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仕昌

劉仕昌,副主任醫師,任職於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出生於中醫世家。1934年8月惠陽縣第一屆考試錄取中醫生。1935年廣州市衛生局第六屆考試錄取中醫生。1938年7月,畢業於廣東中醫藥專科學校。歷任廣州中醫學院溫病學教研室主任。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委員。名老中醫,博士研究生導師。

劉仕昌教授1987年7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溫病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1991年被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由於劉仕昌教授的突出貢獻,而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證書、國家教委榮譽證書,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全國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榮譽證書,省高教局獲獎證書,省政府從事教學工作榮譽證書,省名老中醫證書;省學位委員會新增碩士學科評議專家聘書等。主編《溫病選讀講義》參加編著的有《中醫大辭典·基礎分冊》、《中醫溫病學表解》等。曾在省級以上雜誌上發表“溫病昏譫治驗”、“略談溫病診治的幾個問題”等論文20多篇。他主持的嶺南溫病暑濕證治規律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省科委科技進步獎。與省中醫院等單位合作研製的“胃寶”、“前列寶”、“腦力素”、“東方病毒清”等在臨床套用中取得滿意療效。

臨床教學

劉仕昌教授長期從事中醫臨床與教學工作,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對繼承發揚祖國醫學遺產,培養中醫高級人才作出積極貢獻。他在教學過程中,寓思想教育於專業教育中,以自己的切身體會,對比新舊社會,暢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醫事業迅猛發展的大好形勢,讚頌黨的中醫政策,教育青年教師與學生,珍借今天的幸福生活,發奮工作學習,為祖國醫學的發展作貢獻。

劉仕昌教授對學生不僅在思想品德、專業知識教育方面嚴格要求,對培養良好的生活作風也嚴格要求。他處處以身作則,不管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他總是提早上班,做好上課與開診前的準備工作,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劉仕昌教授在教學過程中發揚民主作風,如在教學上出現疑點、難點,常進行集體講座並發表自己的見解,幫助中青年教師提高業務水平。與此同時,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研究生班溫病學,以講原著與溫病學進展為主,部分章節由學生備課,經他審問,讓學生試講,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得到領導與學生的好評。劉教授培養高級中醫人才嘔心瀝血,付出了辛勤勞動。近二十年來,指導培養溫病學專業碩士研究生20多名,博士研究生8名。

劉仕昌教授深知作為中醫高等學府的教育工作者,任務光榮而艱巨。黨的信任,人民的重託,他銘記在心,為繼承發揚中醫學,培養高級中醫人才,他對專業精益求精。堅持理論聯繫實踐,緊密結合臨床,孜孜不倦地“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熟讀深研前賢的論著,重視和採納今人之新說,吸取其精華,並使之融會貫通,集各家之長運用於臨床實踐。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探索新知,求得獨到的見解。劉仕昌教授對溫病學說有很深的造詣,在臨床實踐中運用溫病方治療溫、熱病有很好療效。在諸多溫病學家中,他特別推崇葉天士、吳鞠通。認為:“溫病的辨證綱要,主要是根據葉天土‘ 衛氣營血 ’和‘ 三焦 ’所屬臟腑,在病變過程中反映出來的證候作為臨床辨證和治療用藥的依據。”根據前人經驗與臨床實踐,他將溫病的治法,歸納為辛涼解表、清氣泄熱、通下積熱、清營透熱、涼血解毒、氣營(血)兩清、清心開竅、熄風鎮痙、養陰增液、護陰救脫、清熱化濕、和解三焦等十二種治法。前十種適用於溫熱病症,後二種適用於濕熱病證。他認為不論何種治法,均體現了清熱養陰、扶正祛邪這一溫病治療特點。

劉仕昌教授認為廣東地處嶺南,嶺南溫病的發病、病因病機及其證治都具有與其他地區不同的特點,並在臨床實踐中總結了豐富的經驗。濕熱是嶺南溫病的主因,而其病理轉機、證候表現、治療特點亦揭示嶺南溫病的本質,劉仕昌教授對嶺南溫病學說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人物成就

劉仕昌教授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治內科、兒科、溫病,對昏譫、消渴、咳嗽、胃脘痛、長期低熱、耳鼻喉熱病、肝病等病證的治療有一套診療用藥方法,效穩而高,他審症周詳,遣方用藥精細平穩,且能中西匯通,在臨床實踐中取得顯著療效。

如今他雖已屆古稀之年,仍堅持在醫療、教學第一線,精心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多名,帶徒兩名,為振興中醫事業,培養中醫高級人才作出更大的貢獻。

劉仕昌教授醫德高尚.他要求學生養成高尚的醫德,首先從自己做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在診病中,對病人的高度責任心,平時往往推遲下班,詳細詢問病史,進行四診,在處方之後常告訴病者煎藥法、服用法及注意事項。根據病人病情需要,他還耐心授予飲食療法、體育療法,使病者早日康復。在診病中,不論病者職位高低、年齡大小,也不分親疏,均給予精心診治。他的優良醫德醫風,人民民眾有口皆碑,對學生起了很好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