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劉世重廣東香山(今廣東中山市)人,著有《振綺堂集》和《東溪詩選》。
作品詳解
合掌岩[1]
荒岩聳攢棘,絕澗隱山魅。[2]傳聞古真人,朝斗此遊戲。[3]古人不可逢,扳陟開塵思。[4]萬象森耳目,天風仰寒吹。[5]靜然松蔦徑,向暝心魂悸。[6]谷發無人響,潭飛有聲翠。[7]奮策循石崖,就宿黃龍寺。[8]
【注釋】
[1]合掌岩高數萬丈,在羅浮山。岩下有洗衲池。
[2] 荒涼的山岩上高聳著成叢的荊棘,陡壁之下的溪澗里或許還隱藏著山中的精怪。絕澗:高山陡壁之下的溪澗。
[3] 傳說古時的仙人朱靈芝,曾經在這裡朝拜北斗,遊戲人間。羅浮山有朝斗壇,相傳漢時仙人朱靈芝居此。朝斗:道家謂朝拜北斗七元星君。
[4] 如今昔人已去,不可再逢,然而登上合掌岩,仍可滌盪胸中的凡思俗慮。扳陟:攀登。
[5] 天地間的萬物都羅列在眼前,仰視蒼穹,耳邊傳來冷風呼嘯的聲息。森:滿,羅列。寒吹:冷風。
[6] 行走在幽靜的山路上,青松蔦蘿夾道而生,當暮色降臨時分,心中仍是不免驚懼。蔦:常綠寄生灌木名。莖蔓生,寄生於桑、楓等樹上。
[7] 無人的山谷里傳來流水潺潺,飛瀑直下深潭,寒碧的水花隨聲濺起。
[8] 還是拄起手杖,沿著石崖勉力前行吧,夜深之前,還要趕到黃龍寺去投宿呢。黃龍寺在羅浮黃龍洞。
【說明】
讀此詩正如讀清新秀逸的山水遊記,如苦夏之人而汲寒泉,但覺涼生暑退,煩渴盡消。“萬象森耳目,天風仰寒吹”,將到達頂峰之後俯察紅塵,獨立世表的那種超然與孤寂之感表達得十分真切。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恐高處不勝寒。當年在合掌岩朝斗遊戲的道長真人,得道成仙之後的境界只怕也不過如此吧。而“谷發無人響,潭飛有聲翠”一聯,更是聲色並茂,將人人常見的水景寫得生動新奇,不落俗套。
澳門
窮島松崖有浪痕,銀樓粉閣自乾坤。[1]番童夜上三巴寺,洋舶星維十字門。[2]斜日聽鍾才早供,妙檀羅拜又黃昏。[3]思傳六籍敷文治,令識天朝禮教尊。[4]
【注釋】
[1] 荒僻的澳門島,遍布蒼松的崖岸邊還可見海浪侵蝕的痕跡,島上的樓閣房宇銀妝粉飾,內里卻自有一番天地。窮:荒遠。
[2] 洋人的小童夜間登上高處的三巴寺,便可看見十字門的水道上,星羅棋布地停泊著遠來的船隻。三巴寺:澳門聖保祿教堂,我國古籍稱三巴寺(三巴為葡萄牙文S.Paulo的音譯),明萬曆八年(1580年)為葡萄牙人所建。維:泊船。十字門:澳門水域古地名。位於距澳門半島南部10餘里之海域,指4個島嶼,兩兩相對,即凼仔、路環在東,屬於澳門;小橫琴與大橫琴在西,屬於今廣東省珠海市。它們之間的水道,縱橫相交,形如十字的通道,故名十字門。據《廣東通志》記載,十字門也是外國商船來華貿易的駐泊點,是通往廣州的重要航道。
[3] 此地風俗信奉洋教,直到紅日西斜,鐘聲響起,才開始一天之內的最初供奉;待到異香燃盡,環繞下拜之後,早已是黃昏薄暮時分。晚禱是天主教通常在下午或者黃昏前進行的禱告儀式。在天主教的教堂中,每逢晚禱時會敲響“天使之鐘”,這是為了紀念天使將耶穌投胎的神意告知聖母瑪利亞。
[4] 目睹如此化外之地,真想在這裡傳授六經,施行文教禮樂的治理,好讓這些洋人們早日知道,我們天朝上國的禮教是何等的尊貴。六籍:即六經。敷:施行。文治:謂以文教禮樂治民。
【說明】
以古詩的體裁來描寫澳門的異域風情,乍讀之下,便覺極有新意。“銀樓粉閣自乾坤”一句,已是讓人浮想聯翩。“番童夜上三巴寺,洋舶星維十字門”,更是描繪了內陸難得一見的壯觀海景,暗沉的夜幕之下,船舶的燈火如同點點星光,密布于海面上,波影分明,其情其境,令人神往。“斜日聽鍾才早供,妙檀羅拜又黃昏”,這是一個儒家士大夫眼中的異教風俗,熟悉天主教晚禱儀式的人不免會心一笑。而“思傳六籍敷文治,令識天朝禮教尊”,這種古人自然而然的想法,在今天看來不過是“天朝上國”子民的一相情願與自大狂傲而已。康熙聖祖至今,時隔不過三百餘年,而中國民眾的心態早由“思傳六籍”變作了“瘋狂英語”,對於“天朝禮教”的自尊與自信,亦不知尚余幾何。回顧此段歷史,豈不可悲、可嘆?
海幢寺觀舍利塔
海幢寺觀舍利塔
晚秋臨水寺,石塔何雲高。萬象歸清靜,諸天現白毫。樹聲沉法磬,人語隔江濤。頂禮莊嚴地,為生覺太勞。
與海幢痴靈上人
象郡何時返,雲遊長道心。另開山下鐸,重發世間金。飽飯平潮後,煎茶老竹陰。會須搖短舸,來共一燈吟。
三巴寺
“坐堂環白鬼,聽法間紅毛。”寫歐洲天主教徒聚集在三巴寺內聽教士講道。(《東溪詩選》卷二《藕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