孩子還親,這個家庭全指著她,這個家欠她的太多了……”----丈夫張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