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先

1937年冬,劉國先積極回響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主動組織婦女從事擴軍,擁軍工作。 1940年春,抗日游擊隊在一次反掃蕩中,轉移劉國先家隱蔽和治療的傷病員有40多人。 1943年,其叛徒孫子劉俊業隨日軍掃蕩時被俘,她大義滅親,力主處決。

劉國先(1903~1976) 女,原名張希英,又名張光萍。原長山九區衛固鎮人。她稟性剛烈,幼時家貧,不肯纏足,為當時衛固鎮唯一不纏足的女性。1932年被迫嫁給面窩村劉姓。 1937年冬,劉國先積極回響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主動組織婦女從事擴軍,擁軍工作。她擔任婦女抗戰宣傳隊隊長後,利用劉家較富有的條件,先後把院後、場中、河邊百餘株柳樹賣掉,捐款支援抗日游擊隊,並把家中所有的湖北造大槍6支、手槍1支獻給抗日起義部隊。在艱苦環境中,劉國先經常冒著生命危險掩護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第三、四支隊領導人廖容標、楊國夫、姚仲明、趙明新等人。他還組織掩護過地方黨組織和游擊隊的幹部劉沖,景曉村、孫鐵民、相子正、張明遠、王玉淼等人。 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即在面窩村積極發展黨員。中共長桓臨益四邊縣委在東傅村舉辦長桓臨益四縣邊區抗日幹部訓練班,劉國先供應大批糧食,給予大量辦公經費。同年,在村中舉辦婦女識字班,燈油、炭火均由自籌。爾後,又在她家的油房裡辦過民眾訓練班,宣傳抗日,為革命培訓後備力量。劉國先還動員3個孫子參加八路軍游擊隊。1940年春,抗日游擊隊在一次反掃蕩中,轉移劉國先家隱蔽和治療的傷病員有40多人。 1941年下半年,長桓一帶環境惡化,抗日地方組織先後轉移到博興、墾利、廣北等地,國先仍在面窩、衛固、老官莊一帶堅持敵後鬥爭。直至年底,日偽軍到處搜捕她,才轉移到墾利縣繼續做根據地的婦女工作。1943年,其叛徒孫子劉俊業隨日軍掃蕩時被俘,她大義滅親,力主處決。 1946年利津城解放,劉國先任國營三友合作社經理。1947年春,調往大連銀行任副行長。建國後,她年事雖高,仍堅持工作,1976年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