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 劉世彪
劉世彪,生於1955年6月,自幼酷愛繪畫,少年時代即系統學習中國畫與油畫。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涉足社會性藝術活動,並將藝術創作當成了畢生追求的事業。1995年從加拿大舉辦展覽歸國至今,在藝術上做了多方面的探索,並逐漸形成個性獨具的藝術風貌。1986年,作品《源》入選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1987年,作品《熱風》入選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北京青年美術作品展”;1995年,應加拿大馬尼托巴省立藝術大學院長和1.1.1美術館館長之邀遠赴加拿大,相繼在1.1.1美術館和溫城中華文化中心舉辦兩次個人藝術展;1996年,作品《經石藝人索日》入選“中國風情油畫展”,並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展出。
2010年5月,由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中國藝術市場》雜誌主辦的“碰撞——劉世彪油畫展”將於通過5月23日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該展將展出畫家新近創作的40餘幅油畫作品,展示畫家近年來在油畫創新與探索上的藝術成果。
美術批評家劉心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該展表示:劉世彪的繪畫是碰撞的藝術,他通過自己的繪畫實踐、通過藝術作品本身去實現了他的碰撞理念:一是中西藝術之間的碰撞。這一點表現在他繪畫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西方的色彩元素與東方的審美符號上,如《龍袍》、《烽火台》作品等;二是在古今藝術之間的碰撞。在他的繪畫作品中表現出了他對古代傳統文化中的元素符號以及一個當代藝術家對人生哲學的深度思考,如《驚蟄》、《圖騰》、《龍皮》系列作品;三是在理想與現實中的碰撞。畫家是一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而他的作品卻表現了一個現實人對現實社會的人文關懷,如《寂》作品系列與《一條大河》等作品。
記者發現,在劉世彪的繪畫作品中有著一種畫家獨特的、浮雕式的表現技巧,同時也看到了他借鑑西方的色彩語言表述他作為一個東方人的審美觀點。劉世彪的油畫作品不像一般寫實油畫家那樣去表現、去塑造所謂的物象與繪畫中的形象,也不像表現主義的油畫家那樣去用色彩單純表現形式美與抽象美,他所創造的畫面以自身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創造了獨特的美學韻味。
劉世彪告訴記者,他自幼酷愛繪畫,從少年時代起學習中國畫和油畫,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涉足社會性藝術活動,並以此作為畢生的追求。8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源》和《熱風》分別入選都是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和《北京青年美術作品展》。90年代中期,他應邀赴加拿大分別在1.1.1.美術館和溫城文化中心舉辦個人畫展,受到好評。
正像專家評價的那樣,劉世彪一直以少量的繪畫語彙道出廣袤的內涵。他熱衷於用中華文化的元素表現天老地荒的大時空主題。他的作品體現出中華文化元素在當代油畫中的靈活運用,且實現了生動而深刻的表現力。