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始祖劉彥成,於明洪武二年自四川內江縣玉帶溪村遷居于山東省濰縣司馬莊(鎮),四世 劉堂,攜三子遷居莒北冢頭村,後長子志仁遷居沂水縣南關,次子悅後為二支,三子明後為三支,均在莒縣。柘山先生即二支七世也。
人物傳說
沂水縣誌載,至民國初年,城內城外有壇、宮、廟、祠、寺、觀等二十餘座,常年鐘聲如浪,誦經如潮,人在10里之外如雷貫耳。然而真能給這座城帶來氣勢的,卻是位於城之西南側的明清兩代縉紳的劉 氏宅院——劉南宅。劉家的祖先曾為吏部天官, 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 曾因觸犯天條而遭天公追殺,洞賓逃至劉家,變作一隻小蟲鑽入了天官正用來寫字的筆管中,躲過了劫難。此後為報答天官的救命之恩,便按陰 陽八卦之組合為劉家設計了一所宅院,這便是“劉南宅”。在數百年間,劉南宅是代表了一種強大勢力的,有泥瓦匠去宅內抹牆,沾在腿上的泥幾日不捨得洗,且逢人就玄耀泥是劉家的。舊制的歷任縣官來沂水赴任,是必先進劉宅拜謁,不然烏紗難保。據記載,著名的文學家蒲松齡曾來劉南宅做過私塾先生。但他卻對劉家極為鄙視, 所以《聊齋志異》里就有了一篇《三朝元老》,諷諭劉家先祖為官隨風而倒, 保了明朝保清朝。而今,劉南宅是難覓蹤跡了,抗戰時期日軍侵占沂水城,劉家後人離家避難,其宅院為日軍所占,後在戰火中同那些寺廟一樣毀壞殆盡了。
歷史中的劉南宅
據史料記載,沂水縣城老城區西南部曾有一處劉南宅。劉南宅是沂水縣明清兩代縉紳劉氏家族的莊園住宅,其家族自明代早期居此經營。劉家是沂水城的大戶,沂蒙明清兩朝的望族,傳說縣官上任必先拜訪沂水劉家,著名作家蒲松齡做過劉家的私塾先生。其園林住宅是舊沂水城區最大的民居建築。始建於明朝初期,按陰陽八卦設計,故亦稱八卦宅,規模宏大,分為南宅、中宅和北宅,全部用水磨磚和湖石假山等組建。三宅毗連,櫛次鱗比,亭台樓榭,花木扶疏,布置分割宜當,富有北方私家園林的韻致。其中以南宅為最,號稱劉南宅。數百年來,劉南宅代表的是千頃浩蕩的土地和強大鼎盛的家族勢力。滔滔沂河滋潤了這方美麗的土地,沂河兩岸的肥沃土地盡歸其有,劉南宅的子孫們曾經以“從沂水到臨沂,喝不了人家的水,踩不了人家的地”而沾沾自喜。
風 光劉家
據劉南宅民國三年重修《劉氏族譜》記載,始祖劉彥成,於明洪武二年自四川內江縣玉帶溪村遷居山東省濰縣司馬莊(鎮),四世劉堂,攜三子遷居莒北冢頭村,後長子志仁遷居沂水縣南關,次子悅後為二支,三子明後為三支,均在莒縣。劉志仁家道中落困頓,被沂水城南一許姓地主收留,為許家放羊。許姓人家只是一般的小地主,有些田地,讀過書,劉志仁勤勞能幹,主人待他敦厚。一日劉志仁放羊時聽見兩個風水先生指著一塊地方說:“真是風水寶地呀,誰家要是能葬在這個地方,日後必然大富大貴”。劉志仁暗記在心。後來,劉志仁成家,主人提出要送他些東西,劉志仁說就要村南那片荒地,主人就給了他那片荒地,再後來,劉志仁葬在那片風水寶地上,劉家果然大富大貴。明清兩朝都很風光。
劉南宅學子
與莒南的大店莊家莊園、四川的劉文彩家族莊園等一樣,劉南宅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詩書耕讀之家,先後培養出六位進士和數十位舉人,其中劉南宅四世劉應賓為明萬曆癸丑(公元1613)進士,五世劉瑋為清康熙甲辰(公元1664)進士, 六世劉侃為清康熙庚辰(公元1700)進士,八世劉紹武為清乾隆甲戌(公元1754)進士等;十一世劉灼為清嘉慶丙子(公元1816)舉人,十世劉遵僑為清道光辛巳(公元1821)舉人等。如今江宗原先生還保存著劉南宅從明到清中舉人的考試文章總匯的珍貴資料,自明至清數百年間,劉南宅累世在朝為官,有的曾經長期在朝廷吏部任職,聞名遐邇。可以說劉南宅代表了沂蒙的榮華富貴和家族勢力,有泥瓦匠去宅內抹牆,沾在腿上的泥幾日不捨得洗,且逢人就玄耀泥是劉家的。歷任縣官來沂水赴任,是必先進劉宅拜謁,不然烏紗難保。據記載,著名的文學家蒲松齡曾來劉南宅做過私塾先生。
蒲松齡與劉南宅
蒲松齡屢試不第,在沂水縣城劉南宅及沂水縣沙溝鎮李家教授學童,常於穆陵關前山河寺唐代銀杏樹下與高僧老道品茗賞景,談古論今。《聊齋志異》中就有了《沂水秀才》、《錢流》、《杜翁》、《土偶》、《柳秀才》、《遼陽軍》、《席方平》、《錦瑟》、《醫術》、《劉姓》、《金陵女子》、《李伯言》、《地震》、《龍天目》等14篇涉及到沂水的篇什,另外以沂水為背景的作品還有多篇。但他卻對劉家極為鄙視, 所以《聊齋志異》里也有一篇《三朝元老》,諷諭劉家先祖為官忠節不保隨風而倒,仕了明朝仕清朝。
劉南宅的湮沒
清同治六年(1867年),捻軍一部從臨朐進入沂水縣境。劉南宅11世劉灼為躲避捻軍進攻,逃到沂水城西諸塢村,並擔任保長,修圩牆,備器械,嚴更柝,阻截捻軍。捻軍攻打諸塢失利,多人被俘。後捻軍占領沂水城時,將劉南宅的全部樓房放火燒毀。多數廳房、平房後來都獲重建。1939年日軍侵占沂水城時,劉家後人離家避難,其宅院為日軍所占,被日軍改建為據點。1944年,解放沂水城時,房屋大部在戰火中毀壞殆盡。解放後,改建為沂水縣酒廠,改革開放後,沂水縣酒廠破產,劉南宅變成了沂水縣政府門前廣場的一條街區。劉南宅至此蕩然無存。而大致同期的濰坊十笏園卻完整的保留了下來,成為珍貴的北方私家園林的標本。劉南宅在封建社會末世曾經的張揚和在動盪的近代史中徹底的湮沒令沂蒙歷史為之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