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小蓮莊,位於湖州市南潯鎮。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至民國13年(1924)竣工,用時40年。小蓮莊原為當地富豪劉鏞私家花園,因慕元代書畫家趙孟?湖州的“蓮花莊”之名,故稱小蓮莊。小蓮莊是典型的江南園林。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蓮莊由外園、內園及劉氏家廟三部分組成,向以“園中園”聞名遐邇。園林構思精巧,園林主體為十屆荷花池。外園有荷花池(亦叫桂瓢池,俗稱魚經池),亭榭樓閣,曲橋長廊,環繞池周,傍水而建。橋畔古木扶疏,藤蘿蔓布。北岸建有六角亭,隱於垂柳翠竹之間,極富江南水鄉情趣。
小蓮莊是劉鏞三代用了40多年的時間建成的。小蓮莊景致與其他的江南園林相仿,有扇亭、石牌坊、假山、竹林。比較有特色的是園子西邊由數十棵古香樟樹組成的古樹長廊。園子的外園有10畝荷花池,池邊有逶迤的中式長廊和尖頂的西式小姐繡樓。
面積17399平方米。原為劉氏歸櫬暫殯寓園,從光緒十一年(1885年)開始,在池周補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啟建家廟,歷時四十載,於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書畫家趙孟頫湖州蓮花莊,而自名“小蓮莊”。
歷史沿革
荷池西岸以“東升閣”為較高建築,是座西洋式的樓房,建於1920年,是小姐休憩之所,故俗稱“小姐樓”。室內用雕花圓柱裝飾,壁爐取暖,窗的外層用百葉窗遮光,為法式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異國情調。長廊位於整個荷池西岸,因在長廊的壁間,嵌有《紫藤花館藏帖》和《梅花仙館藏真》刻石四十五方,故名“碑刻長廊”。
《紫藤花館藏帖》刻石,原不屬劉氏所有,在同治十一年(1872)春,南潯有一富豪周昌富,出遊吳門(今蘇州),道經吳江刻“友石”亭旁。在周昌富晚年,這批刻石又歸劉氏所有,並嵌於小蓮莊長廊壁間,增添了園內的文化氣息。《紫藤花館藏帖》四卷,凡三十一方,系清翰林院待詔徐達源(號山民)與劉塘、法式善、王鳴盛、袁枚、梁同書、王文治、趙翼、余集、陸開榮、吳錫麒、阮元、伊秉緩、洪亮吉、唐仲冕等廿位文人學士往來投贈之篇、尺牘等;於清嘉慶十六年(1811)秋勒石。紫藤花館藏帖》系集諸家之法帖,其中手札23通,序、題跋12篇,詩詞6首,募寫法帖2幅,篆聯1副,蔚為大觀,均為乾隆年間所作。該帖勒石後,拓本曾流傳日本,藏肥州孔聖廟中,有日本書家熊阪秀、岡部與梅谷十時順的題識,既具見地,且頗有書法造詣。
《梅花仙館藏真》刻石凡十四方(其中跋系清代文學家嚴可均摹秦琅邪台篆書石刻,按《史記》所載全文,仿家藏琅那台舊拓本式樣摹寫,字形大小悉如真跡,令賞者如睹二千年前不損之真跡。刻石書於嘉慶十三年(1808),刻於同治十一年(1872)。 兩帖刻石為劉氏所獲後,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嵌於長廊壁間,其時吳雲、張謇和劉錦藻等均作題跋。
流連廊內,四十餘方刻石書法遒勁,文采飛揚,真、草、隸、篆各體皆備,各體之神韻皆可從中領略,書法與文采相輝映。刻工精妙,飛白畢現,與海寧《勃海藏珍》帖石並稱於世,堪稱史料價值與藝術價值兼備的珍品。
“淨香詩窟”傳於菏池西岸中部,傍荷池而建,該建築為四面廳構造,單檐歇山頂,四周為格扇支摘窗,廳內軒暢明亮。因室內藻井一為升狀,一為斗狀,故又名“升斗廳”。由於藻井造型別具一格,被稱後“海內孤本”,該詩窟建於1897年,是主人與文人墨客吟詩酬唱之處。小蓮莊建亭九個,造型各異,有半圓亭、圓亭、六角亭、方亭等。數扇亭為最,扇亭是建築師巧妙利用地形的產物,造型如一把摺扇,內壁嵌“劉氏義莊記略”刻石四方,系劉鏞之次子劉錦藻撰於1925年,記述劉氏家廟、義莊自1888年至1922年建設始末,1935年經劉錦藻之子劉承於題跋,並延請名師書錄,鐫刻置此亭壁。劉氏家廟是小蓮莊的主要建築群,與園林長廊一牆之隔。家廟始建於1888年,落成於1897年,為劉氏家族祭祀祖先之所。家廟座北朝南,從南至北依次為照壁、石牌坊、門廳、過廳、正廳和馨德堂等。
照壁平面呈八字形,長11.96米,通高6.62米,沿圍牆隱砌,磚石構築,隱去磚砌柱子,分作三間。立面由基座、牆身、屋檐三部分組成。基座用花崗石砌成須彌座,牆身用水磨方磚對角斜鋪,檐下施青磚磨製斗拱二十朵,屋脊為清水花脊,中塑三星雖高照,照壁造型簡潔,工藝精緻。傳說劉氏建家期三廟時,因照壁外的地不屬劉家,又不能購得,故用圍牆封住照壁,由於開不出大門,祭祖時就從西側劉氏家廟甬道進出。
建築特色
園林以荷花池為中心,依地形設山理水,形成內外兩園。
內園是一座園中園,處於外園的東南角,以山為主體。仿唐代詩人杜牧《山行》之意,鑿池栽芰,疊石成山。山道彎彎,半山蒼松,半山紅楓,楓林松徑,山路迴轉,小巧而又曲折,宛然一座大盆景。此園與外園以粉牆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內外園山色湖光,相映成趣。
外園以荷池為中心,池廣約十畝,沿池點綴亭台樓閣,步移景異,頗具匠心。
主要建築群
荷池南岸主體建築“退修小榭”,臨池而建,設計精巧,是江南水榭建築的精品。此榭的溪曲廊連“ 養新德齋”,是主人的書房,因院內多植芭蕉,故又名“芭蕉廳”。荷池北岸外側為鷓鴣溪,沿溪疊有假山並植 矮竹護堤,堤上建有六角亭。堤東端建有西式牌坊一座,門額上的“小蓮莊”三字為著名學者鄭孝胥所書。荷池東岸,原建有“七十二鴛鴦樓”,抗戰時被毀,其南側有百年紫藤,似臥龍參天盤卷,枝葉茂密,伸達五曲橋頂,每到花季,即如紫色的彩帶 懸繞於橋頂,美不勝收。荷池西岸較高的建築“東升閣”,是座西洋式的樓房,俗稱“小姐樓”。室內用雕花圓柱裝飾,壁爐取暖,窗的外層用百葉窗遮光,為法式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異國情調。西岸另建有“淨香詩窟”,是主人與文人墨客吟詩酬唱之處。 荷池西岸長廊的壁間嵌有 《紫藤花館藏帖》和《梅花仙館藏真》刻石四十五方,故名“ 碑刻長廊”。刻石書法真、草、隸、篆各體皆備,刻工精妙,字型遒勁,文采飛揚,與寧海《渤海藏珍》帖石並稱與世。為不使長廊有長而呆板之感,北以橋亭為端,中隔半圓亭,南以扇亭為終,並引接家廟。劉氏家廟,是小蓮莊的主要建築群,與園林長廊一牆之隔。家廟始建於1888年,於1897年落成,為劉氏家族祭祀祖先之所。家廟坐北朝南,從南至北依次為照壁、石牌坊、門廳、過廳、正廳和馨德堂等。家廟正廳面闊三開間,明間進深五柱四間,次間進深六柱。正廳明間懸宣統皇帝御賜的“承先睦族”九龍金匾一塊,以示劉家的榮耀。馨德堂在家廟正廳的北側,該堂為樓廳建築,底層面闊三間,周轉卷棚軒廊,樓上四周有寬大的周轉廊,故俗稱“走馬樓”。馨德堂裝飾十分講究,門窗欞心都用硬木雕出鍾、鼎、錢幣等博古紋飾,四周用卵石瓦片段預告街鋪地。後院樹木參天,湖石疊峰,清靜幽雅。
在家廟的西側為劉氏義莊,建於1922年,在義莊天井內植有古桂兩株,故名“桂花廳”。後廳為忠孝祠,供奉劉氏十世祖宋侍郎忠公劉漢弼遺像,現為“叔萍獎學金成就展覽館。義莊西側與嘉業堂藏書樓毗鄰,藏書樓東護河旁是劉氏家廟甬道,兩旁植百年古樟,中鋪青石板,愈感幽深肅穆。小蓮莊景致與其他的江南園林相仿,有扇亭、石牌坊、假山、竹林。比較有特色的是園子西邊由數十棵古香樟樹組成的古樹長廊。園子的外園有10畝荷花池,池邊有逶迤的中式長廊和尖頂的西式小姐繡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